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真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高度对教育提出的“立德树人”的重要指示,有效践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课程育人特别是学科德育的具体要求。5月25日,区教师发展中心在金乐小学成功举办学科德育的主题研讨活动。区2018-2020期“学校德育与班主任工作创新沙龙”小学组全体成员、区教师发展中心教育科研部全体研训员、金乐小学“五校联盟”学校班主任代表以及金乐小学部分老师一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上、下午两场。上午,金乐小学的徐小燕老师和石港小学的钱红云老师分别展示了《不要轻易放走“我”》和《我的情绪我控制》的主题班会课。评课活动由区教师发展中心教育科学研训员陈钰枢主持,她指导大家围绕“一堂好的班会课应具备的要素、两堂班会课受益最深的一点和可以改进的方面”三个问题进行课堂观察,充分利用UMU互动平台开展评课交流。大家一致认为,徐小燕老师的班会课主题鲜明、设计巧妙、内容丰富。孩子们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自由体验、尽情展示,珍惜时间的德育目标悄然无痕地落到实处。钱红云老师的班会课层次分明、张弛有度、生成精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钱老师在课堂中提供的素材、呈现的案例,都来源于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因而在引导孩子自我反思、相互讨论的过程中,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同时,不少老师也非常真诚地给这两堂课提出了一些可操作的教学建议。因为研讨话题的聚焦,老师们不仅积极性高,而且参与面广,明显增强了评课的针对性,提高了评课的实效性。
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教育科研部主任陆云峰紧扣“学生、问题、层次”三个关键词对两堂课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评价。陆主任认为班会课应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驿站。每堂班会课的主题都应该围绕学生,从学生中来。今天围绕珍惜时间和控制情绪的班会课主题,都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其次,主题班会课都应从问题中来,,需要从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观察中提炼出来。第三、班会课上,要引领学生从道德的浅层次认知走向深层次的感悟践行,应体现层次性的。
下午的活动,一是全体与会对象围绕“学科德育:我们的理解与行动”进行沙龙研讨;二是陈钰枢老师结合现场研讨作了题为《学科德育:我们应有的行动自觉》的专题讲座。陈钰枢主持了现场沙龙活动,与会老师围绕“学科德育的认识和理解”“如何使德育落实到学科教学中的设想或实践”这两个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分别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教学实践中阐明自己对学科德育的理解,交流自己在实践中的收获或困惑。
区教师发展中心教育科研部研训员、区教育科学规划办副主任蒋忠从学科德育“提出的价值、影响的因素、带来的思考、必要的注意”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而具体的解读,认为德育要真正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素养。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任卫兵从“学科德育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系”“数学学科德育的实施途径”“在理解与行动之后的跟踪调查”三个层次,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建议大家在持续的对比与反思中修正理解、优化行动。陆云峰主任则强调,立德方能树人,德育是教育的目标,更是教育的原则。他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和日常观察,从多学科中给大家指引了具体的实践策略。他认为,大音希声,真爱无香;大道无痕,润物无声。德育一定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一定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德育应该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第一专业,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这个时代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次主题研讨活动,大家在深入的思考中感悟到学科德育的重要价值,在彼此的交流中升华了学科育人的教育思想。我们相信,只要大家主动、自觉地把德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就能真正落实“德育为先”的理念,使德育在学校生活中真正充实起来、稳固起来,彰显出有效的德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