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论文随笔 >> 正文

论文随笔

幽默数学

[内容提要]幽默是人类智慧火花艺术的闪现,它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一定的表达方式表现出来,其效果能愉悦身心,启迪心智。幽默数学就是在课堂的各个环节将理性、精辟的数学知识通过教师幽默巧妙的设计,机智诙谐,妙语连珠的讲解,使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变机械模仿为心领神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使小学数学真正成为能打动儿童心弦“魅力数学”。

[关键词] 幽默 幽默数学

幽默是人类智慧火花艺术的闪现,它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一定的表达方式表现出来,其效果能愉悦身心,启迪心智。幽默数学就是将理性、精辟的数学知识通过教师巧妙的设计,机智诙谐,妙语连珠的讲解,使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变机械模仿为心领神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真正把课堂当成精神乐园。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天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笔者曾进行了一次1~6年级的学情调查,调查结果发现无论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的学生都喜欢富于幽默感的老师,99%以上的学生都因为数学有趣而从小就爱上了数学。让数学变得幽默些,让数学变得有趣些,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欢笑,真正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魅力数学。

一、幽默导入,无缝对接——裹挟身心的“魔术”

上课铃响了,但是很多小学生往往不能将注意力快速地从课间活动转移到课堂学习上来,教师倘若适时运用诙谐、幽默的教学技巧,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可以迁移学生旺盛的热情,为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享受愉快的体验,真正达到乐学的境界。

在教学《比例尺》一课导入时,我故作神秘地说:“我的口袋里装着一个人。”“啊!怎么装呀?”学生异口同声。“把人变小呀——”老师变戏法似的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照片。“哦”学生恍然大悟。

几句诙谐的语言,几个幽默的动作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也兴趣盎然地进入学习的角色,使课间活动与课堂学习真正实现了情趣和热情上的无缝对接,使玩与学融为一体。

二、幽默点拨,寓教于乐——迅雷攻阵的“魔弹”

一节课四十分钟,小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不能持久,倘如课中教师适时运用幽默的技巧,会使学生学习的热情不断涌起和保持下去。幽默点拨,就如同叩击学生心灵的“魔拳”,顿时可以高涨学生的情绪,消除学生的疲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数学变得更加有趣,教学过程变得更贴近学生。

比如:在教学《素数与合数》时,师生问好后,同学们正在等着听到老师的口令坐下来时,我说道:“这节数学课我们先来报数。从第一排第一个同学开始,从1报起,依次往后报。记住,你报的数就是你的代号”。54名学生依次报完,满脸狐疑的望着老师,这时我发话了:“记住自己的代号了吗?除2以外,代号有约数2的请坐下” 。稍作迟疑,符合条件的学生纷纷坐下。随后依次让除3外,代号有约数3的坐下;除5外代号有约数5的坐下;除7外,代号有约数7的坐下。之后,我故作镇静,目光扫视了一下全场。这时坐着的同学喜笑颜开,站着的同学的脸色就不好看了,有的满脸委屈,有的窃窃私语,有的大抱怨情,看着同学们的异样表情,我微微一笑,说:“想知道为什么吗?”学生们异口同声:“想”。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或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或激烈争辩,素数与合数的知识就这样在极大的热情下探究并揭示出来了。

在表示素数、合数和1的关系时,面对部分学生的疑惑,我面带微笑地对孩子们说道:“今天,于老师要送你们一个蛋,它可不是一个简单的蛋,它是一个“数学魔蛋””于是,我就在黑板上画了一个鸡蛋, “整个鸡蛋代表自然数,然后在蛋青的位置写上“合数”,在蛋黄的位置写上“质数”,在气室的位置写上“1”,因为自然数中,只有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和数。如果你们弄不清楚时,就想想老师送给你们的这个数学魔蛋。”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一张一弛,顺利的掌握了知识,开启了智慧之门。

三、幽默评价,内心体验——催人顿悟的“魔力”

评价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程标准》对评价问题提出了新的理念与方法,而幽默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关注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情感和态度。

幽默式的鼓励符合孩子的心理,能激发学生的竞争力和创造力。比如在教《圆的认识》一课画圆时,有位同学提出了一个画圆的方法:“在一个正方形中,慢慢描出一个圆”。当同学们纷纷摇头时,我却鼓掌并向他热烈的祝贺,紧紧地握住他的手,说:“圆出于方,你的想法和科学家的想法惊人的一致。”我隆重把这种画圆的方法以他的名字命名为##画法,并顺势介绍《周髀算经》中的割圆术。将创造性的解法以孩子的名字命名,以幽默诙谐的表彰献给那些敢于提出自己想法的孩子,让评价起到引领和鼓励的作用,让更多的孩子展现思维的火花。

海因.雷曼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的说出更容易让人接受。”为了减少学生的错误,在教学中来了点幽默,有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在小数乘法时,有学生总忘记在积中点小数点。我微笑地说:“同学们,你们是新中国的主人,(板书主)如果‘主’字少写一点,就成了‘王人’;(笑)如果把这一点点到不恰当的地方,就成了‘玉人’。你们说,这行吗?”

