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落实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16〕22号)、江苏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苏教督委办函〔2016〕8号)和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南通市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通教基〔2016〕16号)等一系列文件精神,按照区教育局、区政府教育督导室统一部署,教育局、政府教育督导室联合制定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督查行动方案》,于9月19—23日期间,组织科室负责人、部分政府督学、督导组责任督学分成四个小组开展了对全区中小学校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情况督导检查。情况如下:
一、成绩与亮点
通州区中小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各校认真贯彻国家教育督导委员会、九部委、省市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的文件精神,根据区教育局部署和区政府督导室督导要求,行动落实迅速。各中小学校都制定了详细的工作制度,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专题教育活动。迄今为止,全区未发生一起校园欺凌事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加强领导,保障有力。所有中小学校按照区局要求均成立了专门的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通州高中、通州小学、金沙小学等校校长亲自当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对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亲自抓、负总责。各校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班主任、安保员、宣传员都参与到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中来,确保各项工作有人管、落实到位。全区中小学校6月中旬前完成了动员部署,到9月上旬组织实施,9月下旬到11月自查整改,均能按照区统一部署开展工作,较好完成了任务。
2.健全制度,部署科学。全区中小学校均制定了《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实施方案》、《校园欺凌专项治理预案》、《校园欺凌专项治理自查制度》和《学校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月表报告》等一系列制度。健全的制度为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保证了活动开展的科学、有序。许多学校建立报告系统,建立记录学生行为的台账,设立处理学生纪律和欺凌问题的内部热线,确保一旦发生欺凌事件,就能在第一时间内及时报告、及时处置,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3.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各中小学校把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列入德育工作的重点。学校立足于学校内部各级组织,党支部、共青团、学生会等组织积极参与到治理工作中来。同时,学校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邀请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到校开展相关的法制教育。邀请区宣传部5位安全宣讲员踏校进行包括校园欺凌在内的安全大宣讲。利用学校家长委会会通过微信等网络平台向家长朋友宣传预防校园欺凌方面知识。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是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的工作重点。全区责任督学将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列入挂牌督导工作计划,到校督导时围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进行督导,排隐患、找问题,既为学校建言献策,也加强监督,将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了全方位、立体化的良好育人环境。
4.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许多学校利用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课、班报校报、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宣传校园欺凌的危害以及学生自我保护措施等知识。姜灶小学开展“我拒绝校园欺凌伤害”承诺签名活动,学校少先队组织全体少先队员参加活动。许多学校心里健康老师开展心里健康专题讲座,为需要的学生开展心里咨询活动。各校班主任以及科任老师普遍能够结合班会课、专业课灌输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教育,加强学生对校园欺凌事件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存在问题
1.城区校园人口密度太大,老城区学校门口人流、车流在上放学时间达到高峰,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 学生管控情绪的能力较差,不会妥善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有的存在一定的暴力倾向,需要密切关注。个别家长存在一定的暴力倾向,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阴影,有出走不敢回家的现象发生。
三、 整改建议
1.严格控制在校学生人数,坚持学校可持续性发展。城区学校在上放学时间段要进一步加强管理。一方面跟公安、交警加强联系,争取加大临时管控力度,增加警力,维持良好秩序。另一方面,学校增强导护值班人员力度,做好疏导工作,关注车辆、社会闲杂人员,保证学生不受车流、人流伤害。
2.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征,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建议各中小学校继续完善“立体德育”体系,努力形成完整的学校教育预防体系,继续加大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力度,帮助学生远离不良行为,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3.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队伍特别是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增加新进教师中心理健康专业教师计划,同时,在职教师队伍中培训心理健康第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心理健康专业理论和工作水平,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工作需求。
南通市通州区教育局
南通市通州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2016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