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督学干线
做教育的“片儿警”
发布日期:2016-11-20浏览次数:字号:[ ]

做教育的“片儿警”

通中教育督导责任区责任督学   陈健

案例描述

2015年下半年的一天中午,我接到一个电话,一接通就冲我直嚷嚷:“你是金北学校的责任督学吗?这个老师你管不管呀?你不管的话,我向教育局反映了!”家长这样的态度,这样的语气,我早已不是第一次碰到,他急我不能急。于是,我耐着性子心平气和地在电话中简单地了解了一下,约她下午一点到学校会议室,和她当面交流沟通一下。

下午,准时来的是位母亲,一副气鼓鼓的样子,余怒未消。

见此情况,我赶紧给她倒了杯水,说:“不论发生的是什么事,我先给您道个歉,别着急。”

这位家长听了,一愣,神情明显有所缓和,看来我真诚的道歉触动了她。通过交谈,我了解到,孩子学习不太好,老师找家长面谈,态度比较严厉,家长于是觉得老师是故意让她难堪。待家长把心中的积怨都倾倒出来之后,我没有直接和她交流这件事,而是现身说法,和她聊起了我女儿在上学时遇到问题时,我是如何解决的。当她听到我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任何困难都非常正常,作为他的父母亲,我得帮他,指引他,埋怨别人都没有用”时,家长不停地点头。我见时机成熟,便向她介绍了该学校的近年的发展情况,让她知道,学校作为一个外来务工人员之女集中的地方,学生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行为习惯方面参差不齐,学校老师的教育教学经常会很困难,比起其他学校的老师,在这里教书更加辛苦,更加不容易,即便老师有时严厉一点、心急一点,出发点是一样的,都是希望孩子们能进步。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给予理解和宽容。我说到这里,这位家长连连和我说不好意思,并表示今后会更好地配合学校、配合老师。

案例分析

待家长离开,我又找来学校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进一步了解该孩子班主任的情况。经了解,这是位年轻的老师,平时比较好强,对一些“狠铁不成钢”的学生教育是比较严厉,班上的学生都比较害怕他,因此也就出现这次家长向我打电话的情况。我要求学校领导找他谈一次话;谈话时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肯定这位老师的敬业精神,肯定他对学生的责任心;第二:家校联系前,一定要先了解一下学生的家庭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与家长沟通;第三:与家长沟通时,注意先肯定学生的优点,再婉转地指出学生的不足,与家长取得共鸣后再真诚地提出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需要家长配合的地方。同时,我建议校长,借此机会,也要求全体教师加大和家长沟通的力度,组织老师进行一些培训,进一步学习一些和家长沟通的技巧。

一个深刻、全面和真实的教育,必须是教师要了解家庭,作好与家长合作的心理准备,并且要积极鼓励家长成为学校的密切伙伴;家长要承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积极参与学校事务,本着对教育的负责,用积极的态度成为学校的智囊,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案例反思

其实,自从我们这些兼职督学公示牌在各学校大门口悬挂以来,就经常接到来自社会各界特别是学生家长的咨询电话,我在感受着来自电话那头的喜怒哀乐的同时,也感受着责任督学工作带给我的独特感受:

第一:在沟通中树立督学形象。

我接到形形色色的电话,但大都把我们当成教育局派来的领导,也有把我们当成学校领导,遇到类似电话,我都会给家长耐心解释,我们责任督学的职责、工作范围。

在全区招生报名时,我们每天都会接到很多来自家长的电话,大多是咨询一年级报名的相关事宜。这首先需要我们督学对招生政策了然于胸,对于家长的问题做到有问必答;其次,要对各种情况进行耐心解释,要急家长之所急,在责任范围内尽力为家长排忧解难,这种排忧可能是帮忙和学校或相关部门的沟通,更多的是语言上的一种安慰,让家长看到希望!我们在电话这头的沟通,展现的是督学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无形中在树立督学的形象。

第二:在沟通中架起学校与家庭合作的桥梁。

在沟通中,我深刻感受现代的家长不能小看,大到学校的课程、学科的教法,学生的学法,小到学生饭菜的温度、营养,家长都有自己独到的想法和看法。通过我们,可以及时地了解家长真实的声音,我们是家长与学校沟通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相信学校必定能够从中获益,丰富其办学思路和途径、方法。

第三:在沟通中让社会了解我们这些责任督学。

在平时的工作中,社会各界会通过电话、来访等方式,拓宽了教育诉求的渠道,从微观层面解决了家长关注的热点问题,又给学校提出了建议,提高了学校的社会满意度,让挂牌督导工作为社会所认可。

有人把责任督学比作教育的“片儿警”,“片儿警”不就是为家长服务吗?我愿意把督学的工作做到家长的心里去,做到学校心里去。做这样的“片儿警”,值!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新闻投稿邮箱:tzjyxw@163.com 
建议IE6.0,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0028272号-1   版权所有:南通市通州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