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有感
因为要完成作业,所以我到网上去找书看。首先看到的并不是原书,而是大家对这本书的一致评价。是什么原因使大家对这本书的评价如此之高?使什么原因使这本书变成了一本仿佛“一书在手,天才即有”的感觉?我按捺不住好奇心,很有耐心的找到了这本书,并把它下载了下来,用了整整两天的时间,看完了这本至今为止我认为最让我后悔又确实最好看的书。现在我要完成的仅仅是我看完第一遍后的感想,因为我知道,我一定还会看第二遍,甚至更多遍。
有这样三小段文字写在这本书的前面:
把一个低智儿培养成了闻名全德意志的奇才,这是证明《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神奇和伟大的最好例子。——[美]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塞德兹
我根本想不到,由哈佛图书馆的这本孤本藏书所传播的教育思想。最终会把刘亦婷引向哈佛。刘亦婷被几所世界名校看中的优秀素质,就是用该书中的方法打下的基础。——《哈佛女孩刘亦婷》作者语
为什么诸多神童同时集中于哈佛大学,世上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多的偶合现象,这主是受益于《卡尔·威特的教育》的结果。——[日]本村久一
书前面的这些文字,可以说给予了这本书至高无上的评价。到底《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向人们泄露了哪些天机呢?
老卡尔威特是一位牧师,在他52岁时才有了他的第二个孩子。第一个孩子出生没有几天就夭折了,所以老卡尔特别珍爱这个孩子,给他起名也叫卡尔威特。老卡尔威特决定将这个孩子培养成一个优秀的人才。早在孩子出生以前,他就已经下定这个决心。那是他经常参加有关家庭教育的讨论会,与会者中的大部分人都认为孩子的禀赋是天生的,后天的培养对孩子的影响不大。但老卡尔却坚持虽然每个孩子的天生资质有所不同,但是通过有效合理地培养教育,就算是禀赋一般的孩子也可以成为天才。这一观点遭到了多数人的攻击,老卡尔只能用事实证明。小卡尔出生后由父亲的反对派认定不具备天才的特质,他们便开始注意小卡尔的成长——看看老卡尔的实验能否成功。?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卡尔在六岁时就掌握了四国语言,8岁时获得数学博士学位,14岁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小卡尔并不像其他的神童那样没有后劲,长大后他成为了研究但丁的权威。并一直在一所名牌大学任教,培养更多的人才。藌=b动#?
小卡尔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认为他的成功完全在于优良的家庭教育,尤其是父母的早期教育。育
謎? 卡尔、威特所处的时代盛行先天教育观,人们信奉“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天赋而不是教育。教育家无论怎样拼命施教,其作用 也是有限的。”在这样的环境中,老卡尔维特能把一个“婴儿时期反应相当迟钝,显得极为痴呆”的卡尔维特培养成为通晓化学、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数学、哲学的多学博士,足以说明一个观点:“对于孩子来讲,倘若家庭教育不好,就是由那些最优秀的教育家进行最认真的教育,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老威特说:“在培养儿子的过程中,一直受到教育家们的怀疑,也许是因为我的教育观念冒犯了这些权威们业已形成的信条吧。好在我每未动摇过自己的信念,我始终坚信,只要教育得法,大多数孩子都会成为非凡的人才。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连我的儿子这样生下来毫不出色的孩子,在经过精心培养以后,也能获得如此成功。”
——这一点我也坚信!
我把老卡尔的教育法归结为中国特色就是:德,智,体,美,劳。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是只注重智力.大卡尔威特在三个世纪前的教育经验在现世仍然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原来素质教育很早就开始有了,至少在大卡尔威特的教育方式上就是这样应用的.以素质教育的非智力因素打下基础,在上面建筑一个神童般的宫殿,这就是卡尔威特的成功秘诀.体会如下:
1. 高尚的情操:乐于助人和行善,有同情心,与人为善,活泼开朗,讲文明,讲礼貌;端庄,见闻各种高中低场合
2. 智商速成: 父母在家的教育方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好的方法要根据孩子的现实情况不断总结并验证,用事半功倍的办法,快速有计划有目的不分时间地快乐学习各种知识;玩也要玩得有水平,有知识,不过我更鼓励其跟别人一起玩得有知识,这也是交往的一部份.方法很多,见书.从玩中学是孩子更易接受的,父母要常深入研究.辅导孩子的过程和孩子学习的过程都应是快乐的,并且成效显著的话,我想智慧的大门就打开了.
