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论文随笔 >> 正文

论文随笔

阅读——为孩子的生命奠基

阅读——为孩子的生命奠基

(一)为什么要加强课外阅读?

一直接手二(12)班,发现我们班有部分家长在认识上存在着这样的误区:认为学习语文只要把语文书上的内容学好就行了,至于课外书那只是“闲书”,可读可不读。有这时间还不如多做几道题目,多背几篇课文,多默几个生字。诚然,学语文离不开语文书,但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有益的补充和延伸无疑十分必要。

1、 读课外书,可以识更多字

课外阅读对于学习汉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阅读中巩固了课堂中所掌握的生字,又会碰到一些不认识的字,从而拓宽了学生识字的渠道。

2、读课外书,可以积累语言

许多文学上有造诣的作家、学者总结自己成长经历时,总少不了提及青少年时期的博览群书。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也说过,他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的确,但凡班级里语文学得好,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强的同学也常常是对课外书籍情有独钟的。因为我们可以从课外书中汲取一些好词佳句,积累一些写作的素材,学到一些写作的方法。所谓“熟读唐书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读课外书,可以开拓视野

课外阅读可以让孩子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博识。学生阅读课外书的过程便是巩固、积累知识的过程。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跨越时空,了解古今中外的事情。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和各种名人对话,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通过阅读,会让我们对大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探索自然的欲望;通过阅读,我们会被各种美妙的童话故事深深地吸引住,常常和故事里的主人翁同喜同悲。事实证明,喜欢课外阅读的孩子,上课时思维更活跃、灵动,回答问题也更全面、更深刻。

4、课外书,可以陶冶情操

巴金说:“我们有一个非常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他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将提高孩子的人文素养,陶冶孩子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