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安中学经典音乐欣赏
——肖邦《幻想即兴曲》
同学们,又到了我们美妙的音乐时间,今天我们一起欣赏的作品是肖邦的钢琴作品《幻想即兴曲》。
肖邦(1810~1849) ,伟大的波兰音乐家,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七岁写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钢琴诗人”。他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在国外渡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
肖邦的许多作品刚开始都是通过自己精彩而成功的演奏才得以成型的。肖邦本身就是一位出色的演奏家,只是他不像李斯特那样经常举办音乐会,平时他会化很多时间辛勤地练习钢琴。美国钢琴家ROTH SLENCZYNSKA在她的著作中提到,肖邦练得最多的是巴赫和莫扎特的作品,他无以数计地练着这些作品,目的是使指尖具有敏锐的触键能力:莫扎特的奏鸣曲对力度的控制有很大的助益,而巴赫的赋格则要求手与脑有绝对完善的配合。肖邦天才地掌握了键盘的技巧,使人确信,那些乐曲的和声、结构都是经过反复推敲,千锤百炼才完成的。
《幻想》即兴曲的第一主题充满了热情,在不断反复的六连音琶音组成的伴奏音型衬托下,右手奏出了快速的十六分音符的旋律。右手四个音符对左首三个音符,对于许多初学者确实有些难以下手,但这段音乐在成熟的演奏家手中却可以被演绎得如痴如醉,肖邦的激情和浪漫主义情怀在此获得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肖邦的这首乐曲早已是钢琴音乐中广为人知的名作,这首幻想即兴曲绚丽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内涵不仅超过了莫舍列斯的即兴曲,也超过了其他同类乐曲,这段变幻的、闪光的音乐有着直接的吸引力,它赢得了无数爱乐者的喜爱。曲开始的一段细碎叮咚的快速音符,仿佛少年无忧无虑的嬉戏笑声;中间优美的主题部分以变奏的形式反复出现,大师在这里将音色控制的美妙绝伦,似乎在回忆着甜蜜青涩的爱情;紧接着开始部分的旋律又再响起,然而已没有了最初的无忧无虑,一股不安的情绪在酝酿堆积,这一份躁动的力量最终以一串珠落玉盘般的响亮音符达到顶点,这时大师著名的左手低音沉稳响起,在一段晨钟暮鼓般的低沉琴声中结束全曲。
在听过的那么多西方古典曲中,这首曲子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充斥着快餐文化的氛围里,还有什么能比这么纯净的心灵之声更能令人安宁与暇逸。闭上眼睛,或者偶尔的睁开,看着世界千变万化,体验内心深处永远会被“挑逗”起来的伤感,与音乐产生的共鸣哪怕是只有一霎那,也是你我所追求的。
午间的音乐欣赏要和大家说再见了,空余时间听听肖邦的音乐,它会给你力量,给你指引方向,让在现实中失望了的你,找回最初的自己,为自己的青春代言。时间在悄悄的流逝,而我们渐行渐远的青春给我们敲着警钟,我们都知道,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但何不相信风雨过后便是彩虹。我听了肖邦的音乐,我想说:“它给我的不仅是心灵的洗礼,更是生命力量的源泉,若现实的残酷想抹掉我梦想的激情,只要有肖邦的音乐,这一切便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