3. 加强体质: 第一,是一切开展的基础,在这里,卡尔特别提到小孩不能暴饮暴食,否则影响健康和智力.在这里我还要加一点:进行有氧运动.活动方式快慢结合,以锻炼强健骨骼肌肉为主,竞技性的为辅.第二就是讲卫生,自不必多说了。
4. 高雅文化熏陶:声乐和美术教育,铸成一个高尚情趣的人.
5. 劳动光荣:珍惜劳动成果,并创造劳动成果;只有付出才有收获,不能不劳而获;(同时也要说明:付出了,不是绝对就有收获.) 卡尔的做法比较简单:表现好就给一个戈比做奖励;新时代我们要让孩子从劳动中体验劳动的快乐和收获,也要体验劳动的艰辛
在《卡尔、威特的教育》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这样一对夫妇,她们年轻而充满活力。由于家庭条件极好,生下孩子后就去国外旅行。他们把孩子委托给一位亲戚,而这位亲戚也因为有很多工作,根本无时间教育孩子,于是就把孩子交给管家喂养。他们在英国住了一年,又去法国住了一年,后来还去了美国和非洲,他们几乎走遍了全世界。他们走之前对别人说,现在有了孩子,趁他还小的时候应该去外面多玩一下,否则等孩子长大以后要教育他就没有时间了。多么愚蠢的父母,他们不知道孩子一出生教育就已经开始了。他们错误的观念让他们最终尝到了苦果,以致于终生后悔不已。
当他们从国外回来后,发生的事令他们目噔口呆。孩子根本不认识他们,把他们当陌生人看待。这能怨孩子吗?因为孩子这时快要五岁了。晚上,当这对夫妇想让孩子和他们一起睡时,都遭到了孩子的拒绝。虽然他们的卧室美丽而舒适,可孩子却偏偏要去管家那间简陋的房里。
他们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而如今,他们的孩子满嘴粗话,成天在外面和一群捣蛋鬼玩。他在外面玩得太高兴,以至于经常和别的孩子打架、干坏事、欺负更弱小的孩子。他们想让他读书识字,但孩子根本学不进去,也一点不服他们的管教。每当他们教导孩子时,只会看到孩子陌生而冷漠的目光。终于,不应该发生的、令人心痛的一幕发生了。
有一天,他们和孩子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你要知道,我们是你的亲生父母。”对于孩子的冷漠,年轻的父母终于发怒了。看到他们凶神恶煞般的模样,孩子转头跑出了房间,躲在了管家身后。于是,他们把怒火全都发泄在管家身上。
“你是怎么带孩子的,他怎么连亲生父母都不认识了。”父亲怒气冲冲地对着管家吼叫。
“哦,先生。我想……是因为你们很久不在一起的缘故吧……我想以后会好的。”可怜的女管家战战兢兢地为自己辩解。“不许你们这样对玛格丽特太太说话。”孩子肯定是站在带他长大的女管家一边的。他一边为她说话,一边怒视着自己的生身父母。
“我是你的父亲,你不懂吗?”
“可我从来没有见过你。”
“不管怎样,从今以后你要听我们的话,要接受良好的教育。从今天起,不许你再和玛格丽特太太一起睡,而要和我……”
“不”,孩子打断了父亲的话,“我喜欢和玛格丽特太太在一起。”
“那好,我今天就辞掉玛格丽特太太,看你怎么办。”父亲这时已经火冒三丈。玛格丽特太太伙含着眼泪离开了孩子,因为她和孩子相处了大约五年,已经有了深厚的感情。
在以后的日子里,这个孩子变得郁郁寡欢,在睡梦中时常呼唤玛格丽特太太的名字。在他十几岁的时候,有好几次离家出走。
因此,老卡尔说:有很多母亲雇人教育孩子,我认为这样的妇女不能称为母亲,因为这是在推脱母亲的责任。我认为,母亲的工作不能由旁人代替,孩子的教育必须由母亲承担。把自己的孩子托给他人,恐怕只有人类才这样作,这种作法有失天性。
有人说,国家的命运掌握在母亲的手中。古今中外历史上的许多伟人往往都有一个善于教育孩子的母亲。从孟子的母亲、岳飞的母亲,到毛泽东的母亲,从爱迪生的母亲、牛顿的母亲,到阿甘的母亲,都足以说明说母亲教育的重要性。
在这里,我想老卡尔想传达给我们正是这样一种思想:教育要从母亲开始。
作为刚读了这本书的一个16岁孩子的母亲——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与自责之中。《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犹如一面镜子,把我整个给现形了。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真希望可以回到刚怀孕的那一天,让威特牧师陪我和我的家人前行,让一切可以变得更为完美,了无遗憾!
现在,一切都还来得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