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校概览 >> 教师风范 >> 正文

教师风范

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王俊介绍

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王俊介绍

一本读不透的书

——记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王俊

“陈禹,喜欢你的王老师吗?”

“喜欢!”

“为什么?”

“就是喜欢!干嘛非要理由呢?你能说清楚吗?”

“是的,我也说不清楚……”

——摘自“我和儿子(王俊的学生)”的对话

的确,作为实小新生代教师的杰出代表,透明的王俊身上萦绕着一层神秘。

他是一本书,一本看似简单却难以读透的书。

他是一堵墙,一堵别人感觉不高却又难以逾越的墙。

他是一面旗帜,一面自己从不张扬,却自然而然在他人心中飘扬的旗帜。

他是一位思想者,他用思想提升着自己精神品质,他用思想感化着学生、感染着同事朋友。

贫乏人生积淀富足的精神食粮

“黑夜给了一双黑色的眼睛,我要用它来寻找光明。” 透过王俊那双充盈着智慧的眼睛,我们读不懂他是天生老成,还是经历了太多的后天沧桑。翻开他流淌着辛酸的足迹,我们感受到贫乏的伟大。

孤独的童年期

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独立生活;

在孤独的时候,喜欢思考;

特别相信老师说的话,经常站在路边傻呵呵地等做好事;

因为没有爱,特别珍惜别人的每一份关爱;

从小爱看书,对音乐很敏感,

从小缺乏亲情,但不乏友情;

跟一些“坏孩子”打成一片,变化的是他们;

获过县市级作文、数奥、书法等奖项,奠定了向上的基础;

缺少亲情的呵护,促使自己悟出“为人”“为事”之道。

苦闷的青春期

开始思考自己出生与命运。

家庭的贫寒激发了昂扬的斗志;

朋友的交流,偶像的崇拜成为摆脱精神苦闷的主要出路;

如师生活的刻苦,享受了人生中最幸福的三年,

凭自己的努力与追求赢得别人的尊敬,

用读书与思考排除灵魂的空虚,也造就了我的全面发展;

纯粹的精神生活给了自己一种无限的张力。

虚弱的青年期

工作之后的自卑让我学会了反思,

实小的品牌优势敦促我向自己的教育教学要质量;

最青春的时候,也是体质是最弱的时光,

严重的神经衰弱症把我推向灰色的深渊,

也给我搭建了修炼与喘息的平台;

恋爱八年无果,饱尝世态炎凉,让我更加珍惜人间真情。

读佛道之书,受益匪浅,

形成“有意为之,无意成之”的行事方式。

……

——摘自王俊的《闲言片语》之“成长动脉”

王俊的生活是低调的:充满着情感的挣扎,无奈中敢于用嬴弱的身体直面抗争;流露着对“真善”的追寻,阴霾中勇于用博学的知识拨雾寻阳。

王俊的生活是多姿的:于连、堂洁克德让他更加真诚与友善;周庄、孔孟让他更加睿智与丰盈;生平的坎坷让他变得坚毅与刚强;不甘于懵懂让他更加机敏与聪颖。

王俊的生活是阳光的:从1997年开始,他有42篇近16万字的文章被 《中外教坛》、《江苏教育》、《小学青年教师》、《中小学数学》、《中外教坛》、《小学数学教育》录用与转载;近3年中,他多次荣获通州市、南通市小学数学优课评比一二等奖,并数次与省内外数学专家进行课堂教学交流;在通州市实验小学,相貌平平的他成了有志教师崇拜的偶像,广于布施的他成了众多青年教师的精神领袖;2004年,31岁的他终于找到真爱,他踏进婚姻殿堂的喜讯成了实小网上论坛的热门话题。

枯燥数学彰显灵动的生命活力

“学习数学,一方面是数学知识,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是人一生中都非常重要的工具。”

“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思维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它能从已知发现未知,延伸我们的感知。”

——摘自王俊的《数学随笔》

王俊的数学课堂是真实的。

曾经,王俊把“寻找实小宿舍楼324室在哪里”这个问题拿到课堂上让学生讨论:

生:我觉得这人应该相信王老师的话,我们王老师不说假话的。

师:是啊,我脸上又没写字。再说,老师说的话就一定可信了?(学生迟疑地摇摇头。)那如果你是那人,你会怎么办?

