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成长,一个诱人的话题,一个凝聚着教育人终身追求与思考的话题。如果将其与“人生”链接,它将放射出更加迷人、绚丽的光艳!
区教育局于近日专门举办了以“体味人生,感悟成长”为主题的报告会,区“名师之路”教育科研协会的五位会员老师正是站在“人生”的高度,回溯与展示了自己的教育人生历程,令人感动,更令人启迪与深思。在此,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报告,一同去聆听,一同去感悟,一同去作心灵的回望与审思……
做不成候鸟,就做树
通州高级中学 曹耀华
候鸟,一直随季节的更替而变换生存环境。人总不能一直变换自己的工作。更多的时候,人应像树,无论置身于贫瘠还是富饶之地,都要学会迅速扎根,这样才能葱茏起人生的绿意。
当我想清楚这个道理时,我已经从南通师专毕业到二爻中学三年了。
二爻中学当时也算是声名遐迩,但校舍低矮,墙面斑驳。我的宿舍却很高大,是用一间空教室隔就的。共三个宿舍,同来的历史和政治老师住西头宿舍,我和一起毕业的英语老师共居东头的一个宿舍。宿舍里,原教室的黑板还在,练习粉笔字倒是很方便。白天忙着备课,改作业,晚上东西两宿舍就隔空神聊。因为大教室上的人字梁上没有用砖砌。这可苦了中间宿舍里住的学校食堂会计,他已人到中年。有天晚上,中间的会计终于咆哮起来:“我刚才睡不着,到操场上走了两圈回来,你们还在聊!”我们憋住,没笑出来。于是一夜无声到天明。真是没啥娱乐活动,只能夜里聊天啊。镇上的电影院依是危房,偶尔去看场电影,都提心吊胆。要是出去散步,马路上坑坑洼洼,汽车过去,沙粒四射,尘土飞扬。更何况,也无恋爱可谈,几个单身汉,只能走走学校附近农田的田埂,遇到焚烧油菜秆或是稻草时也只好作罢。工资没月只有150元,见同事买了件400多元的皮夹克,真是惊羡不已。
眼见周遭的同事,一个个调往金沙。我想做只可飞的鸟,但总是那样的无奈做着一只地上爬行的卑微的甲虫,甚至被人一不小心就会踩死。我一有空,开始寻求自己的乐趣。用胶水将数张8K的白纸粘成长卷,一遍遍地摹写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文征明的千字文。不过瘾时,用圆规做成圆面和扇面,尝试钢笔书法。开始偷偷写诗,投到《南通大众》。我有空,参加自学考试,甚至还坚持了几个星期的考研英语自学。我笨拙地扑棱着翅膀,但飞不起来。我已经连续教了两个初一。学校领导并没注意到卑微的我,连我都没有很在意卑微的自己。
其实在这样的纠结中,我不知道自己已经开始了树的生活,开始像现实的盐碱地张开根须,只是这根须柔弱而苍白。不愿意这么做教师,可又无心力去完成考研,在摇摆中我发觉已经教书3年了,竟是虚度年华,连本科函授的机会都没有抓住。
还好,因了自娱自乐,文学和书法的爱好,终是存留下来。也就是这些爱好,居然一群初一初二的稚气又昂扬的学生,像小鸟样喜欢来到我这棵树上倾听和欢歌。有的学生暗自学我的笔迹,有的学生羞涩地拿了自己的诗歌请我修改。望着那些专注而虔诚的学生,我的心被拨动了,教育的自觉和自豪,被我的学生拨动了。我开始订阅《书法报》、《诗刊》、《散文百家》等报刊,为更好浇灌我园地里的那片绿苗。我的学生开始陆续在《南通大众》发表作品了。尤为激动的是在一个洁净的雪天,陪一个学生去《南通大众》编辑部去领“萃华杯”征文一等奖奖品,难以抑制的喜悦如白雪一样装点了整个世界。学校领导开始让我担任文学社的辅导员,二爻中学的“红石”文学社诞生了,她是我教学生涯里成长的一次重要见证。
我竟发现,我的学生们最神妙,是他们用少年的情怀和期盼,点燃我教育教学的绿色火炬。我的拔节源自他们渴求知识的眼神。我安心做树,在教育教学的园地里汲取营养,让一群可爱的小鸟在我枝头嬉戏。
我教完第一个初三的那个夏天,学校高中要扩轨,我马上向学校申请教高中。很快如愿以偿,从此我开始了高中语文教师的生涯,一直到现在。在二爻中学6年的高中教学里,要说对我成长影响最大的还是我的学生。辅导学生发表的作品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陆续发于《作文评点报》《优秀作文点评》《扬子晚报》《读写月报》《全国优秀中学生作文选刊》等。在学生写作热情的烘烤下,我不仅自己写诗歌,更注意对写作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沉思,开始在《语文报》《读写月报》《语文教学通讯》《中学生语数外》等杂志上发表教研文章。这期间有两件事值得留存——
一天,我兴冲冲地将文科班一个女生写庄子的习作印发给理科班同学赏析。一起读到“人生如白驹过隙,倏忽而已。庄子静静地吐落字符,如一只刚刚分娩的巨型蝴蝶……”,一位平时有点调皮的学生自动站起来:“老师,蝴蝶是卵生的,怎能说成分娩?”很多同学认为他在恶作剧,而我好好了表扬这同学。因为就是这位的同学质疑,真正触动了我对文学审美性的语言表达和科学实用性的语言表达差异性思考。如果一旦说清这个差异性,就能使学生们增强文学审美语言的自觉性,如果能进一步探索文学审美性语言表达的形成机制,那每个学生追求表达的文采不再是难事。那个学生给我引发的思考,成了我日后的作文教学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像山谷的月色中竹林里神秘的私语萦绕在我耳畔,我却听不明语词;像隐在晨雾里的女神之手在招引,我却找不准前往的门径。2003年,我作为通州中学的语文老师,在徐州参加江苏省骨干教师培训时,带去答辩的结业论文的由头就是以上这件事。《语文建设》杂志向我约稿时,我将这篇答辩论文改为《中学语文学习呼唤艺术认知》,很快发表在2003年的《语文建设》上。2011年,因为尝试参加省级个人课题申报,我再次对艺术认知的语言表达作深入思考,产生了《高中生诗性表达教学研究》课题报告,并顺利通过省级立项。
很多老师常觉得自己对学生的付出没有回报,其实,往往是学生已经回报了你,你却没有在意没有爱惜。学生最大的回报在于对自己教育智慧的激发,对自己教学理念的牵引,这种回报是教育天地里独有的春意,是其他职业的人无法享有的快乐。一批批的学生在促进自我的不断成长,这种回报还不够吗?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我们不仅热爱学生,还热爱自己的学科,还要争取学生热爱自己的学科,那教育教学的过程肯定是“两心相悦”的互动,肯定是共同成长的生命互动,教育教学的果实会自然孕育。
