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督导公报
关于通州区教育装备管理与使用情况专项督导报告
发布日期:2017-11-14浏览次数:字号:[ ]

关于通州区教育装备管理与使用情况

专项督导报告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育装备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教育装备功能,提高教育装备使用效益,真正让现代化装备为教师服务,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2017年上半年,根据我室统一部署,直属、通中、通南、通西、通北教育督导责任区组织所有的责任督学,对全区78所中小学校教育装备管理与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期间,听取了各校校长和具体分管教育装备和信息技术工作的负责同志关于学校教育装备管理与使用情况的汇报,对相关功能教室进行了实地查看,查阅了相关制度和台帐资料,本次督导共听课82节,问卷调查师生卷1619份,召开座谈会78个,提出督导建议166条,并于督导当日与学校领导初步反馈了督导意见。

一、主要成绩

1. 强化领导,落实责任,教育装备建设趋于制度化。

各校最近几年来加强了对教育装备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一把手校长为组长的教育装备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起以教育行政为龙头、以教科研人员为主体、以技术装备为支撑的协同推进组织架构。各校对教育装备的现状有清醒的判断,精准把握信息化发展脉搏,着力在建、配、管、用上下功夫。各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按计划逐年增加相关设备,尽最大努力满足学校教学需要,逐步实现学校办公自动化和教学现代化。部分学校从办公经费中挤出经费更新电子白板,较好地辅助了各科教学。各校不断完善教育装备工作制度,器材征订、管理、维护和维修,以及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危险药品管理等,都有具体可操作的制度,有力保证了学校教育装备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

2. 健全队伍,优化管理,教育装备管理趋于规范化。

各校能够按照《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中有关规范设岗,配备教育装备工作具体人员,专兼职人员数量基本达标,并在年度奖励性绩效考核中落实相关待遇。各校注重教育装备专兼职人员的业务进修和岗位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管理水平和专业素养。各校利用“南通市资产与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实现了教育装备的数字化管理,各专用教室仪器设备总帐、分类帐、易耗品帐齐全,使用记录记载及时,并能打印装订成册。大部分学校专用教室整洁卫生,仪器设备存放科学、规范、整齐,安全防范措施到位,并能定期检查、维护、保养。

3. 有效融合,创新应用,教育装备使用趋于常态化。

各校能借助现代化的教育装备,认真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能充分调动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结合学科教研开展学科特色的专项技能培训,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合理应用和深度融合,促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尤其是电子书包实验开创了我区教育信息化的新天地。各校的实验教学工作开始得到重视,各校理科实验开出率普遍较高。图书流通率正常,图书馆(室)在各种主题读书活动中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艺术与体育设施设备在学科教学、体育艺术“2+1”、学生社团等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4. 立足课堂,服务教学,教育装备成效趋于显性化。

各校电子白板辅助教学被广泛运用于各学科课堂,大多数老师能够使用现代教育装备上课,电子白板使用率高,使教学资源得以重组,教育时空得以拓展,教师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熟练驾驭和正常使用,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教师的课件制作水平不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强。部分学校为了帮助教师开阔眼界,取长补短,与学科教育网站签约,共同分享其课件资源。教育装备正有效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存在问题

1. 教育装备配置投入尚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

“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数字化校园”等创建工作虽已使各校教育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但从数量上看,各校教育装备配置还不平衡,部分学校专用教室、电子白板等设施设备短缺,不能真正满足实施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改需求。从质量上看,大多数学校使用的监控系统、广播系统、网络系统、专用教室桌椅橱柜以及首批电子白板年久老化,亟需更新;部分实验器材、消耗用品、体艺教学配置等也需不断添置完善。从校情上看,安排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南片学校,以及由非定点调整为定点的学校,教育设施及相关装备对照省教育现代化学校标准存在较大差距。

2. 教育装备管理使用亟待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专用教室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校管理人员不能很好地适应岗位要求。大部分学校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严重,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科学等学科的专业教师明显不足,兼职教师专业素养尚需进一步提升,制约了装备最大效能的挖掘和发挥。大多数老师对现代教育装备的应用还仅停留在浅层应用层面,新功能、新方法、新技术与教学的融合还不能够深入,缺乏实效性。

3. 教育装备管理使用校际间水平存在不平衡。

大部分学校劳技教室使用率普遍比较低。一些学校对实验室和教学仪器设备缺乏科学管理,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较落后。少数学校部分教室内的电子白板清晰度不高,对学生视力有影响。个别学校装备管理比较粗放,专用教室不够整洁、卫生,损坏的仪器设备得不到及时维修,图书流通率偏低,教育装备利用率不高,甚至对一些已配备一段时间的仪器装备,一直未拆箱使用。教育装备科研工作整体推进乏力,制约了教育装备管理使用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三、整改建议

1. 进一步加大教育装备配备力度。

各校要以“南通市新优质学校”创建为契机,主动联系教育主管部门,争取资金支持,加大校舍、专用教室的改造,加大教育装备的投入,做到设施设备及时更新换代,确保专用教室和教育装备达到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标准,努力跟上教育装备现代化的步伐。学校为了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也可每年从公用经费中挤出部分资金用于学校装备建设,逐年进行完善,不能一味地等、靠、要。

2. 进一步强化教育装备精细管理。

各校要不断总结工作经验,进一步提高教育装备工作的管理水平。要细化管理过程,制订更加具体的教育装备工作细则和考核办法,并加强对教育装备管理与使用情况的检查和考核,每天有检查记载,每周有检查通报,并将考核结果与学校年度奖励性绩效考核挂钩,同时要及时进行设施设备的维护检修,确保教育装备每天正常规范合理地运行,发挥最大效益。

3. 进一步优化师资力量合理配置。

各校要重视教育装备管理人员的遴选,把懂装备、会管理、负责任的教师充实到管理队伍中来,切实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考核、评比等活动,努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能力强、素质高的管理队伍。学校教师结构性缺编,要积极联系主管部门,争取进人计划,同时要尽早启动教师第二专业成长培训计划,加大培训力度,以解决教师结构性矛盾造成的缺编现象,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4. 进一步加强教育装备深度应用。

各校要鼓励教师运用教育装备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表彰运用教育装备开展教学工作的先进个人。各校要结合网络培训,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题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的现代教育装备应用水平,切实提高现代教育装备在日常教学中的使用效率,为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提供保障。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探索并形成现代教育装备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范式,形成特色,扩大影响,放大示范效应。各校要积极组织参与“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信息化教学能手”等竞赛活动,丰厚教师信息素养。

5. 进一步推进教育装备科研工作。

各校要进一步加强教育装备科研工作,以省、市、区课题申报为契机,立项一批前沿新课题,力争做到“校校有课题,人人都参与”,坚持内外结合,教、学、研一体,积极探索教育装备管理使用新模式、新方法、新途径,推进智慧校园的建设,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促使我区教育装备管理使用呈现“理念领先、工作领先、成效领先”的新局面。

 

南通市通州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2017年9月6    


(责任督学王铭锋统稿)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新闻投稿邮箱:tzjyxw@163.com 
建议IE6.0,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0028272号-1   版权所有:南通市通州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