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上,常常会有这样的情景:学生一旦发言老师就会竖起大拇指 “Good,very good!”全班学生也会送上整齐的掌声配以响亮的口号“Good, good, very good!”这样的情景,大家一定不陌生吧!那么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当“GOOD”充斥整个课堂的时候,其实学生的反应可能只和听到一句“Sit down.”差不多。这样的评价反馈其实只是一种形式,当好的也是good,不够好的也是good, 甚至不好的还是good,那么在这真真假假之中,“假作真时真亦假”,这样的评价,这样的表扬已经没有什么含金量,已经贬值了。而学生的口号也只是形式而已,应你老师要求,大家一起拍拍手而已,被表扬的同学也无法从内心上感受到真正的欣喜。
我见过有这样几个班级,每当有学生有精彩的发言,或者一个平常不善言语的孩子说出了一句完整的话,那么,不需要老师的提醒暗示,其他的孩子会自发的给他鼓掌,虽然这掌声并不整齐,甚至有些凌乱,但是听过的人都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掌声,因为这掌声是发自他们内心真正的喝彩。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我们的课堂文化。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是真正的评价主体。所以,我觉得我们也要不断地反思我们的评价手段,在评价过程中采用多种方式,比如:学生自我评价、组内学生互评、组间互评等等,让评价真正有效,让学生在评价中真正认识自我,有所收获。
当然我们知道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不能拿同一把尺去衡量所有的孩子。我记得西方传说中有一张魔床,魔鬼每天守候在路边,把每个路过的人揪到它的魔床上,魔床的尺寸是现成的,人被捉到床上,长了的截短,短了的拉长,极少有人能活着离开。我想如果要给这张魔床定性的话,它其实就是一个评价系统。所以对于不同的学生,我们要有不同的衡量标准,评价尺度,要用宽容欣赏的心态面对每个孩子,让我们的评价人文起来。
记得看过这样一句话: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撞击另一个灵魂。就让我们做这样一棵树,这样一片云,让我们的灵魂在碰撞的一刹那闪耀出最美丽的光芒。