在二爻中学工作的最后一年,因调动未果,郁郁寡欢,教学时也常带情绪,因为学校让我接了高三年级中的“加强班”。美其名曰“加强班”,实际是为了便于年级管理,抽选了各班成绩和纪律差的同学,集中到一个班级。其间,去扬州听了场魏书生老师的报告。魏书生老师豁达的生活态度和执着的事业心让我深受震撼,我再次回到讲台的时候,我重新找到了自我生存的根基。没有了对学生的热爱,我就缺失了教育教学的灵感源泉。离开了对学生的呵护,何来自己教育教学生命的成长。当时正值江苏省首届高中生作文大赛拉开帷幕。我认真辅导所教的“强化班”同学参赛。耐心找同学谈心,帮助同学树立信心。我终于选了三篇习作参加预赛。好像是那年冬天的晚上,我在教室辅导学生。教务主任把我叫出去,他递给我一张通知。记得走廊里冷风很大,我哆嗦地展开一纸通知,看到我辅导的三位同学,一位获决赛资格,两位获三等奖。我真有些激动,又有些恍惚。我把通知带回教室,我跟宣布同学的决赛资格时,声音有些颤抖,我看到那个同学眼角有泪花。
在二爻中学工作的最后一年里,我的学生依然在发表习作,我的“强化班”的一名同学以南通县唯一的决赛资格去南京参加现场作文大赛。有学生的成长,也就有我的成长。我教育教学成绩的积累丝毫没有因为调动未果而受影响。
在2002年,我将我的论文和所辅导的学生作品合订为一本厚厚的材料,名为“我的路”,顺利通过了通州中学的招聘审核。
来通州中学一晃也10年了,虽所处学校不同,但学生给我的教育教学的激发是永远鲜活的不停歇的。每届学生都和我一起完成各具特点的作文系列资料,成为我作文教学进步的不竭的源头活水。《高中生诗性表达教学研究》的课题记录着我的起点,而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会助我探索,没有尽头。
我庆幸自己醒悟了不该是候鸟,而应是树。如果说这树能常绿不凋,那肯定是我的学生给了我永远的春天。
植根乡村的“野百合”
新联中学 丁锋
也许我的教育成长经历确实并非个案。随着国家对农村学校的更加重视,教育部门对师资培训力度不断加大,我们这些“野百合”也迎来了真正的春天。回顾这些成长中的点滴,其实所谓“关键性事件”就发生在平常的每一天,它应当就发生在平常的每一天,它期待着敏感的你抓住并重塑完善自我。
——题记
0.01分之耻,进入丛林
2000年参加工作,正好是“教学大纲”时代的尾巴,应试教育的味道很浓。就我任教的初中语文学科而言,真的只要教科书、教参两本书基本上就能够“打天下”了。教学以考试为纲,考试以书本为纲,知识点练到位了,某些“说法”“传达”到位了,想学生考不好也难。
不过刚出师范校门的我,可不太懂这些,当时身上那股“激扬文字”的热情正缺少释放的出口。于是,刚接手的两个班学生正好成为我的试验田。课堂上喜欢像大学给我们上课的那些老师一样上演“一个人的精彩”,从读到析一人包圆,而积淀微薄的文艺底子,也经常被搬出来炫耀一番。课外找出自认为很“文学”的书与学生分享。记得有一次上晨读课一激动拉着一个学生到教室外阳台上请她看日出,原因就是那天初生的太阳特别红。其实,客观地讲那时候是错过了研究教材教法最佳时机。有一堂教研听课,课文是一篇老课文《驿路梨花》,范读完课文,抛出一个问题“小茅屋的主人是谁”,连续问了几位学生都只回答为文中个别人物,忽有一个女生站起来说:“是雷锋精神。”如此“标准”的答案是我始料未及的,这样一来还讲什么呀!就没做任何评价让那位学生坐下,又回到我“既定”的方案上来。课后一位副校长竟对我的处理大家“赞誉”:教学进程没有因为个别学生的“干扰”而打乱,体现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天哪!那时的我竟还为此沾沾自喜了好一阵。今天想来,其实当时我只要追问一句“为什么呢”即可将课堂引向深入。可是当时自己没意识到,环境也未给我有质量反思的条件。
第一届平行班有八个,每学期期末有一个教学成果奖评定,依据是什么?就是期末统考的平均分。依据期末统考班级学生平均成绩排出一、二、三等奖,各等次拿一千、几百不等的奖金。一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伙,对这种事确实有点漫不经心,心想总归有点奖励吧。再加上日常课堂的按部就班,一“独”到底,结果可想而知。于是,出现了至今难忘的一幕,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我较好的一个班比平均分第三名少0.01分,在我“也许会有个三等奖”一厢情愿侥幸心理的期盼下,最终没出意外,什么也没有。看着同事们或多或少有点年终奖金,我的心里猛然生出太多的不甘。在当时的农村,几百元已经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办法总比困难多。第二学期,我马上投入“题库建设”,也就是把市面上能买到的配套资料全买过来,仔细“研究”教材,每一堂讲读课将那些题目及答案均渗透进去,以题代讲,老师教科书上写得满满的,学生书上也写得满满的。人说天下文章一大抄,“天下试卷”那时也基本上跳不出这句话。还别说,每逢统考,学生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从第二学年开始,我任教班级的语文成绩基本没出过一、二名,且往往超出同轨三五分。直到今天,虽然教材内容以及考试题型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教出考高分的学生一直是我带一班学生首先注重的问题。
成为“机制”内所谓的“好教师”,大概就是从0.01分之耻开始,它将我推入现实教育的丛林,使我成为一个生存型“合格”教师。
由“灌”到“管”,目中有人
没结婚前,我们一帮年轻教师成天呆在学校。晚上就搭伙喝酒。有一回与本校一位神奇数学老师——曹老师喝酒。不同于如我的一些老师下课、中午甚至通过索要“副科”拼命占用时间,搞时间消耗战、题海战,曹老师的特点是,下课很少布置作业,学生却能考得很好,常年的教学成果一等奖。席上我很虔敬地提出我的疑问:为什么不占时间,学生却能考这么好呢?曹老师只随口说:这个学生学习最重要的是上课这四十五分钟,这段时间抓住了,当堂讲当堂练,学生学得轻松,效果又好,老师教得也轻松。一语惊醒梦中人,这不就是课堂管理的问题吗?
