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乡村培育站 >> 正文

乡村培育站

老师的样子

老师是什么样子的?在外人眼中,也许就是一副衣着寒酸朴素模样,也许是天生一副脸色铁青教训人的模样,也许就是在菜市场与小摊小贩斤斤计较的模样……听多了别人的议论,连我这个做老师的也不知自己,不知同行究竟该是怎样一副姿态了。

刘铁芳教授的《什么是好的教育》一书,不仅为为我们理清了学校教育的种种哲学概念,更让我们明晰了现代老师应有的模样。

一、老师的样子当如陈鹤琴

照片上的陈鹤琴,已逾古稀,左右手各抱一名儿童,笑靥如花。他说:“我爱孩子,孩子也爱我。”

这就是老师的样子,真实地爱着孩子,孩子也真诚地爱着他们。因为他们知道,没有学生,也就没有真正的老师。因为他们明白教师生命的本质,所以便时刻活在鲜活的师生关系之中永远向着学生的生命显现,用自己的才华激活学生的生命,激发学生的才华。

二、老师的样子当如卢安克

卢安克坐在草地上,七八个孩子滚在他怀里,常不常地打来打去。这也是老师的样子,

迷恋学生成长,无时无刻不朝向学生,对他们充满注视和期待,并随时回应他们内在的需求。

此时,老师的样子就是聆听,聆听每一个孩子内在的声音;就是理解,理解每一个现实中的表现;就是回应,回应每一个孩子内心的召唤。好教师的标准没有国界,当老师充分地成就了学生,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生命的价值,活出了老师生命的精彩。

三、老师的样子当如苏步青

数学家苏步青曾经这样描述当时在浙大的生活。“春秋假日,我们跟学生一起登山远游,杭州郊外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这是一种多么平等、多么融洽的师生关系!抑或可以这样说,在那样的环境下,根本就没有老师和学生身份上的区别,老师和学生在彼时就是亲密无间的朋友。

这也是老师的样子,始终坚持儿童立场,以生为本。学生的健全发展乃是老师行动的内在准则和根本出发点。老师尽力地教育,尽力地成全,尽力地解放,以换取儿童健全的人格。

四、老师的样子当如肖恩麦考

肖恩.麦考,2014年被评为美国第62届“国家年度教师”。颁奖仪式上,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向他表示祝贺和赞美时,他说:“我成为一名教师,是因为我有出色的老师。他们把希望和可能之光洒进我人生的灰暗时期。因此,教师对我而言,就是一份要对别人也如此的天职。这种使命感也让我折职业生涯过得有意义。”

老师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难免琐碎和平庸。只有当你心中保持这种职业生活的理想姿态,对老师的职业充满热情与理想,你才会穷心尽力投入其中、坚持不懈。所以老师的样子当如肖恩麦考“为教育而生,以教育为乐”。

刘教授的这本书,虽为教育哲学,但读来并不枯燥乏味,他用散文化的清新文笔,用生动的故事让我们时时掩卷沉思,我们教育到底是什么,我们每一个教育人应该怎么做。书中讲到了希腊神话西西弗斯的故事。他触犯了众神,诸神为了惩罚西西弗斯,便要求他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由于那巨石太重了,每每未上山顶就又滚下山来,于是西西弗斯就不断重复、永远止境地做这件事。他的生命就在这样一件无效又无望的劳作中慢慢消耗。

读到这里,我的内心猛然一颤,西西弗斯不就是我们这些普通的老师吗?每天应对着日益调皮难管教的学生,每天面对着日益萧条的教育环境,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平庸、琐碎的教育生活,心中的职业倦怠可想而知。

如何像西西弗思一样超越自己的命运呢?我想,只有当我们明白教师的深刻内涵,时时处在与学生的关系之中,时刻倾听孩子内在的心声,坚持儿童立场,方能调整心态,并最终做到以教育为乐。

很喜欢崔卫平的一段话:“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样……”老师,我们所站立的地方,就是我们的中国。也许我们的光太弱,无法照亮许多的人,但我们依然努力点亮我们自己的心,以照亮我们虽卑微却是唯一的人生。

这就是老师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