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气温明显上升,我区以晴热天为主,随着气温升高,空气湿度的加大,肠道传染病病原处于活跃期,同时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仍处于高发期。学校托幼机构学生儿童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尽量少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本月重点关注以下几类传染病。
一、 手足口病(关注指数★★★★☆)
5月份是全年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小儿手、足、口腔以及臀部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全市及我区监测显示:手足口病发病率高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每年5月是发病高峰,10月有次高峰。发病人数中5岁以下儿童占90%左右,感染的病毒中,EV71占30%左右,COXA16占25%左右,其他肠道病毒为优势毒株占45%左右;重病病例以感染EV71病毒为主。
家庭预防是幼儿防病的第一道防线,“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15字知识,是防控手足口等传染病的要诀,您除了要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最近放假(包括周末)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场所游玩。
2、要注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保证幼儿每日的户外运动,增强幼儿体质。
3、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都要用流动水将手洗净。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如鼻涕、唾沫污染后,应立即将手洗净。
4、打喷嚏或咳嗽时要掩盖口鼻,并妥善清理分泌。
5、家长应经常彻底清洗和消毒孩子的学习用品或其他用品(包括玩具、图书)。
6、督促孩子不要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7、提倡孩子不要在空调下活动,要给孩子充足阳光,增加孩子免疫力 。
二是麻疹。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可表现为发热、咳嗽、眼结膜炎、口腔麻疹粘膜斑和皮肤红色斑丘疹,症状重者可并发肺炎、心肌炎。麻疹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传播迅速。发病主要以儿童为主,易在幼托、小学等集体单位出现暴发。近期全国部分地区麻疹疫情出现上升趋势,我区个别学校也出现散发病例。全区幼托机构应加强晨检,发现病人及时去医院诊治,密切接触者应及时接种麻疹疫苗;学校应加强凭证入学的检查,及时做好补种工作。
三是感染性腹泻。是由包括由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出血性大肠杆菌等细菌,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等病毒和寄生虫引起的肠道传染病。该病在我区极为常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腹泻次数一般一天3-10次以内,重者一天内可达几十次,大便性状常见有稀便、水样便、洗肉水样便、粘液便等,部分病例可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脱水等不同症状或体征。感染性腹泻在我区发病高峰期为5-11月份;感染对象主要是儿童和成年人;主要通过食物传播;学校要加强学生食堂管理,教育学生做到不喝生水,不吃生、半生食品,不洁、不卫生食品,做到饭前便后勤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