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地注意学生上课的状态。不注意不知道,一注意吓一跳。你看,上课都十几分钟了,A同学连书还没拿出来,B同学在跟C同学“挤眉弄眼”,一向被看好的D同学盯着虚空发呆……课堂练习过程中,E同学以填满为原则,条条瞎写,F同学正聚精会神做并非刚刚布置的甲页题目,G同学和H同学在私底下讨论,仔细一听,一方说“下课借我五块钱”(我晕)……这样的乱局似乎每堂课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
效果是明显的,当课堂教学进程中介入督促、提醒、纠正,在不断的组织管理过程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在调控中相对集中,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相对很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课后所花时间自然相对减少。正是在课堂管理的过程中,我明白什么叫“学生的主体性”,教学的本质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些教科书上的基本理论在现实中走了三年才成为我的工作准则。
几年以后,在教学中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在班级中开展系列赛诗会。作为一个诗歌爱好者,我希望学生也能爱上这文学桂冠上的宝石。这是我的初衷,而活动真正发挥的作用超出我的意料。每周四下午第四课成为学生们的狂欢节,在此之前由各学习小组轮流确定活动内容,制定活动计划,组织活动运行。从话题拟定、写作、选拔、现场朗诵比赛,每位学生都会经历、见证、体验每一个环节。正是在这系列活动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扎实的训练,同时他们的实践组织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叫刘顺杰的学生,平时比较沉默,成绩中等,一次被选为决赛选手,他一上场来了个十五度的鞠躬:“各位评委,小生这厢有礼了!”惹得满堂喝彩,他的朗诵大获成功。这种自信使他两年以后成为一所四星级高中的公费生。
从消极的课堂管理到积极的组织活动教学,在不断的尝试中,我尝到了不少教学及教学以外的甜头。所有这一切,都源于多年前酒桌上同事曹老师的一番话,我深信之,笃行之,乐在其中。
公开课之痛,还我本色
我写过一篇参赛文章,后来被一位专家老师委婉拒绝。文中写到:
有一回学校在片里开公开课,按惯例应轮到我上,一位好心的校领导专门找到我,说片里某领导对我印象欠佳。然后他什么都没说。于是我帮他说了:好,那我不上。
另一次幸运地参加区里一个班会课比赛,课上煽了情,也流了泪。课后那位专家评委很认真地看了我几眼。当然他既没看到我的才也没看到我的华。结果可想而知。我很惭愧。
有一段时间,学校更加重视起了对像我们“这类人”的培养来。我作为学校唯一的一个名额,连续参加了片里的说课比赛、“课堂诊断”比赛,还被学校委派参加区里红会、教育工会、教育科研等各种工作会议。说白了就是“露脸”的机会多了一些。用《大话西游》里的一句经典台词是可是“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
公开课,成为我的心病,在我们这所乡下学校里,这样一句话是大家公认的:“辛辛苦苦十几年,不如发表文章几篇;一年到头上课,不如一节市级公开课。”因为职称评定,论文和公开课(包括赛课)是硬杠杆,且包含加分项目。可是农村中学得老师哪有那么多那么好的好机会呢?所以,我在那篇文章里所述与其说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抱怨,不如说是一种“万马齐喑究可哀”的现实。相比名校名师,乡村老师专业晋升之路要艰难得多。
每次参加区、市级的教研听课,总是为开课教师巧妙地设计、自然的教态、机智的语言所折服;同时,对有些声光电齐上,看起来很美实际似乎有点穷折腾的课,却难以恭维。说实话,以我的基本素质确实很难做到这些,但我确有自己的想法。
有一次,南通市教研室到送教到我们这所名不见经传的农村初中学校,学校要大范围开课。我选择了一篇课外一篇文章,朱自清的散文《冬天》。为上好这堂公开课,我搜集了大量相关材料。文本解读细到一个“老”字的反复使用,教学设计融入了自己这几年对课堂的一些思考几易其稿,在其他几个班级几次试上以后,最终形成这样的教学方法和目标:1、以提炼要素的方式感知课文,分析关键句、知人论世理解文本主题;2、以诵读法感受文本的意境与情味;3、以模仿示例,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品味文本写法与语言。上课时,我们语文组的教研组长杨老师领来南通市语文教研员袁菊老师和通州区语文教研员王云娟老师,因为准备比较充分,课堂上充分调动了学生,根据学情灵活调整了教学预设,课堂板块推进层次分明……后来在学校负责拍照的老师对我说:“我觉得你上课感觉老好的。”我说:“怎么好?”他说:“说不来的,就是感觉好。”后来袁老师说,这位老师一出口就有气场;然后竟然滔滔不绝花了好长一段时间评价了我的课。我真有受宠若惊之感,同时也略感欣慰,劳动付出没有白费。从此以后每每上课,我总会带进一点自己的“想法”。原来本色才是我最出色的。这次痛且快乐的经历,使我这个乡村初中语文教师真正步入教学研究的世界。
社团与写作,让教学“飞”
2009年底,学校为迎接校庆五十周年,请人拍摄一部宣传片,策划人说需要拍摄一些学生集体活动的镜头,正好当时我有学生参加江苏省现场作文大赛获得了一等奖。一位老先生说,就拍个文学社活动的镜头吧。当时拉了各个班级十几个作文比较好的学生“排戏”。一旁我的哥们儿大冯说:“不如就真组织个文学社吧!”没想到就这么定了。
初创之时仅有三十六名社员,谁来组织怎么组织都没个说法,甚至连个社名儿都没有。不过在语文组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新联中学伊梦文学社名头已经越来越响亮。仅仅两年多功夫,社员已经拿下了中国几大作文大赛的一、二等奖,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习作几百篇。文学社培养了一大批写作尖子,这些尖子生又在他们各自的班级带动了一批写作能手。以我教的两个班为例,今年以来各自已发表或获奖的文章达到近二十篇,这些成绩都以表格的形式贴在教室里,及时更新,拿到稿费没拿到稿费的学生都热情高涨。嘿,“造假”造出了真成绩,农村学校拥有如此知名的文学社,还真没想到。
同样的情形出现在教育科研方面。老校长调出,留下一个南通市级规划课题,快结题了。新校长抓住我做材料。待农村初中这么多年,这种事没见过也没参与过,怎么办?实在没辙,就将学校老师近几年已发表的教育教学论文集中起来看,找出与规划课题相关的言论,另外加进一些理论架构,没想到结题报告也还像模像样,最终顺利结题。去年省市十二五规划课题申报,在区教科室相关专家的指导下,我代表学校顺利申报了一项南通市级规划课题。这件事告诉我,科研这种事,只要你真动脑筋做了,就会有收获。
近几年,因为不断向外推荐学生习作,遇到了不少特级教师级别的高手,见识了不少颇有才气的绝好文章。同时自己收到的约稿也不少,我发现每完成一次约稿,都是对自己业务素质的一种提升。因此,不懈的写作,换来的是能力的不断提高、视野的不断扩大、思考的不断深入,实在是大有裨益。
不懈的写作,让教学多“飞”一会儿。
山路向上雨开花
实验小学 黄伟慧