话音刚落,教室里哄堂大笑起来。接着,我严肃地讲解了一个小数乘小数的例子,语言形象生动,富于幽默感,给同学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漏写小数点的现象大大减少了。

四、幽默实践,形神兼备——陌生复习的“魔方

卡特金说过:“未经过人的积极感情强化和加温的知识,将使人变得冷漠。由于它不能拨动人的心弦,很快就会遗忘。”作为教师在数学课堂练习中不必“正儿八经”,不防搞点小幽默,来活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心情,增强知识记忆的深度。

比如:在设计二年级《认识方向》一课的巩固练习时,教师模仿孙悟空的样子:东看看,西望望。然后请学生也表演,学狮子向北走两步,学小花猫向东跳一下,面朝西学小狗叫一声,面朝南做鬼脸等等,让学生在滑稽幽默的游戏表演中辨别方向,记住方向。

再如在《观察物体》一课的巩固练习时,我学魔法师刘谦的样子变出于老师的几张照片,聘请学生做导演,到前面帮助老师摆造型,(教师摆出憨态可掬的样子予以配合)并让学生说一说是从哪个角度拍摄的?聘学生做摄影师,按老师或同学的要求进行拍摄:只能看到一个正面;能看到三个面等等,小小摄影师激情四射,求知欲望强烈,知识就在这准生活化的幽默场景中学会了。

五、幽默点睛,对话数学——浓郁意蕴的“魔法

美国戴尔•卡内基所说的“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人箴言之前挂在嘴边的词儿可能使人记得最久。”幽默数学其最后的小结显得也格外重要,幽默不仅可以让学生再次无意间聚焦课堂,而且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是课堂的意蕴之魂,它将使知识回味无穷。

比如:在《线段、射线、直线》一课,临近下课,在轻音乐伴随下,我面带微笑的对学生说道:“孩子们,线段、射线、直线和我们的人生有关系吗?”稍停片刻,立刻有同学站起来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就是一条线段”。我说:“是呀,生命是一条线段,长度是有限的,我们要珍惜自己的宝贵生命!”“爱迪生的生命是无限的,它是一条射线!”“有意思,这是为什么呢?”小手林立,同学们争先回答:“爱迪生发明了许多东西,至今还在被人类使用,一直用到很远很远……”“是呀,生命虽然有限,可对人类的贡献却可以无限。出生是一个端点,而贡献却永无止境!我们要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无限的价值。”……我们如诗人一样幽默的对话,把人生和数学融为一体,真正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言尽在不言中”的境界!

列宁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 。幽默数学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高境界”,它给枯燥的数学知识裹上了一件“糖衣”,使学生乐于接受。它凝聚着教师创造性思维的教学艺术,一个恰当的微笑,一个得体姿势,一次适时妙语,它都会给数学课带来了春的暖流,学生尽可在笑声中体验。幽默应为数学课堂“点睛”,幽默数学应为学生学习的精神家园!为此,我们的语言不可枯涩,应该有谈笑风生、俏皮幽默的授课风范。缺了幽默的功夫与情趣,课堂千篇一律,腔调始终如一,教学有何风趣?生活也好,文本也好,随着年岁的增长,渐渐也就去除了陌生化,渐渐地也就变得平常,乃至庸常了,生活的情趣、生命的机趣、自然的奇趣、语言的妙趣也就被缠绕、包裹、遮蔽起来。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有一双慧眼,一种语言的慧力,发掘生命所感受的、文本所蕴含着的趣味。你的这种幽默的发现与显现,过程一定是极其个性化的,因而也就饱含性情的浓度。我们如果拥有了释放幽默的力量,就表征着我们面对世界、面对人生有一种阳光下的性情。我们没有理由不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好与乐趣,乐此不疲地去当一面“哈哈镜”,是我们的应尽职责。学生喜欢幽默,学生需要幽默,一个有真性情的教师,应该努力积蓄乐观自信、豁达开朗的生命光彩,生长出捕捉生命的内在关联与外显悖论的生命睿智,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幽默感的人,让学生随着你一起去笑,去乐,去愉悦,让学生跟着你一起去惊讶,去沉思,去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