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新闻 > 正文
教育新闻
南通市中青年名师丁卫军工作室展示活动在通州区育才中学举行
发布时间:2016-12-23  信息来源:局办公室  阅读次数:

12月18日至19日,南通市中青年名师丁卫军工作室现场展示研讨活动在通州区育才中学举行。南通市教育局王笑君调研员,南通市名师导师团曹津元、郭志明副团长,“青春语文”的倡导者王君老师,《语文教学通讯》杂志主编刘远,《新作文》执行主编张水鱼老师,以及二十多位南通市中青年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通州区初一年级的语文老师以及其他县市教师近200人参加了活动。

18日下午,首先为与会者带来的是全国知名语文教师王君老师的微写作课《让文字传递______》,王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了凋零花朵的华丽转身,枯萎枝条的重获生机等,引导孩子去发现美,捕捉美,描绘美和创造美。这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孩子的文字具有了温度。在这堂课上,王老师借用了《滚蛋吧,肿瘤君》电视剧中的主人公熊顿的励志故事,引导孩子进一步从残花、残枝、再到残躯、残生,都可以通过写作的方式,用文字来传递正能量,达到一种艺术的层次。课后,王老师的微讲座《突围写作雾霾天》则是从广大老师所急需的作文指导方法入手,从她指导学生的“青春写作”系列中,精选了“每日播报”这一特别的形式,沟通起孩子、家长、老师,全方位地撑起写作的一片新天地。这样的报告非常接地气,收到大家的一致欢迎。

接着,《新作文》执行主编张水鱼老师,从一位资深编辑的角度,阐述了什么是“新作文”,什么是“好作文”,她从写作的源头上给一线老师指明了作文辅导的方向。《语文教学通讯》的主编刘远先生,则是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给与会者展望了作文教学的美好前景。

19日上午,首先进行了丁卫军名师工作室成员的课堂教学展示。三位老师围绕着“微写作”的主题,探索写作教学的新路径。丁卫军名师工作室成员李晓星老师、杨颖老师、徐生老师执教了微写作指导课。三位老师都能紧扣“微写作”的主题,多角度地引领孩子,或描写,或抒情,或叙事,让文字传递生活中的美好。这样的尝试,为初中写作教学探索了新的路径。

课堂展示后,与会人员进行了激烈有效的辩课活动。针对三堂课的设计和生成,丁卫军工作室成员逐一向执教老师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和商榷,上课老师也一一的进行了阐释和解读。在这你来我往之中,微写作动情点的找寻和落实,作文基本理论的教学时机的探讨,微写作的升格等“疑难杂症”不断地被辨析,解读,越来越明晰。工作室成员丁锋老师的微讲座从“微写作在议论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和“诗歌微写作的教学实践”两个方面入手,阐述了自己对微写作运用的思考和实践,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在讲座间隙,丁卫军工作室成员向与会老师奉献了一场声情并茂的诗歌朗诵会。在朗诵会后,西安交大苏州附中的特级教师陈兴才教授作了一场关于写作的专题讲座《基于问题发现的写作教学改进》。陈老师从为什么要教写作,真假写作的区别,作文评价,以及读写结合的通道等若干个写作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入手,高屋建瓴地厘清了写作教学的不足现状,特别是对当下所谓的考场作文的弊端的揭露,给参会老师以新的启迪。

南通市名师导师团的曹津源老师在点评中,充分肯定了丁卫军名师工作室的做法和成绩,对领衔人的饱满的工作热情和丰硕的成果表示赞赏,尤其是对丁卫军倡导的团队成员的互相唤醒,相互推动,智慧分享的做法进行了高度评价,曹老师认为,本次展示活动有着四个方面的统一:主题单纯和表达多样的统一,抱团发展和开放开拓的统一,目标认同与途径创新的统一,经历磨难和享受快乐的统一。在讲话中,曹老师对今后工作室的发展也提出了明确的希望。

19日下午南通市中青年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省特级教师丁卫军执教了《在阿加西斯教授的实验室》,并解读了初一新教材。

CopyRight @ 2008-2017南通市通州区教育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7020594号
  • 站内搜索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