因为毕业十年的同学聚会,得以再次回到母校。在喧嚣的人群中我独自转身走进了校园深处幽僻的东长巷。这是一条年代久远的巷子,巷子里的青石路百年来被踏得干净而明亮,斑驳的白墙亦是许多年前的模样,只有墙头路边石缝中零散的几根细巧的青草显示着少有新鲜的生动。这条十年前日夜走过的巷子,我从未如此认真而执着、深情而怯懦地打量过它,思绪不禁翩飞……那里有雨巷的彷徨,亦有开放的雨花;那里有一条隐形的山路,在蜿蜒中向上……
一、曾经的失落——那是对“生命开花”的憧憬
刚闯入社会,心里开满了花,总希望自己的周围四季都是春天,总指望自己的事业都能轰轰烈烈。于是,失落在所难免。然而,这对于心比天高的热血青年来说并不是生命的悲歌,只不过是把自己的理想写到了蓝天白云之上而已。
——摘自我的“成长日志”
十年前,走出这条巷子,登上陌生而又熟悉的三尺讲台,我感觉到从小在心中埋下的那颗种子终于发了芽,开始长叶开花。我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内心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一方面因为学生们的成绩不错;另一方面,更是因为这是一段信任与被信任,理解与被理解,尊重与被尊重的旅程。但与此同时,在那批学生的散学典礼结束后的那个下午,我看着那些曾经托付几年时光陪伴的学生们一个个挥手向我告别,三两结伴地离去,间有回头微笑不舍。而我,保持着笑容静静地看着他们,内心却有种失落与寂寥的感觉在逐渐蔓延。年复一年,他们不停向前,来了,又走了。然后,又有来的。不变的,是我。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好,只是觉得青春岁月和曾经的理想在重复不断的时间中渐渐流去。失落呀,失落,四季般的循环,这不是我的悲歌,只是我追求“生命开花”的憧憬过于强烈。
二、短暂的彷徨——年轻就是“选择”
年轻意味着更多的机会,无限的可能。年轻就是“选择”;彷徨正是“牵挂”。有过短暂的犹豫和摇摆,这才是对生命的审慎和未来的负责。失落与彷徨,成长路上绕不开的标牌。毕竟,成长之路不是直线。
——摘自我的“成长日志”
我机缘巧合地有了一个可以走出校园的机会。或许是因为“审美疲劳”,激情慢慢变淡,开始倦怠,我也的确曾想过是否就甘心一辈子这样在讲台前度过。可当我真的面临这样的抉择时,我犹豫了。毕竟,这是我从小的梦想,我心中最神圣的一份职业。我不知道,如果我连她都抛弃了,那我还会选择什么。
事实果真是这样。在走出校园后不久,我就后悔了。我迫切地想念课堂,想念学校每周一的集体学习,想念充满智慧的“一言堂”,想念感动人心的“我的教育故事”,想念笑语满堂的“读书交流会”,想念畅所欲言的“陶然论坛”,想念办公室里的欢声笑语……想念校园里生机勃勃的一切。当然还有,那鲜活的笑脸,那无邪的眼睛,那些我的孩子们。
理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量。它会永远在我的心中燃烧。与理想相伴的日子,永远具有撄心的力量。回归理想的选择,那就是拥抱成长。
三、坚定的回归——唯有“雨花”最美
失落与彷徨,正是为了找寻最适合自己的生命坐标。失落与彷徨后的回归,不是回到原位,而是一种新的攀登。失落后的回归,将不再失落;彷徨后的回归,将不再彷徨。重新的确认,正是昭示选择的坚定。心灵的回归,才是真正的回归,永远的回归。
——摘自我的“成长日志”
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个八月末的下午,细雨轻轻地打在窗玻璃上,汀汀幽响,玻璃上扑漱漱滑下水珠,似莫名的愁绪在心里问,为什么?去或留?而就在这当时,已经毕业的一个学生寄来一封信,信封正中大大的写着我的姓名,后面跟着两个字——“老师”,仿佛天生就是跟我的姓名连在一块儿似的。是的,他依然称呼我为老师,虽然当时的我已经不是。信封上并没有署名,但是这字是多么可爱又多么熟悉啊,几乎就在看到那字的瞬间,那个孩子的面孔就这样等不及我防备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以及一滴不动声色的眼泪顺着面颊就滑落了。我知道,我已经决定了。
当我再一次走进校园,天空依旧下着雨。美丽的雨花,在我周围开放。当我再一次和大家在论坛里相遇,在“一言堂”中激扬文字,当我再一次走上讲台,面对这些孩子,我终于又有了呼吸自由舒畅的感觉。信封上写着的“老师”这两个字,犹如星星般闪烁。我知道自己应该回到那里,确切地知道。因为这一次,不,从此,我绝不再离开。
现在说起来,我会觉得那是从教路上的一次短暂出轨。然而“有志而不偶丧,不可确此志之当否固立”,这一次小小的背叛,这一次短暂的出轨,这一次失而复得的经历,仿佛让我一夜之间成长了许多,我开始由衷的喜欢上学校这片土地,喜欢上教师这份职业。这一次我回归的是我自己,我的心。在我的心里,和任何花相比,雨花最美;和任何职业相比,老师的引力最大。
四、顿悟即升腾——找到“母爱”的感觉
教育要追求一种生命的实存,那是一种最人文的生存方式。我渐渐感觉到教育的灵魂在于爱。需要友爱、仁爱与博爱。真正的教育,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真正的教师,需要时时释放“母爱”。
——摘自我的“成长日志”
一年半前,在经历了怀胎十月和几日阵痛之后,我的生命被另一个小小的生命改变,我做了母亲。成为一个母亲,是我人生当中一段无比美妙的时光。这种美妙的感觉一方面是母性使然,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照顾宝宝的生活远离了平时的复杂抽象,变得简单而具体。
宝宝在怀中的那一刻,我时常感到暖意在蒸腾在升华,那样的气场是如此之庞大如此之和谐,暖意长流,爱意流淌。“先做母亲再做老师”我想教育家之所以这样认为,一定是在做母亲的老师身上找到教育者的“素养”,我思考:那也许就是爱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想那便是教育的真谛了。我将对宝宝的那份关爱、宽容、耐心转移到孩子们的身上,蹲下身来和孩子共同看世界,用“爱”去温暖我的课堂。我有意识地采用一些能激发孩子好奇心、能引起他们兴趣的方式,比如多样化的教具,多媒体课件,带他们看一些英文原版的电影等等。每个孩子的经历让他们的视角不尽相同其背后能激发的隐藏能力也就不尽相同,我小心翼翼地观察并保护着这些宝贵的好奇心,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我想,这也就是因材施教的意义所在吧。同时,因为和自己宝宝的日夜相处,习惯了用最简单最原始最本真的语言来交流,我也渐渐发现在课堂上我说话的方式变得越来越简单甚至带些“幼稚”,等待孩子们答案的时候变得越来越耐心,看见他们会不自觉地露出笑脸。渐渐的,我感觉孩子们喜欢上我的课,因为他们用同样的笑容回馈给我。笑,是生命成长中绽放的智性花朵,就让它们在我的课堂上多多绽放吧!其实,教育本身也许并不复杂,但是它又远远不是教科书上的一道题或者一个分数那么简单。英国的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说“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就是为我们更好地生活做准备”,所以,我想教育更多的应该是人的智性、心性、灵性的养成吧。或许我该感谢我的宝宝,在陪他成长的过程中我也逐渐领悟到生命的真意和教育的本意,我在被孩子雕琢的过程中逐渐成长,感受到爱的力量和幸福。我要像大海那样积蓄更多的爱,我要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去爱所有的孩子。我感激我的孩子,他让我洞悉了教育的真正秘密——拿出所有的爱献给自己的学生。
五、沉思即澄清——握准教育的“罗盘”
