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督学干线
校长变动与学校文化传承
发布日期:2016-11-20浏览次数:字号:[ ]

校长变动与学校文化传承

通中教育督导责任区责任督学    成帅祥

[案例描述]

     2016年暑假,根据区教育局党委的安排,原张謇学校的校长季晓东同志与原正场小学的校长季求兵同志对调位置。这两位校长都十分重视学校的文化建设。张謇学校围绕中国近代教育家、实业家张謇提出的“勤逊”二字,积极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勤逊文化。认为 “勤逊”既是中华民族崇尚的传统美德,是张謇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同时又符合新时期主流价值取向,闪耀着素质教育的思想光芒。开设了学校文化建设讲坛,由勤逊研究社成员宣讲“勤逊”研究心得;为了方便教师领略张謇教育思想精髓,学校编印了《张謇语录》材料,组织师生吟诵张謇名句;选择部分张謇的警句名言布置在校园内,让师生随时聆听张謇教诲;精心设计了新校徽,使其成为勤逊文化的有一个鲜明的标志;加强校园网站建设,彰显勤逊文化氛围,使校园网站成为传播勤逊文化的重要平台。开发“勤”系列,“逊”系列校本课程……而正场小学则围绕校名中的“正”字做文章,努力构建学校的“正”文化。

校长的变动是否会带来学校文化建设的中断?我作为张謇学校的责任督学十分关心这个问题。新学期一开学,我便到张謇学校找新校长季求兵同志,一起探讨学校文化建设的问题。季校长明确表示:第一,要继续把勤逊文化做下去,不另起炉灶;第二,他要认真学习学校原有的档案资料,熟悉相关的情况;争取机会与原校长小聚深谈一下,深入了解勤逊文化创建的历程;第三,要利用学校布局重新规划的契机,建一个小“謇园”,使学校物态文化特色更加鲜明。

 

[案例分析]

      在学校管理中,校长的变动往往会带来学校各方面的变化。然而,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管理的核心任务,需要长期探索和不断地积淀。新校长如果根据自己的治校理念,推翻前任校长的做法,很有可能使学校文化建设陷入停滞或原地打转的漩涡。

     在本案例中,张謇学校新校长季求兵同志,能较好地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1. 坚持学校文化建设的延续性。季校长明确表示不另起炉灶,在已有基础上做深、做细、做好。

    2. 对学校文化做深入思考。季校长争取与前任校长就学校文化做深入交流。了解前任校长的创建历程和心得,了解前任校长已做了哪些事,本来还准备做哪些事。从而,进行自己的思考,酝酿自己的新做法。

    3.关注学校文化建设的创新。季校长能把握校园布局调整的契机,积极提出建设小“謇园”的设想,使勤逊文化有了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案例反思]

      1.作为责任督学,面对校长的变动,要做好新老校长交接的桥梁和纽带。责任督学的工作出发点,是帮助所在学校发展得更平稳、更优质。对于学校情况,责任督学可能比新校长了解的更多。当新校长上任后,责任督学有义务把自己所掌握的情况与新校长交流,指出学校的办学优势和主要问题,帮助新校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2.  学校文化建设在学校教育发展上意义日显重要,校长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校长应是学校精神文化的传承者;是学校制度文化的经营者;是学校行政文化的引领者;是学校物质文化的设计者。责任督学应从学校长远发展的角度,关注学校的文化建设,关注校长对学校文化的传承。

      3.  学校文化的建设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新校长的上任固然需要对原有学校文化进行传承,另一方面,新校长与原校长不同的理念、不同的阅历、不同的情怀等,又可带给学校许多新鲜的东西,从而不断激活、充实、丰盈原有的学校文化,使学校文化建设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新校长的使命不仅仅是保留原有学校文化,而是要大胆创新,扎实推进,使学校文化不断彰显出更加动人的风姿。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新闻投稿邮箱:tzjyxw@163.com 
建议IE6.0,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0028272号-1   版权所有:南通市通州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