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项目 |
测评内容 |
分值 |
测评要求 |
自评分 |
审核分 |
测评方式 |
1.领导班子建设(12分) |
积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加强教师党员队伍建设,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 |
2 |
1)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有方案、有制度、有活动记录; 2)“三会一课”制度并规范执行。 |
|
|
材料审核 |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办学行为规范。 |
3 |
1)按国家和省、市规定开齐开足上好有关课程; 2)违规办学、学生负担过重等情况,无经查实的学生和家长举报问题, 3)建立科学评价制度,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
|
|
材料审核 |
坚持依法执教,法治观念强,义务教育学校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 |
2 |
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健全学校管理制度,管理科学规范。 |
|
|
材料审核 |
完善校长负责制,实行校务会议等管理制度,贯彻民主集中制,坚持民主决策学校重大事项。 |
3 |
1)有校长负责制相关工作制度并有效落实; 2)落实校务公开; 3)建立并落实校领导班子服务师生的联系点、谈心及接待日等制度。 |
|
|
材料审核 |
注重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育人合力。 |
2 |
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引导学生自我管理或参与学校治理;完善家长委员会,设立学校开放日,引进家长、社区参与学校治理。 |
|
|
材料审核 |
2.思想道德教育(22分) |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推动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
5 |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通过组织读书征文、手抄报、故事会、辩论赛、情景剧等多种形式,让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2)运用校园广播、网络、宣传栏、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 3)学生了解并在日常行为习惯中体现核心价值观要求。 |
|
|
实地考察材料审核 问卷调查 |
组织好“我的中国梦”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
3 |
1)充分利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我的梦,中国梦”、“网上祭英烈”、“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等活动; 2)组织开展学习和争当美德少年活动。 |
|
|
材料审核 |
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和学生学习生活各个方面。 |
3 |
1)科学设置并落实德育课程; 2)深化学科德育研究; 3)利用德育课程、升国旗仪式、团队活动、主题班会等开展道德教育实践; 4)加强法制教育,引导学生学法、知法、守法。 |
|
|
材料审核 |
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加强“八礼四仪”养成教育。 |
5 |
1)校园公共空间有浓厚的宣传氛围,并运用黑板报、文化墙、宣传栏、校园网等载体宣传“八礼四仪”; 2)学校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发挥得好,有相关教育读本,常态化、多形式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深化拓展,富有成效; 3)学生知晓率高并自觉践行。 |
|
|
实地考察材料审核 问卷调查 |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阳光心态、健康人格。 |
2 |
1)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开设心理健康课程; 2)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有专用心理咨询室,有专兼职心理咨询教师; 3)科学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有计划、有制度、有活动记录。 |
|
|
材料审核 实地考察 |
2.思想道德教育(22分) |
中等职业学校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此项其他中学视同符合) |
2 |
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有体现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相融合的相关制度规范,有开展相关活动的记录。 |
|
|
材料审核 |
按照国家和省市规范要求加强“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 |
2 |
在中小学校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有安排、有落实。 |
|
|
材料审核 |
3.活动阵地建设(18分) |
建设书香校园,引导学生多读优秀课外书籍。 |
4 |
1)学校有图书馆(室)、阅览室,生均图书册数符合相关规定; 2)教室有图书角,图书定期更新; 3)开展各类读书活动,阅读氛围浓厚。 |
|
|
实地考察 |
发挥校园各类宣传阵地载体的作用,拓展育人渠道和空间。 |
4 |
1)校园板报、班级板报、宣传橱窗内容丰富,定期更新,定期评比; 2)教室走廊、墙壁、校园文化墙等载体教育氛围浓厚; 3)校园广播站、电视台、校报校刊和团队教室、校史陈列室、荣誉室等各类阵地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