教育容易陷入一种生命的偏执。这是教育的大忌,是年轻教师成长的大忌。因此,理想的教育,完美的教学,需要我们经常去遥想,经常去沉思。在仰望与眺望中,握准教育的罗盘。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有价值的?什么样的教学才能培养学生带得走的学力?追寻金色理想的教师,必须时常自我追问。
——摘自我的“成长日志”
有时会想,我的这些孩子们,当他们走出小学校园,在他们走上社会以后,对于这个学校他们能想到些什么?对于我,他们能记得些什么?是我曾经教过的一个单词,一篇课文,还是我们曾经一起看过的那部电影,一起笑过的那个美好瞬间?我想回想自己曾经的学习岁月,或许能够更好地理解现在的孩子,现在的教育。跨越时间的河流,或许我们能够看到教育的正确路径。就我自己而言,很多学过的知识都遗忘了,比如对于母校,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给我营造的那种氛围以及那些学识渊博且人格高尚的老师们。我希望这是我的孩子们在很多年后依然能记起我们的校园,记起我的方式。作为一个年轻教师,我不敢说自己做到了或者做的够好,因为在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路上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还有更多的学生在等待着我,确信的是,我会争取做的越来越好。更确信的是,沉思与遥想,是一种有效的成长方式。
六、回望即出发——成长需要心灵的“生活”
教育,是热血的事业。理想的太阳,必须永远挂在生命的天空里。那个曾经涨涌如海潮的理想永远不能平息,那个曾经炽热如岩浆的理想永远不能冷却。我们回忆理想,回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成长需要心灵的“生活”。
——摘自我的“成长日志”
再次回到母校,这个将我智性、心性和灵性养成的地方,迎接我的依然是十年前那引我入胜的独特氛围。当年学校给予的知识也许很多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但是它给我的氧气和宁静却不留痕迹的在我身上发生着力量,这种力量不断地激发着我,塑造着我。十年前,我带着母校教给我的一切去实践一个“做好教师”的理想走出这短短的东长巷。如今,当我再次走过这条巷,思考着母校给我的以及我给我的孩子们的,感觉这条短短的东长巷又被时间拉得好长好长。这条巷子,对于每个从这所师范学校毕业的人而言都是独特的,这里有我们生命不可重复的片段,这里铭记着我们的青葱岁月和我们闪亮的激情与梦想。
其实走完这条短短的巷子,慢慢地,也不用三分钟。但当我走完这一路,从青石砖踏上水泥地面的最后一步,我忍不住回望,如还愿般虔诚地再回望的时候,却感觉真的过了十年那么久。这是我成长走过的路,十年之后,我再一次从这里出发了。真的,回望即出发。回到起点,才不会忘却成长的宣言;回到起点,才知道山路向上雨花美。
一路走来,拾起那份感动与真诚
川港小学 杨金玉
一九八九年的夏天,稚气未脱的我走上了教育工作岗位,迄今已有二十余载。一年年的季节更替,一日日的重复耕耘,从未想过梳理自己那一路走来的脚印。今天打开记忆的闸门,封存已久的往事竟依然是那样的鲜活,那一幕幕,犹如发生在昨天……
十八岁的苦涩
“孩子教孩子”。这句话,或许是我一辈子抹不掉的记忆。那是我上班的第一天,家长们领着自己的孩子来报名了。当他们看到十八岁的我时,顿时瞪圆了眼睛:圆圆的脸,剪着一个童花头,身上还穿着一件粉色的童门领衣服,和家长说话脸就会红得像柿子,怎么看怎么像一个小孩子。就这么个小孩子居然还能教六十八个小娃娃?家长的眼里满是猜疑。“孩子教孩子啊?”这是他们失望却又饱含宽容的评价!一向心无城府的我感觉心里有那么一丝沉甸甸的。
他们的担忧没有错,开学还不到一个月,我就犯了一个大错。那是国庆节前夕,学校召集所有女教师排一个舞蹈,每天放学后都要去排练。那天,有两个小孩子不遵守纪律,我就喝令他们放学后留下来。但是,放学后,我急于排练,就把他们两个忘记了。而值日的同学因为老师的“命令”,就把他们俩锁在了教室里(当时锁教室的还是大铁锁)。当完全沉浸于舞蹈中的我看到两个前来找孩子的家长时,我才猛然想起被我留下来的孩子!当时我的脸都绿了。我急匆匆地来到教室寻找他们,打开门的一刹那,我心痛地看到两个害怕得一声不吭的孩子蜷缩在墙角。那一刻,我窘得无地自容,也不知道怎么向家长表达我的愧疚和歉意,那时真的太年轻了!时隔二十多年,我已经不记得当时自己说了什么,但家长的话却还清晰地记得:“小孩子不听话就要罚罚他!”他们没有丝毫的埋怨和不快,更是以无比宽广的胸襟包容了我的失职,但这两个家长却给我上了从教生涯最难忘的一课!
十八岁,那段苦涩的记忆,让我深深地懂得了什么是一个教师的责任!
十九岁的幸福
工作第二年,学校承办全县的“李吉林情境教学”研讨会,我们学校要推一堂课,学校领导经过考虑,决定由我来上。当听到这个消息时,我内心的荣耀真是无法言喻。和领导同事们反复商量后,我们决定上《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接下来,备课,修改,再备,再改,我不厌其烦地一次次写着教案,有时甚至半夜起床写下自认为好的点子。每每捧起那厚厚的一叠稿子,我心中涌起的是一种满足和踏实感。教研室的邵洁珍主任来听我的试讲了,未曾料想,准备充分的我却失败了,我拖课近十分钟,最后自己讲的什么自己也不知道了。邵主任没说什么,但是她略带责备的眼神却我刀子一样割得我心发疼。她把我叫到了办公室,认真地和我讲解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当时的我只想找个地方大哭一场,哪里还听得进啊?只是哽着喉咙机械地点头,再点头。那次下班回家,我只觉得骑车的腿很重很重,力气被抽光了;信心,也被击垮了!晚上,我辗转反侧,不断地琢磨该怎样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到最后,居然就是满脑子的小蝌蚪在游来游去。我又一次从床上爬起来,努力回想邵主任的建议,再结合自己的想法,把教案从头到尾认真修改、誊写了一遍。等到我写完最后一个字时,时针已经指向了凌晨三点。第二天,学校领导又一次来听我的试讲,觉得效果好多了,又提了一些修改意见;我便又一次修改、誊写。终于,到了正式上课的那天。记得那次来听课的老师有一百多个,我出色地上完了那堂课。忘记了评课时的溢美之词,只记得实小的王笑梅校长(当时还是普通教师)也来听课的,她听完了课后私底下对我说:“我们实验小学的老师也不过如此啊!”那一句鼓励的话语直到现在仍深深地珍藏在我心里。
十九岁,那次上课的经历,让我明白什么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二十五岁的磨砺
这是我一直不想触及的人生经历。因为那是我自认为最失败的一段经历。25岁时,辅导校长安排我到一所村小负责全面工作。那是一所老教师集中的村小,连我在内平均年龄52岁。而我当时才25岁!第一次作为一个校长来面对我的父辈们,我的心里忐忑不安。在那所村小,我事业上的追求与来自父辈们的阻力发生了重重矛盾,他们打小报告,写举报信,搞得我焦头烂额。我反省自己,却看不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委屈吟诵着“一片冰心在玉壶”左推右挡。
一番“较量”后,本就体质薄弱的我垮了下来:夜不成寐成为经常!阑尾炎,病毒性脑炎,严重贫血症一起向我袭来!原本一百多斤的体重急剧下降到八十多斤!那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造成那样局面的原因我至今无法参透,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我还太稚嫩。但是现在想来,我还应该感谢那所村小,因为那段时间的磨砺让我学会了思考,让我变得宽厚,让我逐步迈向成熟!
