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平潮实验初中素质教育督导考核报告
根据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依据《南通市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考核标准》(初中),通州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会同区直属督导责任区,于2017年3月14日,组织部分政府督学、责任督学对通州区平潮实验初中进行了素质教育督导考核。期间,督评组听取了孙振建校长的工作汇报;随机听课16节,其中优秀课9节,良好课7节,优课率56 %;实地考察了教室、理化生实验室、图书馆、校本课程研发展示区等场所;观摩了学生模拟法庭,查阅了电子档案,召开了教师、学生、家长等座谈会。在此基础上,督评组进行了分组讨论和大组交流,形成了督导考核初步意见,并向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代表进行了反馈。
一、主要成绩与亮点
1. 教体结合,协调发展,特色办学走向成功。
随着教育布局调整的不断深入,学校于2014年9月与省平潮高级中学初、高中分离,基本实现独立办学。学校抓住这一机遇,恪守“成人之美、成就自我”的校训,致力于追求以“尊重教育”为内涵的“尊重生命、关注个体、师生双赢”的管理特色,努力把学校打造成师生成长的“福地”。与中国乒协乒乓球运动学校联合办学,教体结合,成果显著,继2015年暑期荣获江苏省“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初中组)团体冠军之后,学校毕业生王艺迪同学在国家乒乓球一队的升级排位赛中,以全胜成绩获得第一名,直接入选国家乒乓球一队。
2015年9月,学校成为通州区六大初中教育集团总校之一,以建立校际之间的教研学共同体为载体,与刘桥中学、新联中学、新坝初中、平潮初中等兄弟学校“同研共进”,学校管理经验在区域范围内得到辐射和推广,实现集团学校的资源共享、教学共研、管理共商、质量共进、效益共赢,集团各校在原有基础上均有新的超越。认真落实区局“1+1+1”活动方案,确定了市内外联盟学校,开展了教学交流活动,跨区域建立了长期的交流协作机制。学校办学经验在国家级媒体以及通州电视台、《通州教育》媒体宣传报道,学校各项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2.以生为本,德育为先,校园活动蔚然成风。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遵循“以生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宗旨,以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重点,以“最美教室”班级文化布置评比活动、“一日三餐要吃好”主题班会、“校园之声”音乐会等多种形式为手段,以全员参与为保障,教育学生严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通过组织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把品德培养、习惯养成贯穿在主题教育中,为学生一生的持续发展奠基,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学校管理和办学业绩赢得了家长的信赖和社会各界的赞誉。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完善了家长学校各种制度并定时开展相关活动,对班主任和其他任课老师提出具体要求,使学校、家庭、社会联系更为紧密,构建了立体的教育网络。同时,学校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成立了文学社、象棋社等20余个学生社团,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政教处、团委组织的各种德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成效显著。学校办有校报《恰同学少年》,体现了学校“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寄予了全体老师对莘莘学子的殷切期望,给学生创设了快乐健康的成长环境。
3.聚焦教改,立足课堂,质量提升卓有成效。
近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南通市“十二字”教学要求,实践李庾南“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打造高效课堂模式。学校相继承办了通州区、通西片等大型教科研活动。2016年5月3日,通州区初中教育集团“学的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会在学校隆重举行。2016年11月,初二年级实施分层走班教学,同年12月,学校又面向全区举办了“分层走班教学研讨活动”,26所初中同仁全程参加研讨活动,教学观摩活动紧紧围绕“聚焦课堂、立足有效、提升质量”的宗旨,通过“骨干引领、互动切磋、碰撞交流”,实现了“经验分享、同研共进、合作共赢”。2017年3月,孙振建校长在南通市2017年初中课改第一次现场推进交流会上作有关“分层走班教学”的专题交流发言,获得好评。
学校以教学“六认真”为抓手,脚踏实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特长培养,在省市区各级各类评比或比赛中,各年级学生屡获嘉奖,亮点频现,超百名学生榜上有名,获奖人次列同类学校之首。近年来学校中考成绩逐年攀升,2016年更是成绩突出,跃居全区初中前茅,赢得了全社会的广泛赞誉。
4.强化考核,注重师训,队伍建设屡获成果。
学校着力培养一支能力强、讲奉献、有爱心、师德好的教师队伍。完善班主任考核办法,班主任的考核力求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评先评优尽可能向班主任倾斜,以充分调动其学习、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接受继续教育,更新知识。三年来,总计派出教师数百人次,通过“走出去”,交流切磋,开阔视野。先后赴吴江、苏州、海门等地交流学习,参加了第四届全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成果博览会深度学习论坛活动。学校还十分重视校本研修,先后邀请了多名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与教师们交流,共享教育盛宴,汲取精神营养,促进专业成长。一年一度的大型对外开课活动业已形成传统,锻炼了教师队伍,开阔了教师眼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学校现有省、市、区级立项课题16个,其中,省级立项课题三个、南通市级立项课题四个。近三年来,学校教师有数十篇论文在各级各类学科杂志发表,40多人在各级论文评比中获奖。
学校现有220名专任教师中,拥有近70名区、市级名优教师,区级以上骨干教师数占比为30%,其中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数占骨干教师总数的20%,均远远超过省市教育现代化学校评估要求,一支业务精湛、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已基本形成。
二、存在问题
1.学校办学还未完全独立。学校因初、高中现有校区紧密相邻,各功能区无法完全分离;初中寄宿生仍在省平潮高中老生活区住宿,距离初中教学区路途偏远;初中食堂建筑系“临时建筑”,各功能区分布也不尽合理;财务至今未能完全独立,后勤服务人员交叉使用,职责无法明晰,管理存在难度。
2.学校办学特色不够凸显。社团活动计划、教材等还不够完善,活动不能正常开展,校本课程开发力度还不够;“尊重教育”的文化内核和有效载体还有待进一步开发,“文化立校”的良好局面尚未真正形成。
3.学校教师存在结构性缺编。目前历史、地理、生物、音乐、美术、计算机等学科专职教师人数不足,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三、整改建议
1.加强校园建设。要在上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争取早日实现通州区“十三五”教育规划中对学校异地新建的规划要求,努力建设一所现代化的校园。要更加注重内涵发展,致力于与省平潮高中形成“一体两翼,比翼齐飞”的良好态势,并携手平潮镇的幼儿园、小学、初中等教育资源,形成通西的优质教育链,当好西部地区初中教育的领头羊。
2.加强合作办学。十几年来,平潮实验初中与平潮初中施教区一直重合。平潮初中目前仅有470名学生,生源不足,造成资源闲置。而平潮实验初中生源达2445人,办学设施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建议加强两校融合,努力寻求体制、机制上的突破。
3.加强特色建设。紧紧围绕课改,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巩固办学成果,着力优化课堂教学,继续探索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发展之路,通过“质量强校”、“文化立校”、特色发展来凝聚人心、推介学校、推动改革。要进一步重视学生社团建设,加强校本教材研发,满足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需求。
4.加强队伍建设。要始终将师德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来抓,注重典型引领。要制定系统的师资培训计划,不断拓展校本培训和校本研修渠道,促使教师进一步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厘清并正确处理好素质教育与“升学率”的辩证关系,努力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要完善教育教学工作和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促进师生转变角色,真正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和作用,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
南通市通州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通州区直属教育督导责任区督学组
2017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