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督导公报
通州区刘桥中学素质教育督导考核报告
发布日期:2017-04-06浏览次数:字号:[ ]

通州区刘桥中学素质教育督导考核报告

        根据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依据《南通市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考核标准》(初中),通州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会同通北教育督导责任区,组织部分区政府督学、责任督学,于2017321日对通州区刘桥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情况进行督导考核。期间,听取了学校校长王新彦的工作汇报,随机听课、巡课17节,实地考察了校园环境和各功能室,查阅了学校近三年来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案卷资料,观摩了学生社团活动,分别召开了中层干部、教师、家长和社区人员代表座谈会,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个别访谈,发放调查问卷教师卷27学生卷79份、家长卷18份。在此基础上,督评组进行了分组讨论和大组交流,形成了督导考核初步意见。

        督评组认为,近几年来,刘桥中学在通州区教育局正确领导下,秉承学校办学七十多年的优良传统,明确发展目标,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绩。学校被评为”南通市第二批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南通市长安学校创建先进学校”、“南通市红十字会达标学校”、“通州区文明单位”等,赢得了学生家长的肯定和社会的赞誉。

一、主要成绩与亮点

(一)以科学划引领事业发展办学品质有高度

        2015年暑期面对学校办学由完中转轨为纯初中发展的新局面,学校发动全体教职工就“如何办好学校,实现成功转型?”这一议题展开大讨论,以此统一思想认识。学校制订了《刘桥中学“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了“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位居通州初中教育第一方阵,办学质量上乘、师资队伍精良、教育教学领先、学生发展全面、办学特色鲜明的学校”的五年发展目标,现已成为师生员工追求的共同愿景。学校坚持依法治校,不断规范办学行为和教育行为。制订了《刘桥中学章程》,出台了《刘桥中学素质教育工作自评制度》、《刘桥中学教师考核评价制度》等工作规范。规范的制度将工作职责具体化、明确化,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学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用责任文化领校园主流文化。把责任二字刻在文化石上,安放于校园显著位置,以此增强全校师生责任担当意识。

学校多年来,恪守明理、笃行的校训,坚持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风,培育爱生、敬业、严谨、求精的教风,养就立志、勤学、文明、守纪的学风。学校加强科学管理、推动改革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在《南通窗》杂志(2014年第24期)上以《一所农村中学的育人之道》为题进行了报道。

(二)立德树人促进品德养成,德育工作有成效

        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遵循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增强德育合力,进一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文明习惯养成。

        学校是江苏省绿色校园,在注重营造绿色生态环境的同时,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从校园大楼的命名到每一堵墙上名言警句,校训、校风、学风的展示让每一面墙壁“说话”,每一个视角点都蕴含人文气息。学生每天起身、晨练、就餐和就寝的信号都采用军号声,让学生始终有置身军营的感觉,时刻铭记自己刻苦学习、练就本领、报效国家的使命。学校构建了全员参与、全科渗透、全程德育“三全”体系,教职工人人参与德育工作,各科教学都要渗透德育内容,把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和后勤服务活动的全过程。学校还聘请法制副校长、建立家长委员会加强德育工作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育人氛围。近三年来,学校积极开展“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主题教育活动,坚持以“最美系列”评比为抓手,有力地推动了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工作经验《文明礼仪教育行动为先》在区德育工作会议上交流。学校还利用重要纪念日、节日等开展形式多样的传统教育活动。

(三)以专业成长优化队伍建设,师资素质有提升

        学校坚持把提升师资素质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重点战略来抓。学校一直重视教师的师德建设,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评聘、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年都要开展师德教育活动,组织“教师道德诚信”和“远离有偿家教承诺书”签名,每年九月都要组织评选“校园教工二十佳”活动,注意树立身边的典型,让教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学校建立了完整的校本学习培训制度,大力实施“师能工程”,着力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技能,全方位多渠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近三年有5名教师参加省、市、区基本功或优课评比获一等奖。鼓励骨干教师参加高层次进修,2名同志读完研究生课程。“十二五”期间学校承担了5个市级规划课题、11个区级规划课题的研究。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十三五”市、区规划课题,已有2项获批准立项

(四)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学生素养有发展

        学校一直坚持“为孩子的一生成长负责,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立足农村初中教育的实际情况,严格教学常规管理,深化教学改革,走出了一条农村初中素质教育发展之路。

学校严格教学常规管理,先后制订了《刘桥中学教学管理办法》、《刘桥中学作业布置、批改和检查评定标准的有关规定》,对学生作业做到精选精制,及时批改,认真反馈。学校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和定主备人),务求实效。各年级实行以班级为单位的培优补差制度,加强针对性,确保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学校坚持课堂教学改革,初二年级实行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四门学科分层走班制度。认真贯彻南通市“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教学要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主问题、主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校坚持开齐、开足、开好规定课程。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学校先后开发了《语文课文楹联赏析》、《板鹞教材》、《趣味灯谜》等近20种深受学生欢迎的校本课程。学校每年举办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等活动,学校先后组建了风筝、毽球、钢琴等几十个学生社团,其中毽球已经发展成为学校体育特色项目。自2011年通州区举办中学生毽球比赛以来已获得17个一等奖,并多次代表通州、南通赴省参赛。2016年,江苏体卫艺网以《南通刘桥中学:小毽球踢出特色大项目》为题报道学校毽球等运动项目的开展情况。

二、存在问题

  对照省市考核标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刘桥中学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值得改进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队伍普遍年龄偏大,学科结构性缺编严重。学校已多年未有进人指标,致使学校教师队伍普遍年龄偏大,缺少更多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年轻教师,专职教师队伍不够均衡,学科结构性缺编严重,使得部分教师压力过大,任务过重。

2.办学设施陈旧老化,维护经费严重不足。学校的教育教学硬件和设施设备普遍陈旧老化,未能及时维修更换。加上教育经费严重紧缩,校园的进一步现代化发展乏力。

3.学校特色建设工作有待进一步巩固提高。学校是江苏省科技教育先进学校、防灾减灾科普教育示范基地。但近几年来,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工作这一特色没有很好发扬光大。

三、整改建议

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进一步打造名师的基础上,抓好部分薄弱学科组的帮扶和部分学科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学技能。要重视中老年教师能力再提升工作,通过培训、学习、第二专业发展等途径,激发中老年教师工作热情和专业再发展,以不断适应学校发展的新形势。要争取教育主管部门支持,解决多年未进新教师问题,引进急需专业教师。

2.要进一步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资金支持,抓住“新优质学校”创建的契机,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加快教育设施设备更新换代程度,不断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为教育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3.要进一步加紧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凝练、提升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品牌,继续加大校本课程研究,扎实、持久开展各类学生社团活动,进一步做强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工作这一学校品牌,做优地方特色,将刘桥风筝、楹联、灯谜等地方特色元素融入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之中,在巩固传统、不断创新上下工夫,力争让办学特色更鲜明、文化内涵更丰富,进一步放大学校品牌效应,扩大学校影响力和美誉度。

 

 

                 南通市通州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通州区通北教育督导责任区督学组

                          2017325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新闻投稿邮箱:tzjyxw@163.com 
建议IE6.0,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0028272号-1   版权所有:南通市通州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