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和熊掌要兼得
——浅谈初中历史创新教学与应试关系的处理
记得去年与外校一起进行赛课,课题是九年级上册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一位教师私下里说:“这一课平时在本校上根本用不了一课时。我们都与16课合起来上一课时。”的确,单纯从考试层面上来看,这两课算不上重点内容。一般对这两课的考查都侧重识记层面的,题型多为选择题,而且被列入南通中考范围的概率也不高。这位老师把两课时内容压缩到一课时处理,只能是照本宣科重点内容点到即止,节省出来的一课时就是给学生记忆背诵默写的时间。其实,这种现象并非个例。这几年就出现过对于九年级上册世界古代史部分的教学,有的学校囫囵吞枣粗粗过一遍,有的学校干脆先讲作为中考重点的近代史部分,等到中考范围公布再将列于其中的某一单元讲一下。再比如说,从七年级到九年级历史活动课能安排上的学校很少,广大农村初中则更少。
这种为考而教、不考不教的现象今时今日之所以仍然存在,固然有师资不足、学生差异等因素,但首先是功利主义思想在作怪。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新的提法不断涌现,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但有一个现实始终没变。那就是社会、家长对于学生考试成绩的重视。中考虽不同于高考,但毕竟也是次升学考试,这几年来大家对考分的关注非但没有削弱反而变本加厉。尽管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但家长向学校要求的教学质量最终还是得在中考成绩上体现出来,金杯银杯不如口碑同样适用于学校和教师,所以作为处于这个大环境下的初中历史教师为考而教就不足为奇了。其次,课程改革实施十多年来,“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多出现在公开课上,平时日常教学中还是一贯的传统教学方式。因为新型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更加精心的备课,更广泛地搜集资料,更精巧的构思。改变自我、突破传统需要的不仅是勇气,更可贵的是坚持下去的毅力。历史课说起来好上,但要上出历史的特色,历史的艺术那就要用心费神了。所以一部分本身缺少创新精神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只要让学生能应付考试就行了。
其实,这样的历史教学应付一般的小测验问题不大,甚至可能分数比侧重能力训练的课堂培养出的学生的考分还要好看一些。因为平时的测验侧重考查识记层面的知识比较多,记忆的时间足够效果自然好些。但从长远的角度看,这样的历史课弊端多多。首先,为考而教的历史课难免肤浅,更多的时间用来记忆难免枯燥,学生上起来难免兴趣乏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态早就厌烦无奈的学生怎么可能学好一门功课,又怎么为学生高中的历史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其次,教师的功能不仅在教书,更在育人。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历史学科有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孩子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如果我们将这些优秀的资源弃之不顾,学生一应付完考试就所剩寥寥,那就不能不说我们的历史教学没达到历史课程设置的初衷,我们的历史教师也没尽到应有的责任。再者,就考试这个层面来说,为考而教的历史课未必能让学生在最后的中考中胜出。近几年南通历史中考题求新、求活,命题时从主干知识切入,既考察学生利用材料、分析材料的过程与方法,也创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也就是说不单纯检测知识目标,努力做到三维目标的全面考查,而且突出考查学科能力、学科思想。2012年中考历史题更是创造性地将八年级下册的一节活动课列为了考查内容。所以在这样的形势下,光死记硬背知识是难以取得理想的中考成绩的。
所以,我们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做法,把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在历史课堂上,切实改进我们的初中历史教学。其实,运用学科艺术上出体现历史学科特色和的课与应试这二者并不相悖,它们可以在教学中实现和谐统一,而这二者的和谐统一应该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境界。要达到这个理想境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充分运用导学案,培养能力。导学案是近几年来为倡导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而出现的一种比较流行的校本材料,很多学校都已经相继使用。但很多学校在实际使用历史学科导学案的时候一味简单化,多设计成填空题的形式以及简单的一问一答。这样只能达到对教材知识结构进行梳理的目的,却很难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导学案设计应该要有层次,从自主学习到课内探究再到拓展延伸,逐层深入,层次分明。自主学习部分可以侧重于梳理知识结构,但学案的课内探究探究、拓展延伸部分要善于从多角度、多层次设计问题,以问题引领教学。而问题的设计要依据材料。材料可以是文字材料,也可以是图片、地图、图表、声音、视频等,材料选取的前提是紧扣课标,最大限度地源自教材,聚焦教学重点、难点、疑点。有了形式各异的材料,学生的探求欲才能被激发出来,合作意识才能得到培养,才能形成论从史出的正确历史观,学生也才能在历史课堂上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如果学生的每一堂历史课都在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度过,他们的历史学习能力怎可能不增强,考试水平又怎会得不到提高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说的这个道理。而且这种高水准的学案保存下来,就是一份高质量的课堂笔记,学生在考前复习时可以拿出来作为复习资料。
第二:提高平时测验的水准,以考导教。我们一线教师可能都有这种体会,平时测验的一些试题有的太呆板,考得很细很死,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不高,学生记记背背一样能应付下来。而劳心费力上了很多构思精巧,讲求历史教学艺术,侧重培养学生能力,深受学生欢迎的课,最后学生的测验结果未必能尽如人意。其实这都是试题质量不高惹的祸。所以我们教师在平时命题制卷时,要特别避免考察机械记忆的内容,努力在试卷中体现知识的迁移、转化、应用或问题解决等能力因素,重视知识技能形成过程的考查。这样做一方面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革和创新课堂,加强过程教学,引导学生加强探究学习,重视过程性知识和方法论,另一方面也能实现与中考命题接轨,很难想象,平时做惯死题、呆题的学生能在求新求活的中考中有什么建树。
第三:提升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终身学习。历史课程改革实施十年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更加凸显。要上好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历史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教学中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教师的压力相对较小。而新课程中教师是学生合作探究的引导者,你的教学设计一定要精巧,引导要合理,评价要及时准确,这就需要我们每位历史教师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北京市东城区在初高中学生展开“你最喜欢历史教师身上的哪一项品质?”的调查,调查结果除了比例稍有变化,排列顺序却很一致,分别是“幽默活泼”、“博学多才”、“尊重、关心、爱护学生”。这三项品质无论要具备哪一项,都需要我们不断学习,高超的语言艺术、渊博的学科知识、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基础都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没有哪一个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都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地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研究学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处理教学与应试的关系时做到高屋建瓴、游刃有余。
总之,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历史教学与应试是并不矛盾的,我们不能把应试当做守着传统教学不愿放手的借口。只要我们愿意改变,并为此付出努力和坚持,鱼和熊掌必能兼得。到那时,初中历史课堂必将赢得学生的真心喜欢,也必将成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阵地。同时初中历史教学也能因学生的成绩水涨船高而得到社会和家长的认可,从而迎来历史教学新的春天。
(南通市通州区四安中学 陈锦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