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论文随笔 >> 正文

论文随笔

享受真实的生命旅程 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语文不该再是“去过程教学”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具突出的总是就是“结论教学”,或称“去过程教学”,换一个角度看也就是学习过程的缺失。这是语文教学低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新课标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这样一个新的理念,其最关键、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强调了学习的“过程观”。因此,我们的新语文学习应该是一种生命的完整过程,一种精神的历险。语文学习更应该是一种精神“享受”、心灵愉悦的过程。

语文教学应该成为享受语文历程

什么是学习过程的享受?我认为,一般意义上享受,是指人们在物质的精神方面获得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并由此体验到了幸福、满足的心理感受。而语文教学中的“享受教育”,应该是指语文教学要多方面地让学生用享受的心态和情绪去获取和拥有人生成长的养分。它应该是一个美好的体验过程,是语文教学过程的审美体验的境界,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是快乐和幸福的。作为人文性最强的课程,我们的语文课程更应该是自由生命、人文精神和个性语言同构共生的享受。享受祖国的文字、语言和文化。我觉得无论是让学生学习任何内容,无论是在哪一节课堂上,都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地位,真正让他们享受过程带来的体验,在享受过程中学习知识。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格和行动能力,我们的教学需要享受,学生的学习也需要享受,只有充实我们的内质并通过优美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这才是我们教学过程的真正享受。回眸《生命桥》一课的教学,我的感受是:享受,才能让语文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拨动生命的“情弦”;享受,才能让语文教学绿意盎然,实现语文教学的诗意回归。

语文教学如何成为享受文化生命的旅程

一、享受自然的悦读过程

阅读,本该就是“悦读”——一种投入的欣赏性阅读,审美体验的旅程!每天的新闻记者都是与一个文学大师的对话,充满新闻记者的期待,“情欣欣南昌意切切”地投入其间。在这主动的“智力探险”的过程中,学生不分读出了美,而且口味到了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一次次的发现,一次次的喜悦和享受。享受阅读,阅读便如一首歌,歌到情处泪双流;享受阅读,阅读如一杯酒,酒醉时笑语稠;享受阅读,阅读便像一首诗,诗言有尽意难尽;享受阅读,阅读便像一杯茶,茶香满口情悠悠;享受阅读,便是享受人生的一分一秒,享受世间的一草一木。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的、有创意的阅读”,以“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老师要学生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获取信息,在读中得到精神的享受,也就是让学生真正地学会在阅读中享受语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语文——在阅读中感受文本之美,在阅读中体验思维之趣,在阅读中拓展求知之乐语文是有生命的,阅读更是充满灵性、充满快乐的。新时期的语文要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与文字共舞,让精神欢歌,让精神得到愉悦。新一代的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并在阅读中享受学习,享受语文。笔者在执教《生命桥》一课就注重让学生体验到悦读过程的幸福。

师:(指着课题“生命桥”)看到这三个字你有什么想法吗?在学生提出种种疑问后,教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学生第一次读课文)

师:(了解初读心情后)好,每位同学都读出了自己的感受,下面再仔细读读课文,想像一下,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哪些画面?

(学生第二次读课文)

师:(交流读出的画面后)课文哪一处语句最让你感动?把那些地方读一读,可以自己读,可以和好朋友读,还可以读给老师、同学听。

(学生第三次读课文)

师:(在学完课文第三段后)描述:

这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为桥墩的——生命桥。(引读课题)

这是一座为小羚羊搭建希望的——生命桥。(引读课题)

这是一座伟大、神圣的——生命桥。(引读课题)

悲壮的音乐响起来了,你们读吧,用心来读吧!

(学生全体肃立,充满激情地朗读)

看来,读书本可以是一件十分幸福的、的民间的事情。为什么在平时的晨读课上,每一位学生都神情专注,读的孜孜不倦?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的朗读教学是否触及学生主体的生命需要。事实上,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这样的几种需要:探究的需要;获得认可与被欣赏的需要;获得新体验的的需要。《生命桥》的教学就是满足了学生的这些需要,从而使读书成为一种自学的追求和幸福的享受。学生初读课题之后,迫切想知道什么叫“生命桥”?生命桥究竟是什么样的?强烈的探究需要,调动了学生第一次读课文的内驱力。在学生读出了沉重、惋惜、钦佩、悲哀、难过等真切的感受后,教师继续调动深造探究的需要,进行第二次读课文,既而读出了一幅又一幅震撼人心的画面。通过两次探究性的阅读,学生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既而希望通过朗读表现出这种感悟,此时的第三次朗读,则满足了学生迫切想获得认可和被欣赏的需要,而最后的激情齐读则让学生在充分体验了老羚羊的崇高和伟大的基础上,产生获得新体验的需要。朗读中每个字、每个音都江堰市发自他们真挚的心,真情的喷涌就是源于一种“需要”。

二、享受本我的表达历程

表达的课堂应是真正的“动感课堂”,让学生充分互动起来,在各种各样的尝试中享受教程。为此,我们要努力创设有效互动的氛围,表达能力的培养要从兴趣、情感的激活入手,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敢干、乐于与人交流。因此,一方面,课堂上要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自由、信任的交际扭转,尊重学生的表达方式,多些表扬,少些批评,及时发现学生说的过程中的第一个闪光点,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另一方面要多以奖励的形式强化学生的成功体验。我们还要创设有效互动的情境,增强课堂表达的趣味性,激发学生课堂表达的兴趣,培养学生课堂表达的勇气和信心,养成课堂表达的良好习惯。我们更要调用丰富有效互动的方式,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群体互动、人景互动,使孩子们始终投入其中,用表达的冲动。当然,我们还需要加强有效互动的引导。由于小学生生活阅历少,表达能力弱,因此表达过程必然会出问题,产生困惑。此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成了学生深入进行双向互动的催化剂。课堂表达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是面对面你来我往的信息交流,是双向互动式的动态语言实践。所以,课堂上要安排大量时间,注重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告别是全班同学都能参与的形式,以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其间,在有效的表达实践中反复经历、体味,提高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深刻性和语言表达的规范性、条理性、机敏性,从而获得真知,增强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交际态度。笔者在教学《生命桥》一课时作了一点尝试。师:当老羚羊坠落深漳时,它会想到什么吗?

