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的心灵
今年依旧带着自己原来的孩子们,孩子们升入二年级了,开学第一天,班上转来一名孩子,突然跑到我身边说:“老师,我肚子疼,我想让妈妈带我去医院”。望着孩子痛苦的表情和那张纯真的脸,我心里也倍感担心,于是就打电话让孩子的妈妈把他接走了。第二天早晨,他照旧来上课了,看上去起色好多了,我也松了口气。下午的时候,一个学生突然向我报告,说他偷偷跑出校门到对面超市打电话去了,我很生气,心想:刚开学就惹事,肯定是个调皮的孩子,一定要狠狠的批评一下。当孩子被叫到跟前时,我发觉他一直不敢正视我,从他游离的神情中,我感受到他很害怕,很紧张,直觉告诉我,这个孩子肯定有事,想要走进他的心灵,我需要破译孩子奇怪的神情后的密码信息。于是,我调整先前的心态,改口道:“XX,你看着老师的眼睛,老师知道你肯定有事情才会偷偷跑去打电话,你告诉老师,老师来帮助你,号码?”孩子支支吾吾地并没有说什么,奇怪的是,他的肚子又疼起来了......突然的转变,让我感受到这是一个特殊的孩子,他一紧张就会肚子疼,这孩子究竟怎么了,我扶他坐下来......
我到饮水机前为他倒了杯热水,我把热水递到孩子跟前,用专注的眼神看着孩子,试图通过孩子的眼神去寻找孩子的信息,好一会儿,他用一种渴望的眼神看着我,好像要对我说什么.....我微笑地看着他,“肚子还疼吗?有什么需要,告诉老师好吗?......”又是一阵沉默,孩子突然盯着我的耳朵说:“我想摸妈妈的耳朵,我想妈妈了。”我惊讶了:“那你刚刚是给妈妈打电话的吗?”孩子没有回答,似乎又在低头沉思什么,凭着学校学到的心理学,教育学的一些理论知识,从孩子神情的转变中,我感受到他是一个很内敛似乎又有些孤僻的孩子,他需要我的关心和呵护,我没再追问,改口道:“老师知道你想妈妈了,不过我们在学校学习,老师和同学就像你的亲人啊,你不牵挂妈妈,妈妈才会放心你啊!”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更何况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短短几句话,孩子用信任而有些怀疑的眼神盯着我,我明白我已经开始在拉近我和孩子的距离了,让我欣慰而又有些诧异的是—孩子不喊肚子疼了。
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你对我笑,他就对你笑,你对他全心全意的投入,他就会对你的工作产生回报。在开学的第一周里,我经常去关注他,当我让学生回答问题时,我经常看他的眼睛,因为孩子的眼睛不会掩饰什么,一切外界事物都与他的心灵直来直往!就这样,一堂课下来,我们的眼神都要碰撞好几次,渐渐的,我发觉他开始举手了,胆子也大起来了,从他的作业和上课的回答中,我发觉其实他是一个成绩非常优秀的孩子。
周三,我布置学生一篇《我的班主任老师》的写话,当我看到XX的小作时,有这样一段话:“老师的眼睛是最美的,我喜欢她用眼神看着我,从前我下课都要摸妈妈耳朵,摸不到妈妈的耳朵,每次想妈妈的时候,我就会肚子疼,现在我好多了,是老师的眼神和老师的关心让我感到老师就像妈妈一样亲!”
孩子的感情是纯真的,这也让我第一次收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幸福感,当我们用真心去对待孩子,通过孩子的表情去接触孩子的心灵,自然会与孩子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这次经历也让我感受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尝试着破译孩子的表情信息,走进孩子的心灵。
一、多关注孩子的神情
常听人说;“孩子的脸是一张晴雨表。”大人们可能会随着成长经历的不同,逐渐的把一些喜怒哀乐都藏在心中而不形于色,但孩子不一样,他们不懂也不容易藏住自己的情绪。作为班主任,我们更应该善于从孩子神情的变化中去捕捉孩子的心灵。当孩子上课认真听讲时,他的神情是专注的;当孩子走神、开小差时,他的神情是游离的;而当他们信 任 老师时,他的神情则是充满期待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孩子的了解应该从关注每个孩子的神情开始。
二、与孩子的目光碰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孩子的眼睛就是一扇还没有安上玻璃的窗户,在课堂上与孩子的眼睛进行对话,是师生情感上进行沟通的重要方面,当老师的眼神与学生发生碰撞时,正是师生潜移默化的心的交流,情的升华,孩子 从 老师的眼神中感受到你在意他,关心他,他自然会愿意毫无保留的向教师倾吐肺腑之言。
三、用心灵赢得心灵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到另一个头脑中去,而且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灵的接触。”善于捕捉孩子的表情信息,走进孩子的心灵,倾听孩子的声音,也是班主任教育供暖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前提。教师,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去赢得孩子的信任,当孩子的脸上因为老师的关心,激励,理解,帮助,保护而绽放出笑容的时候,班主任就真正的破译了孩子的表情密码,走进了孩子的心灵世界,并与孩子的心交融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