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业毅”未成名前又有多少人知道他响亮的名字?他和其他名人一样,成长的道路上有一段“苦难”的故事!在磨炼中,他获得了深刻的、独特的体验,凭借着执著的信念,依耐顽强的意念,最终才造就了他的才气!
可以肯定地断定,是环境改变了他。在困苦的窘态下,他被锤炼成一个有坚强意志的血性汉子。我们只可以去感受他的人性魅力,绝不可能再成为另一个“徐业毅”!因为我们没有那样的环境考验,所以阅读了这篇文章,感悟最深的是逆境完全可以造就人才,积极面向苦难,挑战人生,才是生活中最智慧的强者。
纵览中国历史长河,多少英雄凭轩眺望,发出一声感慨,时运不济,命运多舛,然而这“苦难”又造就了多少英雄豪杰,一代天骄。
说起“苦难”,确实人人都不希望发生在自己身上,但我们不能也不可能去避免这些问题,培根说过:“奇迹多是从逆境中出现的。”
贝多芬有耳疾,他却在听力尽失的情况下,创作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三交响曲》(即《英雄交响曲》)以及那抑扬顿挫的《第六交响曲》和气势磅礴的《第九交响曲》;在生活的寒冬酷夏、凄风寂雨里,有的人退缩了,屈服了,而有的人依然昂着头,无畏的迎接着命运的挑战。
读过宋代大文豪苏轼词的人,无不为其豪放热情的咏唱所感动,但并不是每个读者都了解他的不幸遭遇。他一生颠沛流离,多次被贬、下狱;晚年被流放到荒芜的海南岛,过着苦行僧的生活。或许,正是生活的磨难将他的诗句锤炼得炉火纯青,如若终日置身于纸醉金迷、花天酒地的生活中,又怎能吟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样激昂豪迈、响彻山河的千古名句?如若终日置身于达观显贵、府第官场之中,又怎能超然于“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呢?感谢风霜造就出这样一位才华盖世、后人敬仰的伟大诗人!
的确,没有不下雨的天空,没有不凋谢的花朵。潮起潮落,镇定从容,云卷云舒,任其自然。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停止前进的步伐,因为苦难只是通往成功路上的阶梯,只有一步步向上爬,才会获是成功,才会有“一览众山小”的喜悦,才会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淡然。
只有懦夫会惧怕苦难,只有强者才会创造机会,面向苦难,取得成功!
迎着苦难,奋发前进,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