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日报讯 (记者 吴昊 通讯员 于其勇)古色古香的条桌长凳,司母戊鼎、半坡遗址等不同朝代的“文物”汇聚一堂,中国古代史到现代史,全部触摸式控制播放……上月30日下午,在这个古代文明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的历史专用教室里,区文山初中的孩子和老师频频互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去年9月,占地面积102亩的文山初中新校区投入使用,上月,该校通过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市级验收。新校区从校舍到各项硬软件设施的投入达一亿元。学校的教育装备按照省一类标准设置,校园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全面配置电子白板教室,下一阶段录播教室也将进入施工阶段。副校长季锋表示:“现代化学校创建为我校带来了机遇,我们在办学理念、人才队伍建设、素质教育与学生发展、硬件设施与条件保障等方面下足了功夫。”
实施南通市教育现代化创建工程是我区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2014年11月,区委、区政府下发《关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推动这项工作有序开展。
据悉,去年上半年实验小学等27所学校通过了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市级验收,上月初又有26所学校通过了市教育局、督导室组织的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材料验收,并进行了现场评估。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2015年以来,我区各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三通两平台”建设项目按下“快进键”。截至目前,新添计算机1300台、录播教室58个,名师教学资源库已全部建成,5个数字化学习试点正在组织设备安装调试。
“我校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契机,新增计算机近200套,全校30个班级配备了电子白板。”南通韬奋小学计算机教师张建锋告诉记者,目前,该校正在布置新的广电网络。“网络升级后,将原先的百兆网速一下子升级到千兆,同时,校园内将增加近百个网络端口,老师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使用优秀的课程资源,打破了教室、教师、校园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