2001年,我的儿子上一年级时,我回到了中心小学,负责教学工作。区教科室的领导来我校讲学,我担任主持,台下一百多个人,我已经完全没有了以往的青涩,气定神闲,安之若泰,举手投足间多了一份作为领导的沉稳与冷静。教科室的秦德林主任只听了我短短的几句话语,就夸赞道:“这个杨校长不错的。”并希望我参加通州区“名师之路”教育科学协会。那时的我真的感到受宠若惊!
二十五岁的磨砺,让我懂得了曲折或许更能造就人。
三十二岁的触动
加入区“名师协会”后,我有了与通州教育界的名师沟通与交流的机会,也有了与成尚荣、彭钢、李吉林、朱永新等著名教育大师面对面接触的机会。在那里,我仿佛如久旱的秧苗重新吮吸到了知识的甘露。我一方面佩服教育大师独到而睿智的见解,一方面又为自己这六年来的碌碌无为而深感焦虑!
记得那一次,和“名师协会”的成员一起上上海听取讲座,坐在大巴上,大家一起畅谈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听着曹海永,张咏梅、张英他们的侃侃而谈,我对自己的浅陋深感惭愧!要知道,在村小的这几年,我疲于应付各项事务,几乎和教育脱节了。这时,我听到西亭小学的张卫东校长来了一句:“你们谁上教育在线的?”立刻,好几个人应声附和。那时我感到自己的脸上火辣辣的,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是教育在线?!回到家后,我立刻买来了电脑,我知道自己和他们相比已不是操作电脑上的距离了,我离得太远了!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开始写教育日记,写下了《相隔已远,相见恨晚》、《我心萌动》等多篇加入到“名师协会”后的感想。我开始阅读,尝试写作。尤其是听到李吉林老师四十岁才开始情境教学的探索时,我心里充满了力量。在以后的两年,我的论文开始获奖,也开始发表。我也不再借口年纪大推托公开课和评优课。2007年,我的论文《让鸿雁架起沟通的桥梁》获得省“教海探航”三等奖,语文课《永远的白衣战士》获得通州区优课评比一等奖,论文《于无字句处读书》获得通州区小语论文一等奖。“教海探航”虽然只是省三等奖,但却突破了所在的通东片零的纪录。2006年,在区教科室专家的悉心指导下,我申报的课题《关注儿童情感体验与发展的小学课堂生活研究》被南通市批准立项,并获得重点资助,文章《情感——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发表于省级刊物《教师》。
三十二岁,在教海快要“溺水”的我,借助“名师协会”这块浮木,重新找回了人生的航向!
三十八岁的回归
三十八岁,我因家庭的原因,调到了本区的另外一所小学——川港小学工作,重新当了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新的环境新的工作安排,我一开始有些不适应。尤其是我所接的班级是川港小学历史上最差的班级。孩子很顽劣:作业不完成、逃学、打架是家常便饭;更有满地爬的考0分的脏小子,突然朝你大吼的野蛮女孩,一批评就对你怒目而视的犟小子……更无法忍受的是那些家长:有恐吓我的家长,有坐在办公室地上哭爹喊娘的家长,有把我的电话拉入黑名单的家长……我真被搞得心力交瘁啊!这是我工作二十年来从未有过的遭遇,我没有想到教育居然会面临如此的困境。
但以往的经历使我没有了年轻时的浮躁和焦虑,我坚信我不变的爱心迟早会改变那帮“另类”的家长和孩子。我去逃学的孩子家里家访,给他送去好吃的饭菜;我给失去妈妈的孩子送去一件件驱寒的棉衣;我不厌其烦地和家长沟通交流……在校长的鼓励下,我开始写教育故事,并尝试在南通教育博客上发表。《孩子逃学以后》的素材后来在通州区“名师之路”的“我所理解的教育隐喻”话题研讨中交流,由此写成的文章《教育: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发表于《福建论坛》;《孩子,你何以如此?》成为南通教育博客48小时热点文章;《给她尊重给她爱》在教师节座谈会上交流……那些文章从我的内心自然地流淌出来,无需粉饰,不必造作,因为那是我亲身经历的事情。值得欣慰的是,我终于得了那班家长和孩子们的认可:毕业前夕,有一位外地家长给我写来了感谢信,孩子们在我生日的时候给我提来了蛋糕,他们毕业后,还经常来学校看望我。有一次,一个女孩子听说我嗓子哑了,打来电话,一开口就哭了起来:“杨老师,你要好好的啊!”感动之余,也颇有感慨:工作二十多年,当了十几年的领导,真正幸福的还是学生牵挂你的那一刻。
到了川小后,学校领导对我的期望很高,再一次把我送进了“名师之路”这个优秀的集体中,而且一待就是三年。在这期间,我评上了小中高。去年暑假,我申报了省级课题《儿童语言感悟能力培养中的教学细节研究》,今年年初,被省规划办批准立项为重点自筹课题。我心里暗暗下了决心,在成就自我的同时,我永远会立志当一名最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那是作为一名老师的起点和终点!我庆幸自己回归到了一名普通教师的行列中。
一路走来,没有坎坷,也没有艰辛,更没有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我真真实实地成长着,改变着,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个契机,都在无声地影响着我。面对未来的我,我只想说:我希望我更慈爱,我希望我更宽容,我希望我更耐心,我希望我更智慧,我希望我更渊博……
长路奉献给远方,玫瑰奉献给爱情,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孩子?我会把成长道路上永不停歇的脚步,把我胸中的那份真诚、那份虔诚奉献给你——我心中的学生,我生命中的孩子!
