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步爱国的志士仁人
1949年春,随着淮海战役的胜利结束,苏北已是晴朗的天空,5月底,上海人民盼来了解放。6月初,孙儆居住的上海“斐庐”,忽然外面有人敲门求见,原来是从扬州过来的一位苏北行政公署的干部。只见那位干部将一张苏北行署收条交给孙儆老人,这位耄耋老人用颤抖的手接过收条,当看到上面盖着的通红的人民政府的大印时,他的眼眶湿润了……
事情缘起于1949年春,寓居上海的孙儆时刻关注着江北解放区,他不顾个人及家庭面临的白色恐怖的危险,毅然派了一名心腹,携带一个精心缝制的小包,包里有他家所有房契田券及股票,他将此郑重交给苏北人民政府,用实际行动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支持家乡的土改工作。
而这次正是苏北人民政府在上海解放后派专人送收条来给孙儆。
1950年春节期间,新上任的工作极为繁忙的陈毅市长,亲自来到孙宅“斐庐”看望时年84岁的 孙儆 先生,饱经沧桑、极重晚节的孙儆受到陈毅市长的嘉褒。
他强立的爱国情怀是有史可查的。早在1914年访日期间,见其博物馆“罗列支那古玩甚多” ,他在笔记中写下 “愤甚” 二字。 当听到东京市长阪谷芳郎在迎宾舘致欢迎词中讲到“惟制造十寸以外口径大炮若未能信今造成十四寸囗径大炮一尊陈列会内此可慰者” 时,他发出“ 令吾輩闻之踧踖不安” 的强烈感受。。。。。至拓殖舘见“罗列南滿洲产物並地图模型”“ 愈令观者生无穷之感”。 “弱肉强食世界公例,吾之矿产不自开採而外人且探悉无遗,多方要挾,一再互商而卒于订约,计自去年以至今日失矿多矣.外人无矿而得矿,吾国有矿而一如无矿,可不为之太息痛哭哉”。
“九·一八”事变后,孙儆尽管已度花甲之年,在和友人交往中,他总是忧国忧民,并寄望于国民政府的抗日救亡。请看一首他答和友人的的情怀诗:
战禍风云还汹汹,虫灾水旱复年年。
荆榛充塞无干土,刀俎安排悉孽缘。
果使燕巢能稳固,好教蚁磨得因延。
从兹老友时联咏,乐我余生诗酒天。
1936年2月,时值孙儆七十寿诞,心系山河破碎的他特作《谢绝乡父老为贱辰称寿书》转发亲朋好友:“怆怀宗国,无限伤心,故不愿有称寿等举动也”,毅然放弃了典庆七十大寿的举动,
1937年8月17,日寇飞机轰炸南通基督医院,他忧心如焚,“果能为国而死死亦大幸”, “ 不能执干戈卫社稷生滋愧矣”。 见孙儆《谢绝乡父老为贱辰称寿书》。向省军政阶层要员投书极力呼吁抗日驱侮。 1938年3月17日 ,日军鸰喙旅团占领南通,面对时局突变,孙儆又专函致当时驻淮阴的江苏省代主席韩德勤及八十九军军长李守维,再次力主抗日。
1938年 3月27日 ,日军侵犯金沙,第二天日本小队長竹林髙桥由南通地方治安临时办事处主仼薛郢生,徐宇春等人引领上门“拜会”孙儆,用他曾有的省副议长身份访日经历进行利诱威逼,要挟他出面张罗维持会,孙儆即以民族大义严辞予以拒绝。恼怒成羞的日冦随即强驻“经畲楼”,对他施行武装软禁,妄图污化其淸名逼其就范。
4月25日 上午,孙儆看准日寇回撤南通的空隙,他怀揣七十元盘缠及几件換洗衣服,坐上独轮推车匆匆弃家出逃。下午,孙儆先生考研金石甲版和著书立说的主要活动场所“经畲楼” (今人民医院南边),被国军及群众打砸劫烧,现场一片人喧火啸,十几里外都能看见冲天而起的烟火,孙儆先生倾平生心血搜集到的不乏国之精瘁的珍贵藏品从此消失在万刼不复之中。
孙儆到沪后不久,卖国贼汪精卫的干将褚民谊来访。孙儆闻讯迅速转移回避。使褚悻悻而回。
1941年,他亲撰赞美台儿庄大捷楹联请人转呈贺慰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德邻(宗仁)先生五十寿辰,以泄胸中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
日寇投降后,孙儆对蒋介石发动内战的行径愤恨无比,积极参与民主人士黄炎培、马相伯等二十多人在上海《申报》上向南京蒋介石发出通电:要求停止内战,国共合作。此通电在国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成为人民反战洪流中的强大浪涛。1946年,又以满腔激情声援马叙伦、雷洁琼发起的“上海人民反内战请愿代表团”,强烈要求南京政府停止內战,实行国共合作。
孙儆经历了晚清、民国政权半个世纪的统治。他的“立言、立德、为国立功”的家训理念,经历了不断反复的沙淘洗炼,到此时,他认识到共产党是真正为人民为国家的,是民族复兴的力量和希望,他确立了自己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有光明前途的信念。在当时的上海白色恐怖十分严重的时候,孙儆做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决定,将全部房契田券及股票请专人悄悄送往苏北家乡的解放区人民政府……
1952年10月30日 ,孙儆先生以86髙龄逝于上海寓所“裴庐”,生前好友及门生约120多人集资襄助在上海万国殡仪馆棺殓。陈毅市长惊闻噩耗,特送来挽联致以哀思。1953年10月先生逝卋一周年,六十余友发起隆重的追思公祭,公议諡号慤文先生。[“慤”者,忠厚,正直,谨慎意也]。
蜿蜒曲折的运盐河流淌滋润着江海大地,千百年来,孕育了万千像孙儆这样的江海儿女,他们羔羊跪乳,雏鸟反哺,吻舔着这块黑土地,并为造福桑梓而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故事,这样的历史人物,我们家乡人民应该记着他,后人应该学习他。在新的世纪里,我们热切期望有更多的通州儿女为扮靓我们的家乡留下更多动人的故事,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