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在国旗下 >> 正文

在国旗下

实验小学进行“四礼八仪”专题晨会

悠悠华夏,泱泱大国,五千年的文明史让我们自豪!我们祖辈的血脉中传载着这深厚的中国烙印,哪怕是走出国门,举手投足间,都能寻觅到中国的气息,这就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国印象!可是,当古老的华夏文明和西方迥异的文化背景相遇时,有时也会遭遇到尴尬。

米兰是一个出生在德国的中国女孩儿。在妈妈的眼中,她是健康的,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但是,妈妈更希望米兰做一个优秀的中国人。一天,妈妈给了米兰5欧元,这相当于50元人民币,她要用这些钱给她最好的朋友娜塔莉的妈妈买一大束花作为生日礼物。可是当她走完一条闹市的街后,她的手里只剩下1欧元了,那些小摊上各种美味的零食花掉了她手中的一大笔钱,当她面对两欧元的玫瑰花时,她开始生自己的气了,有些后悔了,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

当她走过蔷薇街,看到了一个开满玫瑰花的小屋,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她不仅得到了一大束鲜花,而且还让她在那次聚会上成了最受欢迎的小女士呢!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得从玫瑰花小屋的主人爱丽丝谈起。正是因为与爱丽丝相遇、交流,米兰悄悄地发生了改变。

在国外,我们常听别人直呼其名,甚至是对自己的长辈也可以这样做,好像这就是他们的一种习惯。其实呢,国外直呼其名常常用在很熟的朋友之间,如果是初次见面,需要对方给你这个权利,否则,你就只能喊他们的姓。在中国,碰到年长的妇女,我们可以直接称她奶奶,人家一定夸你是一个有礼貌的孩子,但是在国外,你这样称呼,不仅会让人反感,而且还可能被赶走呢!因为,西方人认为,没有哪一个女人喜欢别人提醒她的年龄。

请客吃饭也是一门学问,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他们的做法也大不相同呢!请听一听这样的对话:

(米兰和爱丽丝关于待客的对话。)

的确,中国的习俗和西方的习俗,有时候相似,有时候格格不入。米兰和爱丽丝的对话,既是一位老人与孩子的对话,也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话。

走进这个小屋后,她明白了:花是会说话的;家是一个人的私人领地,拜访别人要带礼物,礼物不需要用金钱来衡量,可以是一枝野花、一个手工甚至是即兴讲的一个故事;中国人见面会问“吃饭了没有”,而德国人却更愿意从天气展开聊天话题;从蒙泰古的花语到李清照的“绿肥红瘦”;从英国诗人罗伯特·彭斯的抒情诗,到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草叶集》;从法国哲学家卢梭的社交准则到德国礼仪奠基人柯尼格的社交必读;从中国孔子的“有朋自远方来”到荷马史诗里的待客之道……

读着读着,你就像穿越了一个神奇的时光机器一样,来了一个华丽的转身,究竟是怎样做到的呢?让我们一起捧起这本好书读一读吧。大家想知道这本书的名字吗?它就是现代作家程玮的《米兰的秘密花园》,小米兰们,读过这本书后,你也是一名优秀的中国人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