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资讯 > 学校动态 > 正文
学校动态
【基层动态】银龄赋能护成长 传统文化润童心
发布时间:2025-04-25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4月12—13日,金新街道“双休日学生社团”顺利开班。该活动由三姓街村、花家渡村“夕阳红”党支部联合张謇学校关工委共同举办,由退休教师、老干部组成的“银发导师团”,将带领社区50多名小学生开启传统文化研学之旅。

银龄重返讲台 翰墨丝竹传薪火。“这是跨越60年的师生对话!”开班仪式上,张謇学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任忠建同志表示。

活动现场,书法导师吴尤余老师现场挥毫“薪火相传”,墨迹未干便引发阵阵掌声。“孩子们握笔的手让我想起40年前的第一批学生”,吴老师轻抚宣纸感慨道:“传统文化的接力棒该传到下一代手中了。”

三方协同护航 打造周末成长圈。花家渡村党总支书记翁小卫现场发布“三保承诺”,街道配备专职安全员全程值守,提供标准化教学场地,家长志愿者组建护学服务队。“我们要让周末课堂既有趣味又有保障!”

三姓街村退休书记、关工委主任季佩华表示,我将全心投入社团服务工作,孩子们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随时找我。其朴实话语展现出基层老干部的奉献精神。

成长双向赋能 续写教育新篇章。乐声悠扬,史银芳老师的一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像山泉流淌。小学员王瀚琛羡慕地说:“我一定要好好学,期待着自己能早日和老师合奏这首曲子!” 其父亲表示:“孩子周末不再沉迷手机,还能跟着老教师学艺修心,这种教育模式我们举双手赞成。”

二胡老师王建华手把手地教孩子持弓运弓,退休教师与10岁孩童执器共奏,传统民乐跨越代际悠然回荡。

三姓街村党总支书记徐小红表示,暑期将举办“老幼同台”成果展演,并开发“非遗数字博物馆”,运用3D技术永久留存学员作品。

当孩子们的欢笑声应和着葫芦丝的婉转旋律,当翰墨清香与二胡琴韵在教室中交织流淌,这场由家校社三方共育的“银龄赋能行动”,正在教联体建设的沃土上抽枝展叶。金新街道通过“夕阳红”党支部对接学校关工委、村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协同模式,让离退休教师的智慧沉淀转化为传统文化传承的活水源泉,在“区—镇(街)—社区”三级教育网络中,奏响代际共融的育人新乐章。

CopyRight @ 2008-2017南通市通州区教育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7020594号
  • 站内搜索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