生:我觉得应该再问一个人。

师:能不能依靠我们的头脑自己来解决呢?

生:我觉得应该先观察一下门牌号的规律。

生:王老师,你家的门牌是多少号?

师:106。

生:那个人上楼肯定找不到324号的。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106上面只有206、306等等。

师:我家在楼道的右面,对面还有人家呀?

生:对面的人家是105,上面只有205、305等等。

师:同学们说得真有道理。看来门牌号是有规律的,究竟是什么规律呢?

生:第一个数字表示楼层,后面两个数字表示户数。

师:发现了这样的规律,你们再来评判一下王老师有没有说假话。到底有没有324室呢?

生:没有。一幢楼不可能有那么长的。

是:谁听明白了他的意思?

生:他的意思是说,每层不可能有24户人家的。

师:看来,如果那个人像我们这样去发现门牌号的规律,就不用上上下下到处去找了。

王俊的数学课堂是智慧的

他在给一年级的小朋友讲“巧算”的时候,出示了这样两道题:50+30+20,49+27+24。

师:“你们喜欢做哪道题?”

生:“第一题。”

师:“要说出喜欢的原因!”

生:“因为整十数相加,好算。”

师:“我们有办法把第二道题变成像第一道这样好算的方法吗?”老师先给你们讲个故事:一天,24正在家里休息,突然听到有人敲门,24打开门一看,是49站在门外。49说:‘24,你能借给我一个1吗?’‘你为什么要借1呢?’‘因为我想变成整十数。’‘你为什么想变成整十数呢?’‘因为我想参加小朋友的舞会,他们只欢迎整十数。’24听了,很大方地借了一个1给49,49很开心地带着1走了。过了一会儿,又有人敲门了,24,不,现在我们应该叫他23,23打开门一看,是27站在门外,27说:‘23,你能借给我一个3吗?’‘可以呀。’于是27也很开心地带着3走了。”

生:“对了,第二道题可以把4分成1和3,也就是39+57+4=(39+1)+(57+3)=40+60。”

师:“24借给别人1和3,自己只剩下20了,他会不会难过呢?”

生:“不会的,因为他帮助了别人,使别人变成了整十数。”

生:“他应该很高兴,因为他自己也变成了整十数,他也可以参加小朋友的舞会去了。”

王俊的数学课堂是创造的

王俊在教学“毫米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建立1毫米的空间观念,他为学生提供1分硬币、学生非常喜欢的“王牌”卡片和一些扑克牌等实物,让学生在这些实物中找出1毫米的实际长度。

师:“谁能告诉王老师,1毫米的厚度到底是多少?”

生1:“1分硬币的厚度是1毫米、‘王牌’卡片的厚度是1毫米。”

生2:“1分硬币上表示的年份的小数字的长度是1毫米、扑克牌中‘4’一横出头部分的长度是1毫米。”

生3:“我发现了三张扑克牌叠在一起的厚度正好是1毫米!”

……

简单学具加上简单的活动,不仅使学生借助实物的表象真正形成了1毫米的空间观念,而且促使学生的创新“火花”得到了迸发。

王俊的数学课堂是多元的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为了让孩子有所存疑,激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鼓励孩子敢于奇思妙想,王俊对一年级的孩子创设了这样一个课堂情境: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新朋友,你们看,他们是谁呢?(两位戴青蛙头饰的学生蹦跳地出来,生回答是青蛙)下面老师请你们看一个青蛙吃害虫的故事。

学生表演:有一天,稻田里飞来了很多破坏庄稼的害虫。青蛙妈妈和小青蛙看到飞来了那么多害虫,就忙着吃起了害虫。过了一会儿,青蛙妈妈和小青蛙吃完了害虫,青蛙妈妈对小青蛙说:“孩子,我吃了56只害虫。”小青蛙说:“我吃了30只害虫。”

师:根据这一情境,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青蛙妈妈和小青蛙一共吃了几只害虫?

生2: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了几只害虫?

