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谈利用多媒体突破说明文的教学难点
江苏省通州市金北学校(226300) 狄袁辉
内容提要:中学阶段学生对说明文的学习的感觉,历来都是比较枯燥的。如何让课堂变得生动起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要思考的。因此,多媒体信息技术与传统的语文教学融合起来,成为改变课堂沉闷气氛的有效手段。为此,本人在教学《故宫博物院》的时候,就把语文教学和多媒体现代技术巧妙地融合起来,把故宫的真实面貌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在同学的面前,让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对说明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的突破,是大有裨益的。本文探讨了在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过程中使用现代教学技术的方法和一般程序。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说明文教学 自主互动学习
一
《故宫博物院》是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事物说明文。按照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的学习,初二的学生应该初步了解说明文的文体特点,认识阅读和写作说明文必须准确把握被说明事物的特征,学习本文严谨的结构层次和准确生动的语言。
传统的教法多采用讲读法。因为本文文辞华美,读来朗朗上口,所以传统讲法很强调诵读,在诵读中抓中心句,分析文章结构,然后指导学生分析说明的顺序,最后在统观全文的基础上分析本文是怎样抓住故宫博物院的特征进行介绍说明的。对学习说明文的初二学生来说,传统的讲法面临这样的几个难题:
1、学生大多没有游览过故宫,或者即使游览了故宫,对故宫也只是有感性的经验,他们很难将自己的游览经验与作者描述的博物院特点所用的建筑的术语相对应加以认识,因此在阅读文章时仍然存在因为知识背景的缺乏而造成的理解障碍。
2、本文的画面感很强,学生在阅读中会有强烈的视觉期待。因此,传统的文本阅读方式会受到多媒体的冲击,学生更愿意通过上网去浏览故宫博物院的风光照片,或者借助于录像去“游历”配有解说词的故宫博物院。然而,传统的故宫博物院教学录像带大多为80年代制作,画面质量与音效都很难令人满意,而且教学录像被动接受的程度更多,学生主参与的因素很少,因此,很难突破旧有的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就可以将文本阅读与视觉体验两方面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学习,从而探索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3、课文中有这样的两段话:“太和殿……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学生会就此质疑:文中所说的这些景物到底是怎样的?光是凭书上的语言,好象不太好理解,也就是说,学生没有一个直观的印象。还有文中的一系列的“从……到……”,这对学生理解故宫的空间以及方位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所以如果不借助于图像而仅仅依靠语言文字的表达,教师则很难清楚地解答学生的上述疑难。
二
针对以上的三个难题,我们尝试着把信息技术引入本课教学。教师在上课全做了以下的准备工作:上网搜集有关故宫博物院的图片,从中筛选出具有明显特征的图片,分别做成图片文件夹;给学生布置课前作业,要求学生通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给课文分段,提出预习质疑,写出简单的课文读后感;录入课文原文,选取故宫的典型图片,比如太和殿的图片等制作进powerpoint文件,摘录学生预习质疑中的共性问题,插注在课件中;根据教学过程的需要,设计相关的板书,选取相关图片,插入powerpoint文件。本课教学的流程大致如下:
第一,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熟悉文章的结构及说明顺序。第二,教师指导分析文章第一、第二部分的两个段落。第三,根据教师对前两个段落的示范分析,学生分组自己讨论学习第二部分剩余的五个自然段。第四,教师对学生自学内容进行指导。第五,通过对故宫博物院的特征知识的了解,让学生浏览其他建筑的图片,抓住特征学写说明文,并随后交流(详细情况见附录)。其中第一、第三两个环节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也占了大部分时间,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通过预设的“自学课件”去讨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熟悉课文并且观察写作。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积极主动了解课文、分析课文,由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学习,本课教学引入信息技术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此。
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后的优势如下:
1、图片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先循环展示几幅精美的典型的故宫建筑物的图片,创设了一个“同游故宫博物院”的意境,这样的开头好比为本文做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宣传广告,增色不少。有一些精美的图片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比如,在课件中为学生配插了“太和殿”、“乾清宫”以及“御花园”的图片,还在学生的自学课件中设置了 “网上故宫”,集中了涉及课文《故宫博物院》里所有的图片,让学生浏览后辨别,然后当堂学写说明文段并讨论交流,从而通过一篇说明文实现了对学生说写能力的培养,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动参与者。
2、利用信息技术直观易懂的优势,可以解答文字表述很难解决的问题,这堂课主要体现在对上述问题的解决上:
(1)解答学生有关太和殿具体景致的问题。我给学生提供几幅太和殿内景和外貌的图片,具体展示有关部件,并且教师加以适当的点拨,穿插有关太和殿的知识,通过分辨指认对照学习的方法,指导学生观察,学生很快明确:太和殿在故宫中的主要作用。对于“乾清宫”、“养心殿”、“御花园”等建筑也按照这样的方法,让学生很好的理解。
(2)解答课文的说明顺序的问题。读完课文后,把故宫的全景图用生动的flash动画展示出来,通过点击相应的殿名图标来展示,让学生对故宫有个整体的印象,这样学生边读课文,边对照图像,把课文的说明故宫博物院的顺序理解得一清二楚。
三
在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境,不但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而且可以实现师生互动、学生互动,从而为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供平台。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尤其要注意避免信息技术的介入给传统语文能力培养的冲击,要继续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比如在本课教学中,我们始终注重让学生诵读课文,即使学生是在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多媒体教室上课。同时,我们虚拟“网上故宫”,为学生当堂学写说明文搭建了平台,也是强化语文基本能力培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