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28日,区教育局举办初中教育集团管理培训班,组织全体初中校长、初中教育集团总校分管教学副校长、教育督导组组长和全体初中教研员赴如东县邱升中学、如东县古坳中学、苏州市景范中学、苏州市第十六中学等校参观学习。
邱升中学是一所极其普通的农村初中,施教区人口只有1.9万人,全部按施教区招生,但是,访校今年中考生均总分列南通市第一。培训班全体学员在该校共听了9节随堂课、与部分师生交流,并重点学习了该校“引入竞争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和“抓实培优补差,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经验做法。该校采用双向选择的办法,先确定班主任,再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进行双向选择,学校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微调,落聘人员根据各自的特长进行转岗,从而充分调动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激发教育活力;该校强调课堂进行培优、课外进行补差,补差工作定时间、定地点、定对象、定教师、定目标,确保补差的效果。学员们认为,这样一所普通的农村初中,能取得骄人的成绩,与学校坚持人事制度改革,充分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和朴实的教学风格、扎实的补差措施分不开,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古坳中学是一所十分偏僻的农村初中,每年的招生规模在100人左右,但是,该校的科技教育搞得红红火火,尤其是在机器人、纵横码、书画拓片、电子百拼、航模等方面做出了特色。一摞摞的获奖证书、一个个金光闪闪的奖杯和奖牌、一艘艘摆放整齐的航海模型给全体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认为,薄弱学校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坚持走特色化发展之路,选准突破口,坚持不懈地做出符合校情的特色,就一定能够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苏州市景范中学是在范仲淹的后人利用义庄兴办义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所园林式学校,曾荣获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江苏省最具影响力初中、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文化建设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该校从2009年起探索在数学和英语学科实施分层走班教学,在音体美等学科实施分类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中考生均总分连年苏州市第一,并培养了多名苏州市中考状元。全体学员认真观摩了该校3节数学和英语分层教学课堂,对比了不同层次的不同教学目标的不同教法,与师生座谈,并听取了学校领导的经验介绍,与他们交流分层走班教学的具体措施和考核办法。学员们都认为,景范中学之所以能成为苏州市一流的学校,与他们锐意改革,敢于第一个吃螃蟹是分不开的。部分学科分层走班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符合教育改革的方向,贴近学校的教学实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特色发展,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苏州市第十六中学是苏州市区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校,是全国百强特色学校、全国国际象棋传统特色学校、苏州市小初衔接创新实验学校。全体学员在该校重点学习了小学初中衔接教育创新的做法,观摩了2节小初衔接课堂教学过程,并与学校领导和老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在与该校领导和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大家认为,小初衔接创新是个大课题,苏州十六中的做法有利于提升一部分特优生的素质,但不适宜大面积推行,特别是四年的初中教学要整合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三年的所有教学内容,重新编写校本教材,制订教学方案,这对于普通初中来说是十分困难的,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小初衔接的做法,更好地促进九年义务教育的优质发展。
这次培训活动,时间短,行程安排紧,但学员们收获很多、思考也很多,大家反映,这次培训活动选点准确、针对性强、所考察的学校特色鲜明、经验做法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丁建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