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蒋廷玉) “江苏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全覆盖省份。”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5日在教育部对江苏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反馈会上宣布,我省100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督导认定。李学勇省长欣然表示,这是江苏1996年实现“两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6月1日至5日,教育部组织对我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6月5日上午,省长李学勇会见了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和督导检查组一行。李学勇首先代表省委、省政府感谢教育部和督导检查组各位专家对江苏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指导和帮助。他说,江苏历届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十二五”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教育部精心指导下,深入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发展迈出新的步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李学勇指出,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对我们提出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明确要求,并殷切希望我们发扬好传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我们深感教育是民生之基,发展教育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任务,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无论哪个方面都离不开教育。我们将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进一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提高质量和促进公平作为重点任务,坚持把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为强大动力,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李学勇强调,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目标。全省各地各部门要以这次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督导认定为新的起点,按照督导检查组反馈的意见,认真梳理、切实解决存在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薄弱环节,并学习借鉴兄弟省区市的好做法好经验,努力推动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一方面,紧紧围绕“均衡”,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继续改善硬件,重点突出软件,扎实推进校长教师流动常态化,切实保障各类群体公平接受义务教育。另一方面,紧紧围绕“优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更加注重提升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方面作出持续不懈的努力。
刘利民说,江苏作为全国首先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督导认定的省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特别是围绕“七个一样”目标,坚持标准引领,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注重工程推动,实施系列重大专项工程;强化督导检查,构建长效机制,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义务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取得显著成效。
据了解,我省2012年开始申报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短短两年多时间,全省100个县(市、区)中就有89个通过国家督导认定,总数居全国第一,距离全覆盖只差“最后一公里”。去年,在省委省政府强力推动下,江苏发起全覆盖攻坚战,11个未达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国标”的县(区)全部要在规定时间内拉长均衡“短腿”。省财政为此投入专项经费5.8亿元,各地配套资金24亿多元。这次,督导组重点检查了江苏今年申报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的11个县(区),同时在前两年已通过国家督导评估认定的89个县(市、区)中,抽了20个进行复查。国家督导检查组组长杨希文反馈说,督导检查分9个小组对上述31个县(市、区)进行实地检查,共随机抽查学校279所,召开44个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校长、教师、家长座谈会,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11830份,回收有效问卷11648份。检查结果表明,江苏今年申报的11个县(区)均达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标准,抽查的20个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得到较好的巩固提高。至此,江苏所有县(市、区)均达到国家规定的评估认定标准。据省教育厅厅长沈健介绍,目前,全省义务教育阶段656万在校生所在的6100所学校,基本上达到“校园坏境一样美,教学设施一样全,公用经费一样多,教师素质一样好,管理水平一样高,学生个性一样得到弘扬,人民群众一样满意”。 副省长曹卫星、省政府秘书长张敬华参加会见和督导检查有关活动。
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本报评论员
20年的奋斗结出硕果!昨天,全省100个县区整体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这是继1996年全面普及义务教育之后,江苏教育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教育不仅是传承文明和知识的根本途径,也是改变个人命运的根本途径。对一个国家来说,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2013年4月,习近平同志在给清华大学的贺信中指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
随着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当前,“有质量的教育公平”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今天,不能止步于让孩子们有机会跨进校门坐进教室,更要让他们公平接受优质教育。今天,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重点就必须从提高适龄儿童入学普及率转变到让每个孩子都接受公平教育,从办好一批重点学校转变到办好每一所学校。
江苏历来有崇文重教的传统,历届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造福人民群众的重大民生工程来抓。2005年,我省把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中小学“校校达标”纳入县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指标体系;2010年在全省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
今天,尽管顺利通过“国检”,实现江苏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全覆盖。然而,“更好、更公平的教育”也是更高追求。需要看到,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与教育部要求江苏率先在教育现代化探路的要求相比,江苏的均衡发展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在实现江苏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基本均衡以后,我们要加快向优质均衡目标迈进。“校园环境一样美,公共设施一样齐,公共经费一样多,管理水平一样高,教师素质一样好,学生个性一样得到张扬,校园安全一样得到保障,人民群众一样满意”,在不久的将来,江苏教育现代化就会成为现实,江苏教育的明天必将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