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新方案的精髓也就在这里。在新方案的基本结构中,“设问导读”环节无疑是设计一堂课的中心点。
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具体化”,在上课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并把教材转化成若干个问题;在课上,要适时出示问题,以此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在自学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小组氛围内根据提出的问题展开交流,以实现智慧的碰撞与共享。在此期间,要引导学生把明白的内容和不明白的内容加以明确区分。
但是导学的效果如何?那就要看“问题”的设计。我认为,这与教师的智慧和底蕴的深浅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的合作在课上,教师的工夫在课前。教师能不能引发课上的合作学习,能不能成功地驾驭课上的合作学习,关键在于你课前准备问题的质量。下面我就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做法:
首先,在问题的设计中,我尽量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这样不仅能有效分散重难点,更能渗透一种数学思想和方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学数学。
其次,在课堂导学中,我把那些处于“节点”位置的问题设置为学生的合作点。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再次,我仔细斟酌每个问题,尽量使问题恰当而耐人寻味,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求知兴趣。如在教学“除法估算”时,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在‘85÷20≈?’这道题中,老师把85按‘四舍五入’法估成90,可90除以20老师不会口算呀,怎么办?”学生顿时来了兴趣。怎么办呢?他们个个眉头紧锁。在一段安静之后有了低低的交流声。有的同学想办法计算90÷20,而有的同学则把85估成80进行估算。在比较与交流中,学生意识到:估算的目的在于方便计算,而计算的目的又在于解决实际问题,自然而然都认可了把85估成80的方法,从中也领悟到了解决问题要灵活。类似于这样的提问不仅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悬念,而且这样找到的结论理解、记忆得也很深刻。
所以,我们在课前整合资源环节,就要能够结合生活经验,结合读书研究,结合练习与考试,结合组情与学情,巧妙地设置问题,就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