九月份进入我区秋季,气候冷热交替、昼夜温差大,经过2个月长假之后,学校托幼机构纷纷开学,一方面要注意预防肠道传染病、食源性疾病,另一方面要做好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传染病防控,严防暴发流行。
一、注意食品卫生,预防食源性疾病和肠道传染病
九月份仍是食源性疾病和肠道传染病发病高峰期,肠道传染病是借助食物传播的疾病,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杆菌等是常见的病原菌。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可伴有发热,严重者可出现脱水。该病发病突然,学校、幼托等集体单位可表现集体性食物中毒的特征。各学校食堂经营单位应加强食品卫生管理,防止食品污染,预防集体性食源性疾病发生;要教育学生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半生食品,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无证食品,培养饭前便后要洗手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预防肠道传染病。
二、强化疫情防控,严防传染病传播蔓延
9月份是我区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传染病好发时期,学校托幼机构人群聚集,容易造成暴发流行。一方面,要教育学生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并注意保护自己,一旦发现有相关症状,及时就医。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防患于未然,要抓好晨午检和因病缺课监测,落实开窗通风、日常清洁消毒,发现疫情及时报告,严密隔离,有效处置,及时将疫情扑灭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