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我区天气逐渐转暖,春暖花开,气温适宜,同时4月又是温差变化较大的月份。根据历史监测资料和传染病流行的规律,4月份是流感、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等传染病好发季节,儿童是上述疾病的防范重点对象,请学校和托幼机构做好这些疾病预防。
流感(关注指数★★★★☆)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由于前几年我区流感疫情的发生大幅降低,人群普遍缺乏免疫力,同时有两种流感病毒在我区扩散,根据监测结果,我区四月份会有持续流感疫情甚至暴发疫情发生可能。
流感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流感症状影响全身,包括发热、咳嗽、头痛、咽痛等症状,严重时会引起肺炎及其他并发症,可以致命。在流感高发期间,学校应注意室内开窗通风,空气流通;学生应养成勤洗手良好卫生习惯,少去空气浑浊的公共场所。幼托、学校要加强晨检和健康观察,如发现出现流感症状者应及时诊治,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手足口病(关注指数★★★☆☆)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潜伏期一般为3~7天,急性起病,发热,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目前,我区手足口病监测显示,引起手足口病有EV71、柯萨奇等多种肠道病毒,发病病例数在持续上升,历年数据显示,在5月份将达到高峰。
该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毛巾、桌面等物品而传播。婴儿可通过与成人接触(成人感染大多无症状)感染。预防措施主要有:饭前便后勤洗手、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等良好的卫生习惯;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幼托机构等要加强晨检制度, 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患病儿童。
感染性腹泻(关注指数★★★☆☆)症状以呕吐、腹泻为主,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生物都可引起,其中诺如病毒可在中小学及幼托机构引起暴发。个人预防措施应做到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防止发生感染性腹泻。若一旦出现类似感染性腹泻症状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治疗。学校应做好诺如病毒感染疫情的发生,一旦有呕吐症状的病例发生应及时规范处理呕吐物,同时及时报告当地了一生部门,避免疫情的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