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资讯 > 学校动态 > 正文
学校动态
【基层动态】田野里的思政课,金余小学这场研学有点“硬核”!
发布时间:2025-04-10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4月7日,金余小学将劳动教育课堂搬进位于金沙街道“番茄小镇”科技种植基地,学生们不再是蹲在花盆前松土,而是站在智慧大棚里调试物联网设备;不再是简单背诵“粒粒皆辛苦”,而是亲手用科技守护作物生长,在红绿交织的现代农业图景中,学生们开启了一场“汗水+智慧”的沉浸式学习。

劳动新范式:科技农具就是我们的“新课本”。六年级的“小小新农人”在农技导师带领下走进番茄温室,孩子们集体发出“哇”的惊叹——这里没有沾满泥土的锄头,取而代之的是闪烁着信号灯的智能设备矩阵。

智慧灌溉工程师。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数据,自动喷淋系统精准灌溉,地下水喷雾施肥技术让每一滴水都带着营养直达根系。当农技导师轻点手机屏幕,整个大棚瞬间下起“彩虹雨”,孩子们兴奋地伸手触摸这智能化的甘霖。

生态守护特工队。田间闪烁的太阳能诱虫灯,正上演着“光影魔术秀”。最让孩子们惊奇的是飞舞在花丛中的“授粉工程师”,引进的熊蜂军团,正用毛茸茸的身体完成天然授粉。六1班的卫忠昊赞叹道:“原来不用农药也能丰收,科技让我们和自然成了好朋友。”物理防治代替化学农药的理念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绿色种子。

节能数据小管家。穿梭在番茄栽培架间,孩子们看着电子屏幕上采集的各种数据,空气湿度、空气温度、光照、土壤干湿度、土壤酸碱值,对比传统种植与科技种植的差异。当发现智慧大棚节水率达75%时,孩子们惊叹不已:“真牛!”“太厉害了!”。带队老师赞同肯定:"高科技才是真正的'俭以养德'!"

田间思政课:滴落的汗水会说话。在数据大屏前,实时跳动的环境参数化作生动教材,秦伟校长讲解道:"你们知道吗?全国每5个番茄就有1个来自智慧大棚。"当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孩子们眼中跃动着星辰大海。

"同学们摸摸这株番茄的根茎。"秦伟校长蹲在滴灌带旁娓娓道来:“从靠天吃饭到智慧农业,每一滴水肥都凝聚着科技工作者的心血。"

"同学们,这些自动设备不是取代劳动,而是升级劳动!"秦伟校长指着正在尝试调试智能水肥一体机管理系统的学生说。农技导师更搬来移动显示屏,带孩子们解码物联网后台的实时数据流。

动人瞬间:校企共建——"未来苗圃·番茄岛"。离园时,每个孩子领到一株番茄苗,他们徒步回到金余小学“润余农场”,在“未来苗圃·番茄岛”中,测量、刨坑、下苗、培土、浇水。看着孩子们跟农技导师学种植时专注的眼神、亲自实践的兴奋模样,未来农业的希望,正在这代少年的心田破土生长。

教育观察:教育,就该发生在万物生长的现场。秦伟校长表示:"我们要培养的不是实验室里的'盆景',而是能在现实土壤扎根的种子,教育的真正价值就实现了。"

这次沉浸式科技思政课,不仅让孩子们触摸到现代农业的脉动,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责任与创新的种子。或许某天,这群在智慧农田里睁大好奇双眼的孩子,就会成为改变中国农业的新生力量。

当劳动教育突破“面朝黄土"的刻板印象,当科技创新扎根"脚踩大地"的实践土壤,我们惊喜地看见,那些在触摸传感器时屏住呼吸的小手,在观察数据波动时紧锁的眉头,在成功解决种植难题时的欢呼雀跃,正是新时代劳动精神最美的萌芽。

CopyRight @ 2008-2017南通市通州区教育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7020594号
  • 站内搜索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