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新闻 > 正文
教育新闻
2015年通州区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业务培训活动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15-12-31  信息来源:局办公室  阅读次数:

2015年12月21日至22日和30日,通州区各中小学的体育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共一百五十余名老师分别在通州区金郊初中和通州区实验小学金桥校区、通州区通海中学参加了通州区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业务(足球专业技能、大课间体育活动设计)培训活动。

培训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1日至22日进行足球专业技能培训、培训人员技能考核。整个培训在区教育局基教科虞益新老师热情、中肯的动员下开始,虞老师用他四十余载的教育人生感悟谆谆教导广大体育教师严守师德规范,把握做人准则,践行“有为才有位”的工作信条,激励大家通过推进校园足球来振奋民族精神,切实发展学生健康体质,为整个培训打上了一个励志的底色。随后,由南通市体育基本功比赛一等奖获得者、足球国家级裁判、南通市港闸区十里坊小学陈跃老师主持。陈老师从他的经验视角出发,以他丰富、干练的专业素养,由理论到实践,由教学到训练,由个人展示到视频欣赏,由室内到室外,由基础到提高,丰富多彩的培训菜单给老师们带来了运动参与的激情、运动技能的提高、团队合作的力量,运动场上四处洋溢着老师们全面推进校园足球的雄心壮志。对于教师培训,表现力就是最好的考核!在区体育中心教研组的组织安排下,全体参培教师尽力而为,认真务实,学、练、考结合,均顺利完成了陈老师设置的考核目标。

第二阶段是30日进行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设计培训。全体教师观看了通州区实验小学金桥校区的足球大课间,活动由“足球韵律操”、“持球跑操”“足球技能分组训练”三大环节组成。独具风情的足球韵律操,将足球运动的阳刚与韵律操的柔美融为一体,营造了热情浓郁的足球校园文化;持球跑操既是集体韵律操结束后到分组技能训练位置的过渡环节,同时又是学生的体能训练,精心设计的跑操路线,构成足球图案,再次实现了体能训练与足球特色文化的融合;分组训练是实质性的足球基本技能训练,传球、带球跑、带球绕杆等项目让孩子们在玩乐中熟悉着球性,体悟着足与球对话的妙趣。

来到另一个全国足球特色试点学校---通州区通海中学,这里呈现的是国家推广(校园足球)、区域特色(毽球)、本校实际(小初衔接的花样跳绳)相融合的三原色大课间,同样赏心悦目。作为通州区毽球运动的先行者,毽球在通海中学已有了四年多的开展历史,单脚、双脚、对踢、小组踢,足弓、脚尖、膝盖、脚外侧,单项、组合、个人、集体,一只只毽球在同学们的脚上轻舞飞扬,收放自如,宛如用起了粘字诀;小初衔接,南通市跳绳特色学校张芝山小学为通海中学输送了广大跳绳好手,吸引大家眼球的正是他们的花式跳绳,单人、双人、多人的,单绳、双绳、多绳的,小鸟跳、钟摆跳、开合跳、单腿跳、连环跳,舞动绳子的同学们就像那空中跳跃的小精灵,不断变换队形和花样,只见绳子在他们的脚底下“嗖嗖”地穿梭,花样跳绳,“舞”出了花样,更舞出了欢乐和健康;嗅觉灵敏的海中人,早就意识到校园足球的推广价值与意义,加大投入力度,人手一球,数百只足球在学生的脚下滚动变换,颠球、绕球、拨球、左右拉球、踩踏球、大腿停球、两人或三人原地足弓传球、正脚背运球等等,整个大课间务实有效易操作,体能得到提高,技能获得巩固,兴趣得到激发,特色获得展现,给大家一个很好的范例。从分管校长黄惠超分享的学校实际推进策略中,我们获知学校的一二把手均为体育教师出身,真正做到了学校体育一把手工程。

培训的一个重头戏是南通市教科研中心倪胜勇老师关于如何设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讲座,倪老师从体育老师的责任担当、课程的性质与目标、开展校园大课间的背景、校园足球大课间的设计及设计大课间活动的建议几个方面与教师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讲座以校园足球大课间的案例为蓝本进行案例分析,结合视频,在对大课间的内容选择,活动组织,负荷安排等等,引导老师们发挥批判性思维,正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紧密联系体育课堂,关注学生的“学会”与“运用”,为全体受训老师呈现了丰富完整的大课间活动蓝图。

校园足球,在通州大地方兴未艾,在冬日的暖阳里,在先行者的实践中,我们全体受训教师收获的是满满的心得、信心,特别是虞益新老师最后布置的“学期结束前,每一个受训教师完成一个足球单元教学设计,上好一节足球课;下学期开展通州区中小学百人足球技能比赛”,更是给了大家明确的方向和无穷的动力。相信通州校园足球、通州学校体育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强!(袁冲)

CopyRight @ 2008-2017南通市通州区教育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7020594号
  • 站内搜索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