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履职 不断创新
努力提高挂牌督导工作实效
通中责任督学工作站 潘竹平
通中教育督导责任区现有责任督学11名,其中退休的校长3名,退二线的校长4位,负责对全片23所中小学实行挂牌督导,每名责任督学驻点2—3所学校。2016年10月通州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行文在全区成立五个责任督学工作站,本人被聘任为通中责任督学工作站站长。如何履行好站长职责,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实践,我的体会主要有三项任务:一是完成区督导室、区责任督学管理中心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二是当好责任区11名责任督学的服务者;三是对驻点的3所学校做好经常性督导工作。根据督导室的安排,下面我就如何做好责任督学工作站工作和大家作一个交流。
一、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在做全做实上谋真招。
2016年10月区政府教育督导室进行了责任督学的换届,如何让新任责任督学熟悉业务,尽快履职,我们于10月17日组织了责任区责任督学的第一次培训,组织学习了《中小学责任督学工作守则》、《中小学责任督学工作职责》,使全体责任督学明确了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11月25日组织了11名责任督学一齐参与了对纱场小学的专项督导并进行了现场培训。结合学习《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评分标准》,我整理出了《责任督学工作清单》,培训时结合现场督导逐条进行了解读,使大家明确了责任督学督导工作的操作要求,内容包括逐月督导报告,每学期至少写一篇督导经验文章或督导案例或督导调研报告,每次督导要在微信平台上,即时上传“一日督导”工作情况,每次到驻点学校督导情况,在学校督导网页上报道,每学期开学一周内完成工作计划,学期结束时完成督导工作总结等方面的内容等,这样较好地解决了责任督学“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二、规范操作,不断优化,在做好做优上求突破。
在解决了“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后,如何做好做优,今年年初区督导室提出了挂牌督导工作要做到“纸上有笔迹,网上留痕迹,工作出成绩”,每次督导都要有督导专题、督导方案、督导过程性资料、督导反馈意见、学校整改方案,形成完整的工作链的要求,为了实现“三迹(绩)”目标,2月16日我及时召开了责任督学工作例会,进行了讨论研究,达成了共识。从2月份开始,每月确定一个专题,每个专题先由工作站制订出督导方案,内容包括督导时间、督导内容、督导程序、督导要求、督导工具等,每位责任督学根据驻点学校实际进行修订后,组织实施。如2月份我们确定的专题是校园安全管理,责任督学根据方案要求,到校进行了督导,形成的督导意见当天向学校领导进行现场反馈后,再整理出书面反馈通知书上报工作站,由工作站审核后再向学校进行下发,要求学校两日内形成整改方案上报工作站,同时将督导反馈意见通知书和学校整改方案在学校督导网页上进行公示。每月督导工作结束后,学校督导联络员将纸质的督导方案、督导过程材料(记载表、问卷、访谈记录等)、督导意见反馈通知书和学校整改方案收集整理一并组卷,存入责任督学工作室。从2月份实施情况看,效果良好,现已有14所学校在学校网页上公示了督导意见反馈书和整改方案。
三、积极履职,多方配合,在做精做细上见成效。
通过四个多月的履职,我感到工作站的事情要做好,离不开责任督学的支持,离不开学校校长的重视,也离不开学校督导联络员的配合,反之,我们责任督学认真履职,促进了学校更加重视督导工作。在工作中我的一个短信、一个电话,都得到了他们的积极响应,学期初上报督导工作计划,学期未完成工作总结,每月初上交上月督导报告都成为我们责任督学的工作常态。我能顺利完成区管理中心交给的工作任务,是因为有一支优秀的责任督学团队,他们不计得失,乐于奉献,布置的工作任务质量不打折扣,完成时间只提前,不拖后,如吴志军老校长上周五已完成了2月份三所驻点学校督导意见反馈,工作站已下发到学校,三所学校都已在学校督导网页上公示。王志华校长上周已上报了2月份的督导报告。第二届责任督学履职至今,工作站已收到督导计划和督导总结33份,月督导报告34份。所有材料报送,我们实行网上上传,工作站下载作为电子档案留存,同时打印纸质材料存档。
挂牌督导,任重道远,责任督学,使命光荣。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是督导工作的一项新举措,责任督学的使命,是促进更多学校走向优质,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优化、不断创新,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通州特色的挂牌督导新路。
2017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