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科研 > 正文
教育科研
学了莎士比亚就恨莎士比亚
发布时间:2010-12-01  信息来源:信息中心  阅读次数:

学了莎士比亚就恨莎士比亚

青秀

【教学案情】

听了石永红老师执教的高三语文复习课《古诗词鉴赏之思想感情题解题方略》,感触颇深。现列举一课堂片段:

师:诗歌鉴赏思想感情题答题过程有如下几点:1……2……3……

(学生没有时间思考,都忙着记笔记,可课件展现得比较快,学生还没有记好,又转入下一张了,大部分学生看着快速展示的投影无所适从……)

师:第二步,合并归纳,整理、整合答题要点1……2……3……

(教师把刚才的八个要点整合归纳成六个。投影展示仍然比较快,学生精力不集中)

师:第三步,先在草稿纸上修改、整理,形成答案,再答到答题纸上。

【教学诊断】

林语堂在《信仰之旅》一书中讲过这样的话:“我们之中有些人必须在学校里学习莎士比亚,而得到的永远是对莎士比亚的倒胃口,使我们终身不愿接触他的作品。”为什么语文课总是费时多、收效少?为什么学生不重视甚至不喜欢、讨厌语文?为什么语文在所有学科中处于极其尴尬的地位?也许这堂课能给我们一个解释。

高三语文复习课的确不好上,讲多了,违背新课程理念;讲少了,学生学得不到位,老师不放心。于是,有些老师索性不管学生的认知体验,在课前预设了大量的资料、内容,在课上就像竹筒倒豆子一样,一张一张地快速展示,学生不需思考,只要照记照背就行了。其实,即使是高三的复习课,老师也应该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不是一个人表演的“独角戏”;学生也应该是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只知抬头听老师讲埋头忙着记笔记的“学习机器”。老师只管“怎么教”却不关心学生“怎么学”,它既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之一——“过程和方法”,其次这种传统老式的教学方式势必贻害无穷,长此以往,学生必然对语文提不起兴趣(数一数课堂上越来越多的打瞌睡的学生人数,就清楚了),而且转眼就忘记这堂课讲什么了。英国的斯宾塞讲得好:“硬塞知识的办法常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的倒退。”法国有位教师说:“二十一世纪最有价值、最困难的事是让老师闭上嘴。”话虽偏激,却很有道理。

高三的语文复习课要不要预设呢?显而易见,没有充分高效的预设是不可能成功地完成一堂复习课的。那么,预设除了我们所知道的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规划、安排,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等显性要素进行建构外,还应该有怎样深入地思考?我认为,预设也有隐性的要求。它包括诸如对学生生活经验和现有知识经验的了解,对课堂教学可能产生的走向分析,对学生认知或操作上可能出现的偏差估计,对课堂可能发生的影响教学进度和目标达成的其它变数的预见与相关问题的思考,对教师的学术视野、人格魅力等一系列隐性因素的分析和把握。

先说说我自己曾经在这方面做得很不理想的两堂课。一堂课是讲鲍朋山的《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因为我个人比较欣赏庄子,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可整个课堂死气沉沉,学生不要听。课后我反思,学生接触得比较多的是孔孟,对庄子的思想还是相当陌生的,而且庄子的思想又是那样深奥就更加深了学生理解的难度,要上好这堂课还应该做大量的前期工作,要讲究方法和技巧。另外一堂课是讲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在这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我让学生当堂做一个拓展练习,即用“祖国”“爱”“我”三个词语写一句话,至少用一种修辞。结果令人大跌眼镜:“我爱我的国,可谁来爱我呢?”“祖国啊,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祖国啊,我对你的爱,就像那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教室里笑成一团……一个很好的文本延伸方式变成了一个闹剧。我当时也是哭笑不得,只好临时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但仍然难以挽回“败局”。那一天,我很郁闷。

这两堂课都是在隐性预设方面没有做好。没有对学生生活经验和现有知识经验的了解,没有对课堂教学可能产生的走向分析,没有对学生认知或操作上可能出现的偏差估计,没有对课堂可能发生的影响教学进度和目标达成的其它变数的预见与相关问题的思考。

再来说说上面这个教学片断。执教者并没有对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了解,也没有展现出一位教师的学术视野和人格魅力。在他的整堂课中,学生几乎成了摆设,即便有那么一些学生的活动,要么是学生对老师答案的猜测和迎合,要么是老师缺乏对学生做题的有效指导。比如讲到戴叔伦的诗歌:《除夜宿石头驿》,该诗并没有提供背景介绍,那么这道题就是要求学生在不借助背景的前提下,直接从文本中捕获答题的信息。教育家赞可夫告诉我们:“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最有价值的体现。”既然这堂课是解题指导,老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怎样去审题,怎样去思考,怎样去答题,而不只是把一大段背景推给学生。讲江苏高考试题《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该师先唱了一段岳飞的名篇《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自己说了一下该词的情感,接着转入题目,让学生上黑板写……不一而足。

而同样是高三的复习课,南通中学的陈杰老师执教的《角度一变,素材无限》和南通第一中学的杨彬老师执教的《语言连贯题出题思路及应对方法》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他们的课充分体现了“大语文”的视野,“容量大,都直指学科思维的培养,学生积极性充分被调动。在技能层面、方法层面、思想层面都有很大的收益。”(郭志明《语文教学:高度决定效度》)我想,如果没有充分的显性和隐形的预设,高三的复习课如何能有高度?如何能有效度?有了充分的预设,课堂的“生成”之花自然就绽放了。

王尚文在《走在诗意语文的路上》一文中写道:“仅仅关注课文‘说什么’,不是语文课;即使着眼于‘怎么说’,却旨在把握‘说什么’,也不是及格的语文课;只有以课文的言语形式为纲,自觉而明确地指向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语文课。”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文性”是所有人文学科的共性,而“工具性”才是语文学科的个性之根本。在阅读教学中,能让学生“因文解道,因道悟文”,能让学生将来还有忆起“语文课”,再说“语文课”的时候,的确任重而道远!

(青秀 通州高中)

CopyRight @ 2008-2017南通市通州区教师发展中心   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70205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