|
|
实地考察 |
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打造学校对内对外宣传交流互动的网络平台。 |
3 |
1)校园网络健全、畅通,使用情况良好; 2)有教学资源、对外宣传、家校沟通、师生互动的网络平台,并定期更新相关内容。 |
|
|
实地考察 |
加强团支部、学生会活动设施与场所的建设与管理,营造特色鲜明的社团活动环境。 |
3 |
1)有专门活动场所,设施设备齐全; 2)理制度完善,定期开展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
|
|
实地考察 |
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运行、管理规范有序。(如无中央、省支持项目,此项工作视同符合) |
4 |
1)年度工作方案、总结以及财务管理、档案管理、安全管理等制度; 2)满足孩子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培养特长需要的专门活动场地和功能用房,配置相关设备器材; 3)活动课程、专兼职辅导员队伍和相关活动记录。 |
|
|
实地考察材料审核 |
4.教师队伍建设(16分) |
认真落实师德建设要求,扎实开展师德教育,严格师德管理,提升教师思想道德素质。 |
8 |
1)德师风建设,有师德教育具体方案、有落实举措,教师熟知并践行核心价值观,以自身言行为学生作示范; 2)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评价考核、聘任(聘用)的首要内容; 3)无教师体罚学生,违规补课和有偿家教等情况。 |
|
|
材料审核 问卷调查 |
定期组织师资培训,制定教师专业成长规划,不断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
4 |
1)教师培训制度、培训规划健全,并得到落实; 2)常开展校本教研,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明显提高。 |
|
|
材料审核 |
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形成结构合理,梯次发展的教师队伍。 |
4 |
重视班主任、骨干教师的成长,注重年轻教师队伍的培养,有相关政策制度、激励措施、培养计划,并有效落实。 |
|
|
材料审核 |
5.校园文化建设(16分) |
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激励学生爱学校、爱学习、共建校园文明。 |
5 |
1)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有明确目标、具体措施,师生广泛认同并自觉追求; 2)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等创建活动。 |
|
|
实地考察材料审核 |
体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要求,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
6 |
1)经常开展劳动节、科技节、艺术节、中职“文明风采”竞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吸引力强; 2)注重诗教乐教,开展高雅艺术和优秀诗歌、歌曲、戏剧戏曲等进校园活动;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计划,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及经典阅读诵读等活动; 3)传播志愿服务文化,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
|
|
材料审核问卷考察 |
积极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发挥网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
5 |
1)引导学生文明上网、绿色上网,积极参与“阳光网络伴我成长”、“争做网络文明使者”等活动,未成年人不进入营业性网吧,不沉迷网络游戏; 2)在校园网络主网页上有校园文化建设专栏,有相关活动介绍。 |
|
|
实地考察 |
6.校园环境建设(16分) |
做好教学设施规划管理使用。 |
3 |
校园教学、文化、体育、科技等活动场所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管理有序,使用正常。 |
|
|
实地考察 |
建设美丽校园。 |
3 |
1)做好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工作; 2)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错落有致,校园建筑和绿化能体现教育价值、课程意识和相关教学内容,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和谐统一。 |
|
|
实地考察 |
加强安全教育,强化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
4 |
1)校园安全制度健全、措施落实,特别是校内食宿安全保障全面到位; 2)化开展师生安全教育,定期排查校园安全隐患; 3)建立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4)开展文明交通进校园活动。 |
|
|
实地考察材料审核 |
整治学校周边环境,维护校园周边良好秩序。 |
4 |
1)中小学校园周边200米内无网吧、电子游戏室等场所,无歌厅、舞厅、卡拉OK厅、游艺厅、台球厅等娱乐场所; 2)学校大门周边环境整洁,宣传氛围浓厚,有特色; 3)校园周边无从事非法经营活动的游商和无证照摊点,无“三无食品”,无恐怖迷信低俗的玩具、文具、饰品和出版物销售。 |
|
|
实地考察 |
深入开展环境教育和节约教育,引导师生树立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意识,培育节约资源的良好风尚。 |
2 |
环境教育和节约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内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效果明显。 |
|
|
材料审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