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论文随笔 >> 正文

论文随笔

有故事的教室不寂寞

有故事的教室不寂寞

——浅谈故事在班级管理中的妙用

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 季晓丽

我是一名年轻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也是一个善谈的老师,平日里总爱讲故事给学生听,就在这样的讲故事、听故事的美丽的日子里,我发现了讲故事与我的班级管理工作竟有了微妙的关系,原本讲故事给孩子们听,只是单纯地想培养他们听讲的好习惯,让他们学会倾听,然而我却发现就在这样的讲故事岁月中,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倒真是“有心种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一、评书故事伴随孩子的午休

以往的午休课我一般让孩子看看书,可时间一天天下来,就是不见一点成效,爱看书的孩子拼命地看书,不爱看书的孩子就是在帮老师看,只要老师不盯着他,他们就能寻找一切机会玩,很多时候一个午休课一本书从头到尾翻了个遍,可就是不见看进一个字。而对这样的现状,作为语 文 老师真的很苦恼,因为大家都知道语文知识的积累更多的在课外、在阅读量。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办公室里一位老师的话让我犹如拨开云雾见到晴天一样的豁然开朗了。“为何不每天在教室里播放评书呢?”是啊,小时候我对于《三国演义》、《杨家将》、《三侠五义》等等的了解最初好象都是通过听评书听来的。对,就这么干。于是每天中午我们的教室里响起了与众不同的声音,就在这样一天天有评书故事的日子里,孩子们对于历史故事了解越来越多。慢慢地我开始在评书放到最关键的时候将其“stop”,留下一句“如欲知后事,请看《三国演义》第五章第二回合的内容”诸类的话。孩子们听到兴头上,却突然卡住,真是很扫兴,于是怀着满心的焦急去找书看了,看来,他们的阅读兴趣也渐渐有了,我暗暗窃喜。

二、小故事充盈放学前五分钟

除了每天午休的听评书故事时间,我还在每天的放学前五分钟内讲故事给学生听。我常常会在讲故事中间插问一些问题,比如说:“现在,你们猜猜接着会发生什么事呢?要是让你编,你接下来该如何编呢?”这样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拉近了我和孩子们间的距离,每天都会有所交流,孩子们也更喜欢我了,管理起班级来更得心应手了。

教育家及儿童心理学家都说,孩子们需要的是适合他们思维、年龄特征及能力的书。他们也需要换换口味,有专家提出9~12岁的孩子喜欢幽默小品、民间故事、长诗以及比较错综复杂的故事,侦探小说也很受欢迎。因此,我根据这一特点开展了一段时间听一种类型的故事的活动。比如端午节到了,我给孩子们讲爱国的屈原;清明节到了,我给他们讲爱学习的《小萝卜头》;需要孩子们奉献爱心时,我给他们讲《渴望读书的大眼睛》;奥运会期间,我为他们讲第一枚金牌的故事…… 这样慢慢地孩子们的知识面也变广了,接受到的各方面的信息也越来越多了。也能在这些故事中受到一波又一波的心灵震撼。

三、班级问题融入现编故事中

有一次,著名的教育家孙敬修先生他看见几个孩子在折树苗,他没吭声,而是把耳朵凑过去,装出在听什么的样子。孩子们好奇地问他在听什么?他就创编了《小树苗哭了》的故事,孩子们听了,脸红了。是啊,作为一名班主任,平时的班级管理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于是我常常学孙老师把这些问题编到故事里,让学生在我的轻言细语中明白自身的错误。有一次我打电话到班里的朱月天家做家访,孩子还没弄清我是谁时,就说了一大通的不文明话,后来发现是我时吓得扔了电话就跑。第二天来上学时看都不敢看我,就怕我批评他。看着他的窘相,我灵机一动,编了个《两个娃娃打电话》讲给小朋友们听,却不时的用眼睛看一看他,他的脸像只煮熟的虾越来越红。后来他的奶奶反映以后接电话再也没有类似的事发生过。含有孩子学习生活影子的现编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涤化心灵,学会做人,指导人生。

四、师生互动讲故事

一些特别长的故事,我选择念给孩子们听。我在念故事给学生听的同时,我也要让他们轮流上来念给我和别的小朋友听。学生一般在刚刚念的时候,语调拖的、哼的都有,而且念得既呆板又无感情,但慢慢地,听了老师念,听了评书说,他们的念书能力就会大有长进。既丰富了学生的阅读量又提高了他们的朗读水平,这真是一举两得啊。

有时,我会告诉学生,最近老师这儿没有可以念的好书了,让学生推荐几本好的书。听了这话,孩子们就会争着抢着去看书,然后抢着将好书递到我这儿,请求我读给全班听,悄悄地班里竟形成了一股“读书风”。

每当我在教室里讲故事的时候,孩子们有的静静地趴在桌上,有的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我,有的托着腮,有的……教室里真安静。那种感觉就像是一个母亲在给自己的孩子读睡前故事,真是太美妙了。

让故事说话,故事教育了学生,学生伴随着故事慢慢成长。他们从故事中能明白好多好多做人的道理,这比单纯的说教效果更好。让故事说话,它是引领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指明灯,让故事说话,它是我们班级工作事半功倍的法宝。让教室里充满故事吧,真的,有故事的教室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