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新闻 > 正文
教育新闻
2025年10月份学校防病提示
发布时间:2025-09-30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金色十月,秋高气爽、我们迎来了举国欢庆的国庆佳节与阖家团圆的中秋假日。人员出行、旅游和聚集性活动增多,加大了呼吸道、肠道等传染病的传播风险。各学校托幼机构应注意下列疾病预防工作。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一般仅需对症治疗,预后良好;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建议:手足口病易在幼儿园出现聚集性发病。幼儿园要加强晨检,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患病儿童。孩子家长、学校老师、家庭保姆等要做好个人卫生工作,防止因大人隐性感染而传播给儿童;对已明确诊断为手足口病的,家长要及时告知患儿所在的幼托机构,以防止疫情进一步传播。

病毒感染性腹泻

与夏季细菌性腹泻不同,秋冬季腹泻以病毒性为主。病毒感染性腹泻主要表现为腹泻和/或呕吐,且其中多数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可通过人与人接触传播、经食物和经水传播,传播速度快。10月将进入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季节,在学校、托幼机构易发生聚集性疫情,需多加防范。

预防措施:

1.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养成正确的洗手方法。

2.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3.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食物充分加热。在外就餐尽量不吃生冷、半生的海产品和水产品等食物。

4.得病后,在校园内如果发现同一班级有多名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症状,老师应及时报告卫生相关部门;相关人员居家隔离;规范化处理呕吐物,首先使用吸水性较强的消毒纸巾清除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再使用84消毒液(5%的84消毒剂与水1:24配比),对污染的地面和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或拖拭消毒,处理时应佩戴手套和口罩等。

流行性感冒

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潜伏期短,一般为1~2天。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流泪、流涕、四肢酸痛等上呼吸道症状,部分病例可并发肺炎等。流感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具有传染性强、传播迅速,在集体单位易发生传播扩散。

建议:学校和托幼机构应注意防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十月份是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最佳时期,应做好疫苗接种动员工作,减少师生因流感感染发病对工作、学习和健康的影响。

除做好上述疾病预防外,还要预防普通感冒、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疾病。

CopyRight @ 2008-2017南通市通州区教育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7020594号
  • 站内搜索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