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讨论中激发学困生的兴趣
黄沛霞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就会有学习动机。对于层次较低的学困生来说,更要让他们在兴趣的引领下学习。有趣新颖的讨论内容,有意思的情境,定能给孩子们打开一扇门,再采用不同方式引人入胜,进入这扇门。我在教《海底世界》时,做了一些尝试。
师:海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去遨游一番。【播放海底录像】
生入神地观看录像,很感兴趣。
师:读读课文,用文中的一个句子来回答刚才的问题。
(孩子们都能找到: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师:海底的景色奇异表现在哪儿呢?【观察两幅画面:波涛汹涌的海面,宁静的海底】
(孩子们大多数都高举了小手,有了自己的答案。)
生A激动地说:当海面上波涛汹涌时,那声音肯定是震耳欲聋,而海底呢,却是静悄悄的,这是多么奇异的景色啊。
(此时,一些学困生非常专注地看着画面,可仍然没有举手发言。)
师:是呀,海面和海底的差距可真大呀!那海底是不是一点儿声音都没有呢?读读文章吧。
师:让我们戴上海底听音器去听一听这奇异的海底世界。(师做戴耳机的动作)【播放海底动物活动的录像】侧耳倾听,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学生们都觉得特别有意思,连刚刚没举手的也开始参与进来。发言也五花八门,我看到平时不爱发言的B也举手了,马上请他说。)
生B摸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好像听到了小猪在吃食物发出稀里呼噜的声音。
很多孩子都笑了起来。我让孩子们为他鼓掌:你的想象力可真丰富!
生B骄傲地坐了下去,比刚才要认真多了。
在这个片段中,随着我用录像、画面、戴听音器的活动创设情境,提出讨论内容,课堂参与面越来越广,最后也激发了学困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参与进来。另外,我觉得用猜谜语、联系生活实际、趣味故事情境、物理化学小实验等也能丰富讨论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