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应该学会记语文笔记
上了多年语文课,发现很多学生不善于做笔记,只喜欢抄笔记的现象感到很无奈。更令人头疼的是,有些学生连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都抄不全或者干脆懒得抄。一个学期下来,只有小部分学生尚能将自己稀稀拉拉记下的笔记留下来,而相当多的学生找不出自己的笔记,不是抄一点丢一点,便是压根儿没有笔记。不重视做笔记,不善于做笔记,是不可能真正学好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水平的。因为不重视做笔记,学语文的态度本身就不端正,不善于做笔记,必然会影响语文能力的发展。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更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我认为,语文课堂理应高度重视学生不善于做笔记,只喜欢抄笔记这一司空见惯的怪现象,努力教会学生做好课堂笔记。要教会学生做好课堂笔记。
一:有助于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要想做好课堂笔记,思维就得跟着老师上课走。老师导向哪里,讲解哪里,学生就应该想到哪里,听到哪里。不然会漏掉要 记的内容。
二:有助于培养动脑动手的能力。要能及时做下笔记,不仅要求听得懂,而且要求记得快。要能听得懂,就要积极动脑思考问题,快速理解;要能记得快,一方面字词书写要熟练,另一方面书写速度不能慢。
三:有助于增强鉴别力与思维的敏捷性。做课堂笔记也要经过一番筛选。教材中哪一处是重要点,哪一处是次要点,老师哪些讲得详细,哪些讲得简略,学生要能在听课过程中作出自己的判断,要能对老师的分析、点拨作出敏捷的思维反应,经过及时的鉴别、筛选,准确地将老师的重要表述与总结的要点记下来。
四:有助于课后复习,收到消化巩固之效。一篇课文或一个单元学完后,可以对课堂笔记作一番整理。这种整理过程也是对教材的温习与梳理的过程。在温习与梳理中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够较好地消化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懂得了做课堂笔记的好处,可能会重视做笔记的,但做好笔记的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若不能得到方法上的恰当指点与严格的训练,学生最终会失去做笔记的兴趣而依然故态,懒于做笔记。因此,语文课堂应加强做课堂笔记的严格训练,并在方法上给予恰当的指点。在训练做笔记的起始阶段,要采取“扶”的方法,可以告诉学生,需要做笔记的地方老师会予以强调、重复,对老师强调了、重复了的内容仍然不愿动手或不会动手做笔记的同学,应特别加以督促或指导。教师应考虑学生听记笔记的需要,适当放慢说话的速度,且字音要咬准,吐词要清晰,尽量避免长句子,多用短句子。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既保证写得完,又促使学生在写的同时能够去思维,去理解,避免学生只顾写不动脑思考。
为了便于学生随着课堂节奏有层次地做好笔记,教师应在课堂结构的转折处做出明确的示意,既要承上作总结性的归纳,又要启下作简要的导入。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可以集中展示、交流学生的课堂笔记,让他们互相比较、借鉴,彼此取长补短。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使之保持做笔记的高昂热情,又能促使他们不断总结做笔记的经验,提高做笔记的能力。可以相信,学生重视做笔记了,善于做笔记了,他们的学习自觉性与主动性必然会增强,他们的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必然会有切实的提高。学生养成了做课堂笔记的习惯,形成了做课堂笔记的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学生学会了学习,善于学习了。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
总之,教会学生做课堂笔记也是素质教育对语文课堂教学应有的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应该而且必须努力去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