重拾自信
——记一次赛课活动带给我的成长
石港小学 陆艳林
星期六的清晨,久违的明媚阳光突然一扫多日的阴霾。入春已久,“冬天”却耍无赖似的迟迟不愿离去,如今不知何故一下子溜走,天气倏地转暖了。憋闷在家的人们再也坐不住了,纷纷外出踏青郊游。而我却无心眷顾大好春光,守着三尺写字桌,一边随意地哼着《月光下的凤尾竹》,一边不停地点击电脑键盘。
开始备《欢乐的泼水节》已经两天了。区教研室要求去年在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一等奖的老师,在一年一度的“江海之光”大型教研活动中分别执教一堂公开课。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每节课除去写字只上30分钟,而我和通州小学的一位老师按正常40分钟来上,其中10分钟为专门的写字指导和练习。
不是赛课,展示课而已。这样思量着,自觉安慰了许多。按照教研室领导的要求,我从低年级选课。自己正在教二年级,翻翻书本剩下的课文不多了,有些课文之前上过的人太多,比如《台湾的蝴蝶谷》,不容易上出新意。虽说不是赛课,我也是极不愿随意“拿来”别人的东西敷衍了事的。我决定上《欢乐的泼水节》一课,这是苏教版教材改为国标本之后选入的课文,上过的老师不多,而且本课的生字在指导上也有亮点。
在区“江海之光”教研活动中,课上得比较顺利,赢得了与会老师们的阵阵笑声,获得了较好的评价。然而当得到消息要去南通市参加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赛课时,我有些意外,更多的是胆怯。南通市级的比赛不容小觑,各县市的老师必定是精心准备,回想起以往参加市里比赛获得二等奖的经历,我顿觉信心全无。
南通市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赛课将于10日下午和11日整天在南通实验小学举行。5月10日,我永远无法忘记的一天。上午抽签,我又一次遇到了特级教师、南通市小语教研员王爱华老师,她的脸上洋溢着一贯的自信笑容。当我的目光与王老师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相遇时,我不由自主地垂了一下头。想起两年前王老师对我的指导,而我在个人专业成长中的停滞不前,我毫无底气。开始抽签了,我摸起牌一看,A,什么?这是代表着一号吗?我摸到了有生以来抽签的唯一一个“开门红”,恍惚间愣了几秒钟,然后极不情愿地把牌放下。也不知怎么坐回自己位置的,只是马上开始努力地自我调适心理状态。我对自己说:一号也许并不是太坏的号码,这是听课老师精力最集中的时段,下午第一课学生相对来说也不会太疲惫。然而,越是试图安慰自己,就越是感觉不好,其实我知道在心底我还是“虚”了。
随意在学校对门的早点店里吃了些面条,下午两点,准时开课。站在讲台上,环顾四周,我对自己说:前后一个多月,终于熬到这一刻了,这样的阵势又不是第一次见识,加油!让我没有料想到的是,刚问第一个问题,音响出现刺耳的嘶鸣声,我知道是话筒与话筒,或是话筒与音箱相对后产生的电流冲突,于是我注意调试话筒的使用角度,但当学生拿起话筒回答问题时,“嘶——”不知为何,刺耳的嘶鸣声又冷不丁响起。而与此同时,我明显的感觉到音响师在调整音量的高低,我讲话的声音忽高忽低,有一段电脑课件里的音乐也竟然没了。这样大概持续了十多分钟,我已是大汗淋漓,看看表,刚才一直疙疙瘩瘩的,课堂进度太慢,这样下去后边十分钟写字可来不及呀!考虑到要把写字教学作为一个亮点呈现出来,我慌了阵脚,开始边上边调整教学预案,简化读书环节,每一个环节不知不觉变得有些走过场。紧赶慢赶,“叮铃铃……”下课铃还是无情地想起来了,而十分钟的写字我还没上完。我无奈地下课,因为我知道,拖课是违背教学原则的。
下课后,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失落与懊悔。我知道,音响是客观的原因,自己为什么执迷其中,而导致发挥失常呢?比赛前后的心态是至关重要的。我反思了许久,事情的本源并非如此简单,导致自己自信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次的比赛于我而言不完全是坏事,它让我找到了构建语文教育人生的回归之路。
一、在盲目模仿中迷失了自我——唯有读书方可立本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找不到上课的感觉了。之前老师们对我的课评价一直不错,认为我的教学风格清新活泼,课堂氛围轻松愉悦,教师教的投入,学生自然也学得投入。随后,我有机会观摩了一些大师的课,不禁为之惊叹:孙双金老师的课堂为什么可以这样大气磅礴、感人至深?窦桂梅老师教学设计的深度、广度,课堂上的忘我投入,薛法根老师的幽默调侃、自然优雅的风格,等等,令我钦佩不已!渐渐地,我有些自我排斥,对自己的教学风格产生了怀疑。
我开始有意无意的模仿名师们的教学设计和风格,希望可以丰富和提升自己。有时,面对低年级儿童,我似乎略显深沉,妄图用“一厢情愿”的激情澎湃去打动孩子;有时,面对感人至深的文本,我又略显理性,似乎要像学生展示自己的所谓“高度”。我没有考虑到这样做是否违背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是否还违背了文本的本义。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支撑,我仅仅是在邯郸学步,学到最后,连自己原本的东西都给丢了。
二、生源差异影响了心境——只有适合才是最佳
这是一个隐形的原因,也许只有经历了才能体会到这其中的矛盾吧。作为一名乡村中心小学的语文教师,我们每天所面对的绝大多数是打工子女、留守儿童,这部分学生在阅读水平、眼界见识、语言锻炼和家庭教育方面确实不如城镇儿童。平时面对着这样一群学生,我经常忙于和爷爷奶奶们的反复沟通,忙于比较庞大的订正、补课工程,忙于像个妈妈似的教孩子更多的道理,让他们尽早懂事起来……
要去上公开课,必得在家先试教,而这过程可谓是矛盾。教学预案中某些环节在家要指导几个回合才能实施,而到了城里可能就轻松实现了;在家试得挺好的环节,换个地方孩子们可能又不那么兴趣盎然了。而试教时的不顺利,一次、两次,甚至是三次,往往使我丧失了自信,开始怀疑自我,怀疑学生,怀疑教案,一节课“磨”到最后有时竟丢失了原本的精华。
三、患得患失丢却了本真——心无杂念成就本色
一开始,我还是有一些底气的,因此倒也挺享受备课的过程。一来是因为作为学校的年轻教师,我参加公开课、赛课的机会算是多的,多少有些许经验;二来想起多年之前,我曾经在通州区方位内比较成功地执教过公开课,获得了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这样的经历多少为自己增添了不少自信——只有自己清楚,从小到大,骨子里我原是很自卑的。提起参加南通市级语文赛课,我的心情一下子复杂了许多。这样的机会在我们这样的乡村中心小学是多少老师盼不到的,从上到下,领导的期望,同事的羡慕,自己的过于在乎,让我背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渐渐走入患得患失的魔窟。
大赛之后的反思让我深切地体会到,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我已经被种种他信力和患得患失的心魔牵制住,远离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也许在我的教育人生中必定要经历这段“看山不是山,看谁不是水”的过程,但我清醒的认识到我必须重拾语文教学的自信,走上一条回归之路。
我决定再教《欢乐的泼水节》。
《欢乐的泼水节》是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课文紧扣“欢乐”, 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表现了傣族人民无比欢乐的心情。
