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论文随笔 >> 正文

论文随笔

也说窦桂梅

也说窦桂梅

看了论坛的帖子,相同的名字一再被提起:窦桂梅,呵呵,简直是可以建立一个讨论专区了,题目我都拟好了:我看窦老师。

呵呵。俗了吧这题。

怎么办呢?我听了她的课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评了。

按照惯例,自然是:一二三,学习点是,四五六,改进点是。但是,可是,确实是,以我少的可怜的资历,以我完全被折服的角度,我都不知道如何一二三,四五六的来侃侃而谈了。最后只有汇总到一句了,估计这句也已经被无数老师在心里重复N遍了:窦老师,真是,敬重的!!!

课的启发到罢了。更关键的,倒是那样一种心态的平和吧。真是,还是只有这句了:敬重的!!!

《游园不值》我是听了窦老师的课才慢慢领悟到其中之真谛的。原来也看过,不过从来没有从那样的角度来思考过。想来真是羞愧,这大概是人生境界的高低之分了吧。

于不遇之中有遇,或者更确切说,能从“不遇”之中体味到比“遇”更快乐的心境,达观且潇洒。向来叶绍翁也是这样的心境下做的诗。窦老师读懂了。因为同样的达观且潇洒的缘故吗?是的吧?是的吧!可是窦老师让我也读懂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还是孩子啊)也读懂了,这该如何评价?呵呵。真是为难我了。只有在这里把辞藻再次堆砌一下:敬重啊!!!

不由得想要跑题了。呵呵。那样一种古人才有的古典的情怀,居然还是可能存在的吗?

《雪夜访戴不遇》是作为补充材料的。我更感觉是写给我们看的。是比《游园不值》更高的境界了吧。自己感慨下。《游园》是被动的选择,主人不在没能入园,但是能从中体味到比入园更大的快乐已是不易。《雪夜》则更佳了,是主动的选择了。在今天看来,简直是不能理解的情怀了。怎么有这样的人的?不是为了去见他的吗?怎么到了门口连门都不敲又走了呢?何况是船行了一夜到达的情况下呢?呵呵。是不能理解的行为了吧。但是,听了窦老师的课,透彻了《游园》的心情,再看《雪夜》,呵呵,领悟了一点了。然而,也是有限的很的一点呢。

后来听窦老师的讲座。果然如是,这么潇洒的一个女子呢。大气的很。难怪了。

是奇女子了。呵呵。

这样也算评课吗?呵呵。

但是我只能这样了似乎。一个外行眼里的语文课。更多的是感慨吧。

所以是随笔了吧。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