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遇蜗牛
小收发员回到教室的时候,有些兴奋地告诉我:“ 邵 老师,我遇到一只蜗牛!哈哈,一只没有壳的蜗牛!”
我决定跟她一起去看看,一群人跟着往操场奔去。先到的孩子朝我直挥手,“真的没壳!真的!”
大家都很兴奋,有些不可思议,有些莫名其妙。我招呼大家回教室讨论。
孩子们这样描述看到的情景:那只蜗牛“静静地躺在操场跑道的路牙边”,“全身软软的”,“灰白色”;有个用树叶把蜗牛带回教室的孩子说,它的“身体弯成了月牙”。
蜗牛的壳到底哪儿去了?教室里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人说,蜗牛的壳被操场上玩耍的小朋友不小心踢掉了;有人说,前几天起大风的时候被刮走了;有人说,和它的小伙伴打架时斗掉了;更多的人认为被它的小伙伴借走了,可能借给了小蚂蚁当遮风挡雨的房子,可能借给了小蟋蟀举行春天的演唱会做大鼓用,可能借给毛毛虫做舒适的摇篮,可能借给蜻蜓妈妈用来安心地孵卵……
孩子们的想象真是一篇篇蜗牛的童话。
我不得不打断了他们:“从操场上回来时,有个同学告诉了我这样的答案——它应该不是蜗牛,是蜗牛的表亲。至于叫什么,他不记得了。”孩子们瞪大了诧异的眼睛。
有个孩子迫不及待地举手:“它叫‘鼻涕虫’!”
教室里沸腾起来,我请孩子们编写《蜗牛的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