教学预案中有些内容我还是有一定的思考和自信的。说来也巧,数日前当我正执着于情境教学的范式里不能自拔时,我参加了“名师协会”第十八期特级教师论坛,前来指导的是海安实小的著名特级教师许卫兵老师。虽说许老师是一位数学教师,但他的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许老师说,要上一节好课,其核心在于你对学科、对儿童的理解,要把握学科的本质特点,真正读懂儿童,关注每一个学生,使教学在儿童与学科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我原本设计带学生以情境游览的形式走进课文,想象自己也参加泼水节,边读边体会人们泼水时的快乐情景。这样的教学预案自己一直不太满意,现在明白原因了,这样的设计是从“教师教”的角度出发的,并没有真正为“学生学”而预设课堂教学。弄明白这一点,我想起在教学第一课时,学生对泼水节很感兴趣,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初读课文便对泼水节的大致情况有了很好的了解,如果第二课时还这样牵着学生不放手势必不好。因此,我结合低年级学生特点,设计了傣族姑娘发出“邀请”和“闯关”的大环节,旨在给孩子一个学习的理由,帮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去西双版纳为“我要”去,激发学生自主地走进课文,把文字读成画面,深刻地感受文义。针对第二自然段比较长但层次分明的特点,我还用“切蛋糕”的比方激励孩子们尝试分层阅读,从而感受这段文字场面描写的特点。
没有了比赛的追名逐利,不受教参和教案的束缚,教纯粹的语文。课堂上,我让和孩子们说说自己觉得难于理解的词语和句子。有学生问:“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这里的‘象征’是什么意思?”对于二年级孩子而言,这是一个可以意会却很难用语言讲清楚的问题,这在公开课中我是万万不敢放手让孩子问的,而此时孩子们表现出极大的阅读兴趣,我们从课文读到《泼水节的来历》,孩子们边读边想,畅所欲言。最后,我在“清水”和“吉祥如意”之间画了一个“=”符号,孩子们顿时明白了。我又问:“傣族人民设立泼水节,仅仅是为了纪念那几位傣族姑娘吗?”有学生说:“设立泼水节,这是傣族人民希望自己和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呢!”《欢乐的泼水节》,怎一个“乐”字了得,还包含着对“幸福”的追求呢。由此,文本的意蕴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
国学大师、文史泰斗陈寅恪先生教课有四个“我不讲”。他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今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自己过去讲过的我不讲。”他的这种自信力,使他每堂课都有新的见解,从不人云亦云,令人崇敬。我想,在个人的语文教育之路上,我也必须建立这样一种自信,相信学生,相信语文,相信自己,通过不断的读书学习,成就属于自己的、纯粹的语文教育人生。
◇ 专题评点
成长·人生·意义
区教科室 张伟
一道走进区“名师之路“教育科研协会五位会员的报告,我们与其说是在听他们讲述个人的成长经历、成长故事,不如说在同他们一道分享个人的人生、成长的人生!
我们为什么要把“成长”提高到“人生”的高度、“人生”的境界?这其实是“成长”——作为我们教育人的“成长”其本质、本真的内涵使然!
这里,我还是不由想起了刘铁芳教授关于教师成长的一番颇有哲学意味的话。刘教授将教师的成长归结为“个体教育意识的全面觉醒”,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或三个层次:“首先是教师对基本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自主性把握,即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独立意识的出现,教师个人能够独立、自主地完成基本的教育教学任务,能以自己的方式有效地达成教育教学目标;更进一步,教师的觉悟逐步达到对教师职业的整体参悟,即对教师职业活动的意义与价值的自我理解与独到发现,并尽可能地在自我与外在社会要求的协调中来完善自己的职业行为与职业生活,把握作为教师日常行为、一举一动的细微的教育意义的可能性,从而能在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中体现对个人教育观念、教育价值追求的悉心呵护;更深层面的教育意识的觉醒,则还包括对个体教育人生的领悟与觉知,即把教育生活与个体生命内在地结合,把个体在教育实践中的探求、创造、悟知转化成教师个体职业人生之意义与价值的发现。换言之,教师的成长,不仅是教师作为职业人的成熟与发展,同时又是作为人的成熟与发展,是作为教师存在的个体生命的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教师教育意识的觉醒,实际上就是教师教育生存状态的觉醒,是教师日常教育生活走出庸常的状态,在自我教育生活意义的主动发掘中提升、改造教师的日常教育生活品质。”
也许这段话引用太长了些,但我对它却是非常非常地喜欢。因为,在这里,刘教授确是站在人生的高度、生命意义的高度,道出了教育的真义,道出了教育人“成长”的真义!
什么是教育?教育不是“物与物”或“客体与客体”间的被动的联系和作用,而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德·雅斯贝尔斯语)。教师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投入其间。其教育的过程,就不仅是智性的传递、启迪,不仅是一方对另一方的作用与影响,教师作为生命个体置身在其中,其经历与过程,也就成了他(她)生活、生命的一部分,而且是极其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做教育就是做人生,从事教育就是从事一段、乃至整个的人生。在我们每个教育人的成长史中,都深深镌刻着的就是两个字——“人生”。
教育——人生;成长——人生。我们又如何将个人的“成长”提升到“人生”的高度、“人生”的境界?我们从刚才所品悟的刘铁芳教授关于教师“成长”的那番话中,同样可以受到启发,这就是“寻求意义”——寻求教育的意义,寻求人生的意义!因为人生是由意义构成的,有意义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才是“属人”的人生。西方哲人曾将“人生”归结为十个观点(统称为“改变人心灵的十大哲学观念”),即人是理想的存在(柏拉图);人是信念的存在(阿奎那);人是理性的存在(笛卡尔);人是经验的存在(休谟);人是主体的存在(康德);人是生成的存在(马克思);人是超越的存在(尼采);人是矛盾的存在(弗洛伊德);人是行动的存在(杜威);人是自由的存在(萨特)。我以为,从根本意义上讲,人是意义的存在(或“人因意义而存在”、“意义因人而存在”),人生即由“意义”而构成,“意义”是人的本质(或本真)属性,也是人生的本质(或本真)“内核”。作为教育人,其“人”的“意义”、“人生”的“意义”在哪里呢?它就是今天报告会中五位会员所呈现给我们的、蕴含在他们成长的点点足迹中的——“淡定”、“尊严”、“幸福”、“进取”等一个又一个充满温馨而又打动人心的关键词或核心概念、核心理念。它存在于五位会员的成长屐痕中,也同样存在于我们中每个人日常的、看似琐碎、平凡乃至平庸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存在于带有我们个体生命体温的这一个或那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教育教学事件(或片段)中,甚至存在于我们平日的一颦一笑、一喜一悲或一怨一恨的教育神态、教育细节中。也正因为如此,刘教授则告诫我们,要关注和重视对“自我教育生活意义的主动发掘”,从而使自己日常的教育生活“走出平庸的状态”,“提升”和“改造”自我的“日常的教育生活品质”。
近日还在看一些西方思想家论人生、论生活的书。美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爱默生在他的一篇关于“力量”的散文中这样写道:“生命的意义便在于对力量的追寻,这种追寻无处不在,而且,只要一个人真诚、执著地去追求,他就一定会有所收获的。所以,每个人都应当珍视他的经历,珍视他的所有,因为这些经历与所有便是一笔高贵财富。假如他能够将这笔财富转化为力量,那么他便能够继续去体验,去拥有,生命的步伐也因此继续向前迈进。假如他能够好好地利用这笔财富,那么他就能够从中体味到生命中最大的乐趣。”
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寻找,带着自己的收获与体验,并将这种收获与体验转化为力量,好好地珍视和利用它,我们的步伐也将因此而“继续向前迈进”;我们也一定能够不断从中“体味”到“生命中最大的乐趣”!
本栏编校 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