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刺的巢穴
江苏省通州市实验小学李红霞 邮编:226300
曾看到这样一则故事,说生活在美国科罗拉州大峡谷中的雕用一种称为“铁树”的树枝筑巢。“铁树”的树枝不仅像他的名字一样坚硬,而且枝上还生有许多刺。巢建好后,雌雕还要在上面铺上树叶、羽毛、杂草,防止幼雕被刺伤。随着幼雕的渐渐长大,他们开始在巢内争夺空间,他们对食物的需求量迅猛增加。雌雕感到要让幼雕生存,必须让他们离巢。为了激发幼雕的独立生存能力,雌雕开始撤去巢内的树枝、羽毛等物,让树枝的尖刺显露出来。巢不再舒适,幼雕纷纷躲到巢的边缘。这时,雌雕就逗引他们离开巢穴。一旦离巢后,幼雕纷纷向下降落,他们就拼命扑打翅膀防止坠落。——他们开始飞行。是的,拒绝坠落就必须飞翔。
这是否给父母们的育人之道一点启示呢?纵观周围的父母们却在不由自主地制造温室:不管路途的长短,上下学一律接送;叠被、整理书包这些孩子必须做的,家长包办;搞卫生,料理家务这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家长不忍孩子辛苦……总之,除了学习家长不能替代以外,其余都与孩子无关。不管家中经济收入如何,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用最好的,为的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来看看如此优越的生活环境培养了怎样的孩子呢?有这样一位母亲,对他的儿子爱若至宝。有一次母亲生病住了几天医院,回到家,10岁的儿子居然目不转睛的看电视,连正眼也不看一眼。母亲给他到一杯水,儿子却说:“你自己去吧,我正忙呢!”母亲看着沉浸在剧情中的儿子,惊愕:儿子的良心为何变得如此冷漠?
为何?应该是温室效应的必然产物吧!不仅是懒惰、冷漠,造成情感的缺失,更可怕的是孩子能力的丧失。曾看到这样一个令人扼腕的事例:一个早慧的孩子,6岁入学,小学里就能将《新华字典》全部背诵。父母百般呵护,老师宠爱有佳,同学谦让关照。在无忧与赞叹中他顺利考入重点高中,高考时获得当地的文科状元。可就是这样一个智商优异的孩子走上工作岗位后,完全不能适应社会的人际关系。遇到困难,只有一种办法就是退缩。他逃避到网络的虚拟世界里,不可自拔。已过而立之年,没有工作,没有朋友和家庭。母亲痛心疾首,大家搞不清楚往日众星捧月中长大的优秀少年竟连交往、工作也不能胜任?追根刨源,这难道不是由孩提时的温室造成的吗?大家只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学习上,被孩子优异的成绩迷失了眼睛。这难道不是如今社会的一种共性现象吗?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家长们都放大了孩子学业的价值,注重孩子的教育投资,物质环境投资。可当他们实现了自身的愿望时,却难于面对不能很好的立足社会的孩子。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迟早要独立生活,父母不可能包揽一辈子。现在的孩子,他们将来生活在比现在更复杂、节奏更快的社会中,他们需要的是适应生活、掌握处理问题的能力。只有让他们从小生活在尝到成功与失败、痛苦与喜悦的种种滋味,他们才能逐渐养成应付复杂社会环境的能力。爱与溺爱只一字之差。过分的爱护或过度的干涉,都将意味着丧失孩子的能力,使原来性格脆弱的孩子变得更加脆弱。当孩子睁着好奇的眼睛,处处想动手时,不要担心孩子磕痛碰伤,不妨鼓励和支持孩子的行为,让他在受挫中学会勇敢和坚强;不要担心孩子劳累,不妨布置些家务劳动,让他在辛苦中学会勤勉和关爱;不要担心孩子挨冻饥饿,不妨创造些恶劣的环境,让他懂得珍惜和节俭;不好让他一帆风顺、事事如意,不妨制造一些挫折和困难,让他懂得生活的酸甜苦辣……
邻居家老年得子,自幼对孩子娇惯。父母勤俭节约,但对孩子有求必应。 孩子成家之后仍然游手好闲,依赖父母。后来,父亲劳累病死,家中失去经济支柱,他上要抚养年迈奶奶母亲,下要抚养子女。恶劣的现实,肩负的责任让他醒悟,他想方设法赚钱,如今他饲养了数百头羊,比周围任何一个年轻人都肯吃苦。大家惊愕:这个年轻人的变化为何如此之大?
这让我想起物理学科中的力学原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你使劲对物体施加压力,物体也会回赠你多少压力。对于孩子的教育不也是这个理吗?家长给孩子施加多大的生存压力,孩子便会产生多大的生存能力。“教育狂人”任庆文的育女经历就是一个证明。女儿一生下来,就让她辐射式的接触自然和社会,几个月大就让她到草地上乱爬乱摸。三岁时,让她自理在家生活,4岁半上街买菜,5岁乘公交车独自到郑州的每一个角落,6岁独自去北京申奥,7、8岁开始独闯全国……
带刺的巢穴,不仅是深沉的母爱,更是一种博大的智慧。作为家长,我们得到的不仅是启示,更是育人的指向。在人生道路上,有时顺流而下,又要逆风而行。让我们再顺流时,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引领者,逆风时更要推波助澜,让孩子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和能力,促进孩子积极主动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