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安中学经典音乐欣赏
---《春江花月夜》简说
《春江花月夜》,原名《夕阳箫鼓》(又名《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本是一首琵琶古曲,目前能见到的最早乐谱是1872年的手抄本。约在1925年,当时的上海大同乐会首次将这首琵琶古曲改编成民乐合奏曲,借用唐朝乐府之题,更名为《春江花月夜》,并根据曲名和乐曲的意境,分别以10个小标题对乐曲内容作了提示。解放后,又经多次整理,更见完善,深为国内外听众所珍爱。
民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通过优美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丰富巧妙的配器,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生动地表现了泛舟畅游的欢快心情,尽情地赞美了江南水乡的锦绣河山。全曲就像一幅色彩柔和、工笔精细、千姿百态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动人肺腑。
《春江花月夜》的各段乐曲采用具有民族特点的循环展衍、递升、递降等手法发展而成,是一首“合尾式变奏曲”。
第一段,“江楼钟鼓”由琵琶用弹挑、轮指反复同音,由慢渐快,模拟鼓声;由箫和筝奏出轻巧的波音,描绘出夕阳映江面、春风拂水涟的景色。这是全曲的引子。引出由乐队齐奏贯穿全曲优美如歌的富有江南色彩的主题,乐句间同音相连,委婉平静;大鼓滚奏,意境深远。第二、三段主题在上四、五度上自由模进,表现了“月上东山”和“风回水曲”的情景。接着如闻江风习习,花草摇曳,水中倒影,层叠恍惚,这便是第四段由琵琶的滚奏和轮指奏出的四个前急后缓的短句所描绘出的画面“花影层叠”。进入第五段“水深云际”时,琵琶、二胡和大胡在低音区齐奏,音色浑厚深沉;忽而琵琶悠然高奏,飘出轻柔透明的泛音,那种“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壮阔景色油然而生,使人心旷神怡。第六段“渔歌唱晚”,箫在琵琶和木鱼的伴奏下,吹出一段如歌的旋律,然后乐队齐奏,速度加快,犹如白帆点点,渔翁低吟,由远而近,渔歌四起的情景。接着琵琶用扫轮弹奏出一连串由慢而快、顿挫有力的模进音型,恰似渔舟破水,掀起波澜,浪拍两岸的动态。全曲的高潮是第九段,在古筝音衬托下的乐队合奏,复线式递降和递升的旋律由慢渐快,由弱渐强,推向全曲高潮,表现归舟破水,浪花飞溅,由远而近的意境。归舟远去,万籁俱寂,春江显得更加优美宁静,全由在悠扬徐缓、意境深远的旋律中结束,使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