生1:我死了,但没有关系!不羚羊们一定会坚强地活下去。生2:我很欣慰,因为我们的羚羊家庭仍可以代代繁衍下去,生生不息。

师生:同学们,看到 老羚羊坠落山涧时,你的心里又在想什么呢?

生1:老羚羊老你们真伟大!你们的自我牺牲精神,让我敬畏!

生2:老羚羊你放心地去吧!你的生命在年轻羚羊的身上已经得到了延续!

师:在老羚羊与年轻羚羊的一“叫”一“应”的对答中,你能听出它们在说什么吗?

生1:有语重心长的叮咛。

生2:有情意绵绵的嘱托。

生3:有坚定有力的表白。

显然,自由表达带给我们的是“平等的对话,思想空间的广袤与智慧的开启”。(肖川《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表达只有是率真的、发自肺腑的,那才是真正直抵内心的言说,这样一来的表达才是对心灵的啊问。享受表达,需要老师创设宽松氛围。因为宽松的扭转,是个性自由翱翔的天空,是个性自由流淌的小溪,是个性自由穿透的阳光。案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表达的平台,在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后,老师让学生与作者、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不远千里平东镇之间情感沟通,心灵对话,思想碰撞,实现了多元互动的自由表达,在这种互动表达中有智慧碰撞,有情感与情感的沟通,生命的个性在这里在得到了尽情释放,呈现出斑斓绚丽的色彩。

享受余裕的作业过程

个性化的作业成为一种流行。新课程中的作业是一种信息的过程,而且也是学生调动自己的夼与文本、生活、自我的对话过程。我们的作业突出学生的主体实践地位,保证学生在宽松、自由、开放的时空中,有时间实践,有心境想象,追求心田的无忧与无我,一种从容与自在,做出自己的感觉来,做进作者的情感世界里,把一颗稚气、水一般澄明的心灵放飞于语言的天空里,从而产生或悲或喜,或敬礼或憎的情感体验,为人生未来发展构筑起一座精神的家园。

我们应该让儿童享受余裕的作业过程。有了余裕,学生就少了一份牵挂,推卸掉被迫的责任和义务,远离了许多无奈的纷扰。如此由优质产品裕找回本我,由本我找到人生的情趣。中国古代的文学家都江堰市寄情于山水,充分享受到人生的余裕。闲情催生逸致,传神的佳作由此诞生。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现象是:有余裕感谢的作者写出来的东西才能的效地调动读者阅读的余裕心。

有余裕才有创造。人生的普遍心理——在留有余地的空气里,人的精神会爱到舒张感谢的压迫,精神就提不到舒展,当然极不利于精神的创造。人有余裕,才会毫无障塞。有人生余裕,才有孕育的余裕,有蕴意的余裕,才有写作的余裕。余裕收发恬淡自然的人生境界,这是产生新思想工作新感受的源泉。学生兢业的心思,又有潇洒的趣味,不一味敛束清苦。如此情思之园才会春意盎然,创造之地主可发育万物。有余裕,才有滑稽戏精神,才有心灵的呼吸。有了心灵的呼吸,人生便会灵动有趣、兴味有趣、洋溢生气,便有与自然应有的生命渲泄的诗性飞扬。正所谓“诗思在灞陵桥上,微吟就,林岫便宜已浩然,野兴在镜湖曲边,独往时,山川自相映发。”“民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树;性天中有化育,角处见鱼遗臭万年鸢飞。“我在设计《生命桥》一课时十分重视学生享受到余社会有作业旅程。

师:同学们,下课后你们还想做些什么作业?

生1:我想制作一个更好的动画。

生2:我要用笔画出课文中那的一幕。

生3:我准备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师4:我想写一封信给猎人。

……

师:你们自己设计的作业都,就这样去做吧!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我信应该洞悉,快乐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智慧与诗意所在,这种快乐不应该只荡漾于课堂,更应该让这种“快乐感”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学习“其乐融融”。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举爱好、不同窗户渴求、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创造潜能,从而铸就了千差万别的每个学生的个性。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发现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让个性由依附走向独立,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内敛走向凸显。新世纪的课程改革,把教师的角色由管理者转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不再是发号施令的权威,而应真诚地当好学生的“参谋”为学生主动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菜单”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成绩的内容,自主选择完成作业途径和方式,自主选择完成作业的期限——这无疑让“作业”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成了学生主体生命发展的内在需要,成了他们的精神“大餐”。少一点指令,多一些商量;少一点约束,多一些自主;少一点刚制,多一些弹性……这样的语文作业才能亲近学生主体的生命需要,并成为学生心中永远快乐的港湾。

让我们一起来享受吧!让学生在享受中理解课文、丰富文本并超越文本:在享受中用内心的感应去印证、诠释语文的神韵、博大与深远。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激起学生的情感渴望,点燃孩子们的心灵火花;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超越知识,走向生命,走向智慧;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熠熠闪现生命的活力。

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享受学习的过程,经历学习的过程。经历过程、享受过程的语文教学才是求诚的审美的、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