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使用感受
苏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新一轮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的建设与研究”课题成果,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专业委员会审定。本校从2002年9月开始使用这套教材的1~6册,使用过程中感到:教材充分吸取了以往教材的优点,充分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形成了“童趣盎然,自然生成”的独特风格。感受到教材以人为本,以培养创新能力为重点的鲜明特色。
童趣盎然的整体风格
翻开苏浙版教材,扑面而来的是精美的卡通化的装帧设计。同学们翻开这套教材,以为翻开了一本自己钟爱的童话书。大量的插图加上简明扼要的人物对话,使得阅读能力不强的低中年段学生也能自主阅读教材,尤其是低年级的注音对话设计,更让小朋友们喜闻乐见。这种以对话形式展开教材的方式可谓独树一帜。
卡通主角的设计也是这套教材的神来之笔,聪明机智的“机灵鼠”,乐学好问的盈盈和威威,和同学们的生活是如此的贴近,他们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烦恼,有对神秘的信息世界的好奇,也有一试身手的冲动,仿佛他们就是同学们生活中的亲密伙伴。同学们在这些卡通人物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所以很容易与这些卡通人物融为一体,成为好朋友。
同学们普遍反映,他们能够读得懂教材,也喜欢读教材。教师在引导孩子们学习的过程中,改变了以往带着教材走向学生的方式,代之于让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走向电脑。新学期,教材刚拿到手,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读起教材来,由电脑的家庭,同学们在教材的引领下,自学了很多内容。
这样的设计便于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从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来自学生实际问题情景
翻阅写给儿童的各种信息技术教材、课外书籍,考察一些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我们常常会看到类似这样的教学内容:用word来制作复杂的文稿,创作艺术字体;用photoshop来处理图片,制作电子相册;甚至还有一些学校以学生会做课件为荣,面对这一切,我们不仅要问:这是儿童的吗?这一切有多少是来自真实的儿童生活情景?有多少是能让儿童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到的信息技术?又有多少能帮助儿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事实上,我们许多地方的信息教育没有摆脱初、中级计算机培训的影响,他们的课程恰似初、中级培训的翻版,往往以介绍某一个或者几个软件的操作为线索,意在告诉学生,电脑可以做“这些”事,至于“这些”是对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多大的意义,似乎没有考虑太多。小学信息技术课成了某些软件的操作培训班。
苏浙版教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所设计的问题情景来自学生的生活。比如:用“计算机画图” 这部分内容,传统的教材从工具箱的使用讲到颜料盒的设置,一切都是从软件本身的功能出发的,许多教材简直就是软件操作说明书。苏浙版教材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设计了“生日蛋糕” 、“大风车”等活动,将复杂枯燥的计算机操作知识技能贯穿于有趣的活动中。图色游戏是同学们熟悉的,教材将颜料盒的使用知识贯穿于图色游戏,为小学生掌握技能放低了台阶,铺平了道路。
类似的例子,在这套教材中俯拾皆是。“金山画王”、“动画自己做”乃至于各种游戏和学习上的应用,都是十分贴近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的。
从这套教材的设计中,我们看到了编写着的匠心,教材架设起了学生和信息技术之间的桥梁,学生在这样的活动情景中信息技术素养自然生成。再加上教材中适当的留白,给教师以足够的发挥空间,便于教室实施校本课程。整套教材给师生的感受是,亲切、自然,坡度较缓。适合于小学生的学习。
文字录入是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小学生遨游于信息海洋的重要舟楫,教材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一些工作,如果在这方面再多设计一些具有创意的形成性练习,或者综合实践活动,对切实提高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