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教学中,我们总习惯拿着现成的选文去进行语文教学活动,从没细细想过这些选文在语文课程中的功能,为什么要用选文去设计教学。读了《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我若有所悟,从前关于语文课程的许多实质性问题在本书中得到系统全面地阐述。
其实,语文教材里的选文有着多种功能,有的表现为定篇,有的表现为例文,有的表现为样本,还有的则是用件。审视我们以往的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更多是把选文当例文去教。例文并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课程内容的构成,而是“用什么去教”的语文教材内容。例文的实质就是将本来含有无限可能性的诗文,限制在一个特定的侧面、特定的点来作为例子。正如叶圣陶所看到的“文章是多方面的东西,一篇文章可从种种视角来看,也可以应用在种种的目标上。”一般情况下,语文教材不可能对种种方面兼而顾之,也无必要对例文的字词句篇语修逻常面面俱到。回忆初为人师的教学,出于教师的责任心,总想把所有能教给孩子的东西一股脑儿的传授给学生,往往效果不大尽如人意,因为求全的结果势必造成满堂灌的不良现象,虽然课堂容量较大,但学生缺乏真正的理解、体验,语文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作为例文功能的选文,我们只有立足某一个侧面或某一个点,真正带领学生去慢慢地感受、理解、体味,逐步升腾为某一方面的语文能力,日复一日方得学习的要领。例文是某个方面的代表,作为语文老师要用一双慧眼,在合理解读文本的前提下,善于“转个为类”,提炼出与文本样式相应的阅读态度、阅读方式和阅读技能,从而确定课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
《田园诗情》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所蕴含的语文知识很丰富,涉及语词的贴切运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时间先后顺序的记叙,抓住景物特征的生动描写,以声衬静的表现手法,比喻拟人的修辞。凡此种种,如果想全盘融进课堂教学之中,逐一展开,似乎有些凌乱繁琐,于是需要对知识点进行重新整合,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当前重读感悟的学习方式,把整篇课文教学的重点就放在了描写田园生活图景的语言品悟上来,通过引导学生找句子、想画面、说感受、读动情,让学生逐步感受荷兰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和自由祥和的生活画面。其实,本篇课文所有的知识侧面也都是借助语言这个魔法棒来实现主题的表达,尤其像《田园诗情》这样的写景抒情散文,更是学习情境交融的绝佳范本,以此作为个别范例去引导同类散文的阅读,学生才会逐步走向自主阅读,真正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当然,仅用一篇往往不足以达到知识学习的目的,还需要用不同的变式呈现多篇同类例文以充分展示写景抒情散文的内涵,更让学生体会到不同方法的魅力和多元互补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