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扶贫政策,对学生资助工作提出了“精准”的新要求。面临新局面、新要求,通州区教育局推进“精准资助、励志成才”服务品牌,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创新资助方法、改变资助模式,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贫困而失学”的目标。区学生资助管理工作连续三年被省财政厅、教育厅评定为优秀等级。
一是创新工作方法,实现精准资助。积极与区民政局、扶贫办沟通,做好全区城乡低保家庭、建档立卡家庭、孤独和残疾儿童信息与中小学、幼儿园学籍信息库的比对、核实工作,对“外来务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重症住院学生”、“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群体实行精准资助。
二是加强流程监管,提高资助效益。我局完善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学校成立由学校领导、教师、村镇干部和学生家长代表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评审组),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进行评审遴选并量化打分,在校内公示7天后,再由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初审,教育、财政部门复审后发放给受助学生。每年4月和11月。我局均要会同财政等部门开展资助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2016年,全年共发放学生资助款2000万元,惠及学生1.6万名。
三是深化育人研究,推进励志成才。我局不仅在物质上资助学生,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培育学生、能力上锻炼学生,让贫困学生正确面对物质生活困难,在做到自尊、自立、自强的同时学会感恩,充分发挥资助与育人的双重功效。
四是广泛开展宣传,扩大资助影响。我局通过教育网站、发放《学生资助政策指南》、学校广播台、宣传栏宣传、组织主题征文等形式,广泛宣传学生资助政策和申请、办理程序。对申请资助存在顾虑的困难家庭和学生,主动做好政策宣传和心理疏导工作,让他们打消顾虑,做到应资助的群体全面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