生3:小青蛙比青蛙妈妈少吃了几只害虫?

生4:青蛙妈妈吃得多一些,还是多得多?

生5:青蛙妈妈在小青蛙的左边还是右边?

……

王俊的数学课堂是向善的

王俊教学小学高年级数学时,经常让学生用数学书写孩子的人生格言。

对称轴:告诉我们要平等待人,不能对任何一方有所偏袒。(姜彬)

名数的改写:名数和名数的是可以沟通的,人和人也是可以沟通的。不要以为自己高了一级就了不起。其实老师与同学在一定基础上也是朋友,上级和下级也是同事。(钱钰)

分数的约分:分数就像人一样。如果两个分数的值是一样的(如 2/3=6/9),就不需要把自己夸得太大。做人也一样,我们不需要虚假的强大。(曹洋洋)

角如一支剑,角度越大,它就越不尖。角度数的大小正如一个人的骄傲与谦虚,一个人越骄傲(张开的角度大),力量越弱(角越钝);一个人越谦虚(张开的角度小),力量越强(角越尖)。(曹卫)

递等式计算让我们懂得了:无论做什么事,要一步一步慢慢来。(一名后进生)

播撒快乐也快乐着自己

王俊是播撒快乐的有心人。

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几何知识后,王俊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百宝箱”,给餐桌制“裙子”;

学习了小数以后,王俊让学生可以给爸爸妈妈当个“好管家”,记一记家里的收入和支出,算一算一月一年的盈亏;

学习了长度的认识,王俊带孩子去量一量操场有多大,教室的面积是多少:

学习了认识钟表后,王俊让孩子在周末边看电视边记录电视节目时间,给电视台的叔叔阿姨们提点播放建议;

学习了统计以后,王俊让孩子统计城市里主要道路上车辆通行的情况,为交通局制定车辆分流方案提供参考;

……

王俊的数学人生也是快乐的,“真的很喜欢做教师”是他真实的人生写照。他认为:

教师的职业是幸福的。他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做人的品格传授给学生,看成是胜过世界上的一切馈赠,对教师和学生都是幸福;他把“亲手搀扶着混沌初开的孩子走向人类文明的圣殿,去吮吸知识的琼浆、文明的精华……”比作年轻母亲第一次将自己甘甜的乳汁喂给新生的婴儿,那就是一种快乐的最高境界。

虽然,在十年的教学实践中,他也为各种压力而烦恼,但他更庆幸自己选择了教书育人的职业,选择了追求功名利禄之外的成就和精神满足,安心享受属于教育者的快乐和幸福。

教师的夜晚是美丽的:有时,一杯茶,一本书,一支笔,书页的芬芳弥漫了整个房间,翻动作业本的声音犹如春水流动;有时,打开电脑,进入论坛,飘逸的思绪在网络中自由翱翔,思维的碰撞犹如华山论剑;有时,接听学生、家长的电话,快乐的声音在穿越苍穹,内心的体验犹如春天争艳的百花怒放。他夜晚的心灵自由而闲适!

教师的白天是多彩的:他与孩子们真诚相处,感受他们的纯真和快乐,倾听他们一本正经地谈天说地,欣赏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进步……他由衷地感觉世界没有什么能比跟孩子打交道更单纯!

上课前,他总会对原定的教学计划重新考虑,他总有突发的灵感带来新的突破,他的创造让自己的课堂更加得心应手,让学生学得更主动积极,更有收获……那时,他享受着自己创造的快乐,感觉教师生涯有了快乐才更具亮色。

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他能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他

能使他们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他能给他们启迪;当学生自卑自弃时,他能给他们自信……他能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他能使学生的争论擦出思想的火花,他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成功的快乐和发现的惊喜……这种种的快乐和幸福皆非一般教师的语言所能表达。

王俊的快乐是因为他让思想轻盈地飞翔,让心中洒满灿烂的阳光。

王俊的生活的确是一本书,一本七彩的书,一本厚重的书,一本智慧的书,一本书写生命本色的书,一本让人激动奋进的书,一本令人流泪感动的书,一本别人无法读透、无法克隆、无法演绎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