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要关注亲身经历后的感悟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教学反思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学习方式,而探究式学习关注的是学生亲历整个学习过程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作为老师应该有意识地用这种新的理念去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发现把新的理念很好地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还存在一定的距离,我有深刻的体会。记得去年,我任教一(3)班和一(4)班的数学,每天的教学内容都是当天完成,那天早上第一课学校有活动,一(4)班的数学课不好上,只能放在第二天,我只好走进一(3)班教室上课。下课后,发现教学中有问题,马上修改教案,反复思考,不能在一(4)班上又出现教学失误。那么,同一个教学内容,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吗?下面我针对同一内容的两种不同设计:
一(3)班;认识长方形
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一个物体(桌上有一些大小不一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观察后动手把物体上的一个面画下来。
师:谁愿意把你画的图形拿上来给大家看看?并且说说它是从什么物体上画下来的?
生:(指着纸上的图形)这是从长方体上画下来的图形。
师:(把那张纸贴到黑板上,紧接着问)谁知道它叫什么名字?
生:(抢着说)知道,叫长方形。
师:对,它叫长方形。(指着黑板上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是从长方体上的一个面上画下来的。那你们还能从长方体上的其他面上找到长方形吗?自己找找吧。
学生活动:边找边说。
师:谁上来找给大家看看?指名一位学生上来找,老师随机引导。
师:我们一起来找找。(用食指指着,学生也照着边指边说)上面是长方形,下面是长方形,左面是长方形,右面是长方形,前面是长方形,后面是长方形。
因为在以上认识长方形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面”的体验不深,导致后面找“生活中的图形”环节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只会说:“门是长方形。”“黑板是长方形。”……老师尽管多次提醒要说“门的面是长方形。”可学生们还各说各的,例子也比较单一。
一(4)班;认识长方形
1、看一看,摸一摸
师:(依次指着长方体的几个面)这是长方体的一个面,这是长方体的另一个面,这也是长方体的一个面。长方体上有好几个面。
下面请小朋友任意选择一个面,正对着自己,仔细看看它的形状,再用手摸一摸。(学生活动:自己看看摸摸说说。)
2、画一画
想一想,你怎样才能把这个面的样子在纸上画下来吗?想好了,就开始动手试一试吧。(学生各自在纸上画。)
3、比一比
师:请小朋友把你画下来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交流,互相看看得到了什么样的图形。(小组活动。)
师:谁愿意把你的作品拿上来展示给大家?
展示学生画出的各种各样的长方形,引导学生欣赏:看它们有的是这样,有的是这样的……,同时挑选形式不一的长方形贴到黑板上。
4、揭示名称
(指着黑板上的各种长方形)像这样的图形虽然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横着,有的竖着,但我们都把它们叫做长方形。
想像:让我们闭上眼睛想像一下,长方形是……
5、找一找
手中的长方体上还有哪些面的形状也是长方形呢?找到后看一看,摸一摸。
因为在以上认识长方形的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面”的认识比较全面到位,对长方形的各种样子体验深刻,所以后来找生活中的长方形,学生的思维开放,表达非常清晰,内容也非常丰富,如:学生尺直尺的面是长方形,凳子的面是长方形,音像的面是长方形,胸卡的面是长方形……
为什么同一内容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呢?很明显:一(3)班的课没有认真备课,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中,是“为操作而操作”,没有将这一学习方式用足、用好、用透,因此没达到操作的目的,教学效果不好;而一(4)班的课是针对上节课存在的问题,把握住了操作活动的关键,让学生在经历新知的探索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学生在丰富的表象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建构了知识。因此,体验,仅仅是操作是不够的。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以身体之,以心悟之”,这样的体验对学生来说才是深刻的。
一、体验,需要学生亲身去经历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早就提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的教育思想。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就忘记了;看过了,就明白了;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中重视让学生在“做”中体验数学,去促进数学知识的建构。例如,上述一(3班和一(4)班中,“从‘体’上剥离出‘面’——认识长方形”这一环节中,两节课都积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看一看、画一画、指一指、找一找,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使多种感官参与,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实践中直观认识长方形,体验数学知识。
二、体验,要关注亲身经历后的感悟
以前数学课上,也出现过这样的现象:当教学环节进入学生操作时,教室里顿时热闹开了,学生各自动手。而且有时用于操作的时间可多可少。这种“摆设”型的动手操作看看很热闹,其实可能是“蜻蜓点水”只停留在活动的表面上,学生得到的体验也是不深刻的。因此体验光有表面上的活动是不行的,它还需要老师细腻和到位的指导。像上述两节课同样是认识长方形,一(3)班设计的活动看上去很细,但指导上还不够到位,如:学生画的长方形可能有很多种,我却只出示一位学生的作品,并贴到黑板上,这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误导,只有这种长方形才是长方形,这样学生的体验就不丰富了;又如,在找长方体上其他面上的长方形时,我仅伸出食指指着各个面,这又易使学生对“面”
的理解不深刻,可能会对他们的后续学习(长方形的周长、面积)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一(4)班的设计,在引导认识长方形层次非常清晰,指导非常到位:从引导看一看长方体的面,摸一摸这些面,让学生初步感知“面”的概念;又通过画一画、比一比,让学生积累了更多的对长方形直观认识;最后在揭示概念时,又通过对学生自己画出的各种各样的长方形的比较,巧妙地丰富了概念的外延,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方形的认识。因此,在学生操作时,教师不是旁观者,更不是指挥者,而应是合作者,与他们一起探索发现,教师这时的指导可以是一种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问话,这些都能让学生加深体验。
其次,体验还需要与学生的思维相伴。学生在动手操作时,如果是依样画葫芦,照着课本“例行公事”,或按着老师的旨意被动行事,那么学生所经历的过程只是一个机械的、浅显的过程。因此体验要与学生的思维结合起来。例如一(4)班中,学生亲历了看、摸、画、比等多样的活动,他们对长方形的感知很直接,这时候老师进一步引导:揭示概念,想像,找长方形,学生对长方形的感性认识越来越丰富,他们就会把学到的知识内化,自然而然地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的体验就更深刻了。正如语文书上所说:“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
总之,作为一名好老师,就应该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在课堂上应尽最大可能提供给学生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多看、多听、多说……全方位“动”起来,用自己的身体亲历,用自己的心灵感悟,去享受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