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描述】
本学期开学的第一天,作为挂牌责任督学的我来到石港小学,开始履行新学期首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的职责,进行新学期第一次挂牌督导。这样的挂牌督导,不是第一次,但要在全校师生面前亮相还真是第一次。
为了能够赶上学校的升旗仪式,早上7:30我就来到石港小学校门前,马建校长早已带领班子相关成员在校门口迎接新学期第一天到校的学生了。
我和马校长见了面,在门口观察了一下校园周边的交通安全情况。因为本次督导的重点内容就是开学之初比较敏感的“校园及周边
安全情况,学生交通安全情况”和“食堂、食品和饮水卫生情况”等相关内容。我看到校门前组织得井井有条,值日校长、值日教师和学生都在各自岗位上迎接和疏导学生,有序地进入校园。
在接下来的升旗仪式上,马建校长郑重地向全校师生介绍了“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的工作情况,在对全体师生的国旗下讲话中,宣讲了“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的任务和意义,让全校师生认识、了解“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的工作职责,为今后工作的开展做了铺垫。
来到学校会议室,与学校主要领导进行了座谈,我介绍了本次督导的项目。听取了学校在“校园及周边安全情况,学生交通安全情况”和“食堂、食品和饮水卫生情况”等方面工作的汇报,查阅了相关资料,并实地查看了学校食堂以及校园周边环境,巡视了解开学第一天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情况。对督导过程中发现的亮点和问题与学校领导进行了沟通交流。
【案例分析】
责任督学,在挂牌督导工作中,参加责任区内学校的升旗仪式,在全校师生面前亮相,引起一定反响,其原因是:
一、实施“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已成法定职责。
“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是国家大力推进的一项改革举措。为完善学校督导制度,加强对中小学校的监督指导,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督学责任区建设的意见》;2013年9月17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全国颁布并实施了《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规定了区一级人民政府督导机构要建立督学责任区制度,为区域内每一所学校设置责任督学,实行挂牌督导,对学校进行经常性督导。
这是国家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加强对学校监督指导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与学校和社会联系、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有效方式,有利于延伸教育督导的触角,及时发现和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推动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内涵发展。
二、实施“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已是大势所趋。
实行责任督学制度是世界上教育制度较完善国家的普遍做法。英国、法国是教育督导制度建立较早、较完善,发挥作用较大的欧洲国家的代表,他们一直实行责任督学制度,通过经常性或随访督导对规范本国学校的办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很多国家(包括华语地区的香港、新加坡等地)的实践证明,责任督学制度是对学校进行有效监督指导的方法之一,对促进学校良性发展非常有益,实行责任督学制度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大势所趋。
三、领跑“责任督学,挂牌督导”,通州成竹在胸。
我国现已经将实施“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作为促进现代学校治理转变、推进学校依法办学、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保障教育公平的重要抓手。《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我区的高度重视。区教育督导室把责任督学对学校(幼儿园)开展经常性督导,作为提升教育,助推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品牌发展的重要举措。
【案例反思】
作为一名受命实施挂牌督导的责任督学,经历了开学第一天深入学校挂牌督导,参加升旗仪式,感受颇深。
一、在师生集会时亮相,放大了挂牌效益,为今后的经常性督导奠定了基础。
“责任督学,挂牌督导”虽然在发达国家已经习以为常,成为常规性的日常工作。但是在国内,还是一个新鲜事物,还远没有做到让所有学校的领导、教师、家长的认识和接受。因此,在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责任督学来到责任区内的学校,在全体师生面前亮相,参加升旗仪式,并对学校进行第一次经常性督导,不仅有利于让大家了解、宣传督学和督导工作,而且为督学今后的经常性督导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挂牌的目的,是为了彰显督导的权威性和正当性。在开学第一天采用这种亮相的形式,很大程度上放大了这种权威性和正当性,使挂牌的效益得到充分的彰显和放大,对宣传“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引起办学者和社会的了解、重视和配合,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经常性督导,落实了督导效果,对学校的管理方式将产生深远影响。
“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日常化的经常性督导。这一督导形式主要新在“经常性”上,它一改过去人们对督导工作的认识,不是偶尔来一次专项的或者专题的督导,看一下就走的,而是经常性的,常来常往的,是学校、督学双方都要负责的。过去,学校这一管理方只要对教育局这一举办方负责就基本OK了。现在,由于责任督学的出现,意味着站在另外角度监督指导评价学校工作的第三者出现了,在学校的管理方和举办方之间,出现了经常性的监督指导评价的另一方,这样就将学校的“管”、“办”、“评”分开了。且责任督学将身份、通讯方式向社会公示后,将自己和社会的监督联系起来,成为社会监督的渠道之一,从体制上促使学校必须不断规范和完善自己的办学行为。
这一新的督导方式,可以说深深地触动了传统学校管理的体制和惯例,实质上是对学校管理体制上的一次变革和完善。作为一名曾经的学校管理者,加入责任督学队伍后,有跳出学校看学校的感觉。深感这是一件有价值、有意义且影响深远的事情。
三、挂牌督导,彰显了法定权威,成为促进学校治理规范化的有效手段。
挂牌包括悬挂在校门口的公示牌和督学挂在胸前的卡牌,这两个牌都是精心特制的,具有法定权威性的。
公示牌上,不仅向社会公示了责任督学的姓名、电话等个人信息,也公示了经常性督导的主要任务。内容之广,几乎涵盖了学校的所有工作,这对学校的影响可想而知。
责任督学履职时,佩带胸牌,也是为了彰显其行为的法定性和权威性。正是因为责任督学具有这样的法定权威性,责任督学在发现比较重大的问题,接到投诉的时候,可以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的名义向学校下发整改通知书,还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对学校的奖励或者处理建议。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深深感到这种法定权威性的作用之大,对学校办学行为和管理方式影响之深。因此,真正落实“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必将对学校依法依规办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产生深远的影响。
通北教育督导责任区责任督学 严锦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