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孙儆传奇 >> 正文

孙儆传奇

风骨雄健的文人雅士

风骨雄健的文人雅士

这是80多年前发生在孙儆的“沧园”里的故事。

1924年10月18至22曰,孙儆邀张詧、张謇兄弟等社会名流、于沧园“赏菊及观看七乡保卫团合操式……”

大江南北文人雅客纷至沓来,盛况空前。游客们徜徉在运盐河边吟风弄月,漫步在亭阁之间欣赏字画,特别是那“沧园”里观看那争奇斗艳,千姿百态的秋菊。于是,文人墨客纷纷即兴吟诵撰联,文房四宝一时应接不暇。事后,张謇盛赞当时情景:

金沙以善艺菊闻久矣。今年于十月十八日,开菊花会于其沧园,计种凡二百五六十,计色凡三四十,计花凡三千五六百。美矣茂矣……游后张謇还赋诗《晨往金沙看沧园……四十六韵》,诗中“珠履客充庭,绣披人塞屋”等句生动描写了当时赏菊和观摩的热闹现象。

张謇还为此发函《为明岁公园征集通如海菊花大会启》至各县,准备第二年在南通市五公园举行赏菊大会。

交友是孙儆一生中重要的社交活动。还在少年时期的孙儆就立志“以文章交天下友”。光绪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24岁的孙儆在金沙张载之宅相识并相交比他年长13岁的 张謇 先生,并随张謇在金沙会见社会名流计有九天时间。这九天的活动,为孙儆以后社会交往拓宽了大门。从此,孙儆等“进友居品茗啖蟹,迎‘沧园’赏菊敲诗“,成为当时通州一道奇特的文化风景。

根据1928年孙儆邀友人追思母亲逝世39年时编辑的《南通孙氏念护堂题咏集》,就有132位好友为之赋诗作辞,这些乡绅名流遍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四川等地,其中,有进士出身的十二三人,举人出身的十四五人,还有社会名流五六十人。这些社会名流、诗书大耄与孙儆渊源极深。晚年孙儆寓于上海后,积极加入南社,宁波同乡会,怀超社,陶社,剪淞社等的诗词酬唱和翰墨挥毫切磋交流,享有诗家夫子孙沧叟”之誉。

孙儆所钟情的“沧园”址约在今金沙北山饭店东部。“沧园“始建于1914年,是 孙儆 先生与里人购买疏浚市河之泥土构筑而成,其内有屋二十间。大厅前悬挂由前清遗老郑孝胥,康有为及张謇等名流手书“沧海桑田真旦暮,北山猿鹤漫移文”,“畴田沧北海,悠然见南山”,“东涧水接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等楹联板对。大厅內高挂石港陈连波所作巨幅荷花。其它的房舍里掛滿吴昌硕等名人字画.园內有霞东水榭,能“钓鱼听荷赏花”,道旁空地植栽名贵花卉竹木,进出有专用画舫……此处成了一座人工建成的河中公园。孙儆在此邀友吟诗作画,品茗赏菊。缘于“沧园”,他还自命“沧叟”,其号竟伴用终生。

90多年前的金沙,就有这样一处经常高士满座,吟诵联翩的园林式景点,真是让我们新世纪的金沙乡亲们惊叹不已。

孙沧翁对沧园的感情是很深的,然而他又是开明睿智的,1928年他毅然将“沧园”移交金沙民众教育馆,并更名为民众游乐场,向公众开放,成为人民大众游憩之地。他不仅捐出近百件珍贵木雕,竹刻,铜件,瓷器供民众教育馆装饰置展。还无私捐出《万有文库》一部,刻有石鼓文铭款的端砚十块,明沈石田的巨幅山水,清扬州八怪李禅的(公鸡秋葵图])及其它数十件明清画坛名家字画真迹供民众教育馆珍藏。

80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来回看孙儆当年这一善义之举,也真是让国人后辈心中充满崇敬之情。

他增补重刻了嘉庆五年邱标等纂《两淮通州金沙场志》,著有《金沙志》,《五山志》,《续五山志稿》,《补正凌次仲礼经释例》,《白门集》,《沧园记》,《经畬楼诗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